市值缩水超2700亿!爱尔眼科,业绩逐步回暖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111

爱尔眼科,业绩终于有了回暖的迹象。

据此前披露的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收60.57亿,同比增长15.97%;实现净利润10.5亿,同比增长16.71%。

拉长周期来看,这也是爱尔眼科连续4个季度营收个位数增长后,营收重回双位数增长,在去年一季度时,爱尔眼科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和15.16%;而在去年四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更是只有8.37%和-41.29%。

爱尔眼科两万亿_爱尔眼科2016年报_

仅从业绩增速来看,爱尔眼科已经走出了低谷期。

然而,这份营收、净利润“双增”的一季报,却未能带动爱尔眼科的股价探底回升。

据统计,截至6月7日收盘,爱尔眼科股价报收12.53元/股,总市值为1168亿。从一季报披露至今,爱尔眼科的股价涨幅为-1.49%,而同期医疗服务行业的涨幅高达12.74%,大盘的涨幅为2.5%。对比来看,爱尔眼科的股价走势不但大幅跑输了行业,同时也跑输了大盘,若从最高点算起,爱尔眼科的股价已经缩水了超过七成,市值更是蒸发超过了2700亿元。

业绩回暖

实际上,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不感冒”也并非没有原因。

总结来说,虽然一季度业绩重回双位数增长,但其中有去年基数低的因素,结合2024年财报爱尔眼科在业务上出现了“以价换量”的趋势。

从细分业务来看,爱尔眼科的主营业务共有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白内障项目、眼前段项目、眼后段项目以及其他项目共六大类,其中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和白内障项目是主要营收点,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76.03亿、52.79亿和34.89亿,营收占比分别为36.23%、25.16%和16.63%。

然而,这三大主营业务在2024年都出现了增长放缓的迹象。在2023年时,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和白内障项目分别实现营收74.31亿、49.6亿和33.27亿,计算可知,2024年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和白内障项目的增速分别只有2.31%、6.43%和4.87%。要知道在2023年,这三大主营业务还处于高增长状态,其中白内障项目的表现最好,在2022年时白内障项目的营收只有21.43亿,来到2023年却跃升至33.27亿,营收涨幅达到了55.25%。

而跟白内障项目增长放缓对比,视光服务项目增长放缓带来的隐患更大。所谓的视光服务项目,其涵盖了近视防控、验光配镜等服务,主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卫健委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仍高达51.9%,其中高中生近视率超80%。而庞大的患者基数催生巨大市场空间,据中金公司预测,2030年中国近视防控市场规模将达约2,100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13.7%;若剔除普通框架镜,十年复合增长率将升至近25%。

然而,现在这项被视为“未来增长引擎”的核心项目在2024年也出现了营收增长放缓的情况,这预示着爱尔眼科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增长压力。

除了营收增长放缓之外,这三大核心业务的毛利率在2024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财报显示,2024年屈光项目、视光服务项目和白内障项目的毛利率分别为55.11%、54.49%和34.73%;而在2023年,三项核心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7.4%、57.05%和37.97%。对比来看,2024年屈光项目的毛利率下降了2.29%,视光服务项目的毛利率下降了2.56%,白内障项目的毛利率则下滑了3.24%,可见爱尔眼科为了维持业务的营收,在毛利率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

未走出“路径依赖”

那么,爱尔眼科今年一季度业绩回升是如何实现的?

从财报角度来看,这或许跟并购有关。

根据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商誉值有明显的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爱尔眼科的商誉值已经增长至84.96亿,要知道在2024年一季度时,爱尔眼科的商誉值还是65.64亿,短短一年时间,爱尔眼科的商誉值就增长了近20亿。目前,爱尔眼科的商誉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

自2009年上市以来,爱尔眼科便一直维持高增长的状态,而这背后和其独特的“分级连锁+并购基金”扩张模式和“三级诊疗”运营体系有很大关系。

所谓的“分级连锁+并购基金”扩张模式,其核心分为基金杠杆撬动扩张、分级连锁分层布局以及溢价回购并表增利三点,具体来看:

基金杠杆撬动扩张是指通过联合PE机构设立产业并购基金(上市公司出资10%~20%),以少量自有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在体外孵化新建眼科医院,规避培育期亏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直接影响;分级连锁分层布局是指构建“中心城市→省会→地级市→县级”四级医疗网络,实现资源下沉与品牌协同,并购标的优先布局地县级市场,填补基层医疗空白;溢价回购并表增利则是指待体外医院盈利后,上市公司以平均13倍PE溢价收购并入体系,迅速提升营收规模。

而“三级诊疗”则是“分级连锁+并购基金”扩张模式下的产物,其是指通过纵向分层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患者高效流转,其中第一级是中心城市医院(如上海),是技术中心和品牌中心;第二级是省会城市医院,开展全眼科业务,是利润主要来源;第三级是地市医院,开展常规眼科业务,如验光配镜和白内障手术。

在“分级连锁+并购基金”扩张模式和“三级诊疗”运营体系的双重驱动下,爱尔眼科旗下医疗机构快速增长。数据统计,在2014年时,爱尔眼科旗下品牌医院、眼科中心有71家医院;而截至2023年年末,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到881家。

然而,通过收购驱动业绩增长的同时,其商誉也越滚越大。实际上,爱尔眼科也意识到了通过并购驱动业绩增长背后暗藏的风险,去年创始人陈邦曾宣布“将逐步退出并购模式”。然而,从越滚越大的商誉来看,爱尔眼科非但没有退出并购模式,反而在并购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5月12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滨海爱尔以6.50亿元自有资金,获得深圳广晟数码技术有限公司60%股权及特定债权,这背后沿用的还是“分级连锁+并购基金”扩张模式。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无论是细分业务增长放缓,还是商誉值越滚越大,这些都表明爱尔眼科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虽然一季度业绩回暖,但这种通过并购实现的增长暗藏巨大风险,走不出“路径依赖”自然也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相关文章

A股无人机概念“起飞”,大疆一骑绝尘,其他企业怎么追?

A股无人机概念“起飞”,大疆一骑绝尘,其他企业怎么追?

5月8日,A股无人机概念拉升,截至收盘,板块(885564)上涨2.25%。金通灵、中航成飞、*ST东通、晨曦航空、华伍股份、万向钱潮、山东章鼓、豪能股份、神驰机电、利君股份、海能达、成飞集成等多只成...

恒大终局:退市!16年地产沉浮,许家印身陷囹圄,一声叹息

恒大终局:退市!16年地产沉浮,许家印身陷囹圄,一声叹息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四年前,顶着“世界500强”殊荣的恒大突然爆雷,投资圈惊呼“中国版雷曼时刻”。如今,一线民营房企未出险的已寥寥。 8月12日晚间,H股上市的...

聚焦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唱主角,哪些公司能突围?

聚焦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唱主角,哪些公司能突围?

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在京举办。届时将有100余款新品在大会上集中亮相,数量约为去年的2倍。这场行业盛会不仅标志着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研发加速迈向量产落地,更让资本市场提前嗅到了机遇。 8...

赵伟:利润修复的“波折期”?——5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

赵伟:利润修复的“波折期”?——5月工业企业效益数据点评

赵伟 屠强 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要 事件:6月27日统计局公布5月工企效益数据,工企营收累计同比2.7%、前值3.2%;利润累计同比-1.1%、前值...

第五消费时代,哪些赛道爆发?

第五消费时代,哪些赛道爆发?

消费不仅是简单的经济行为,更是透视社会发展趋势、价值观念变迁、文化形态演进的重要窗口。 日本著名社会学者三浦展通过对日本消费社会的深入研究,将其百余年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以家庭需求为核心的第一消...

西贝翻车记:老板如何成为企业最大的公关灾难?

西贝翻车记:老板如何成为企业最大的公关灾难?

现在餐饮商家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于,在通过快餐的商业模式,来做正餐,并且卖给消费者正餐的价格。 西贝这件事,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就是老板本身,才是这家公司最大的公关灾难。 不管是巴奴月薪5000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