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图片由AI生成
作者|杆姐
来源|杠杆游戏(ID:zhangyinyin0903)
深圳华侨城集团最近深陷舆论漩涡。
这家以文旅地产闻名的央企,被曝通过强制跟投制度套牢员工资金,多名前员工反映参与项目跟投后,因地产项目停工、销售停滞,累计数亿元本金难以返还。

比如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该司前员工王田(化名),2021年投入8万元跟投资金,至2025年仅收回9000元。
跟投之殇
从公开资料杠杆游戏看到,华侨城的跟投制度始于2019年。
当年,该司发布《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跟投管理办法》的公告,对跟投相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其中第一条明确提到,原则上所有投资项目必须实施跟投,确因项目类型、性质不适合开展跟投的,应经公司党委会审批同意。

在跟投人员上,网上流传的这份华侨城2019年出台的《项目跟投管理办法》,将跟投人员分为“强制”与“自愿”两类。
强制跟投人包括项目公司负责人、项目公司部门负责人及由项目公司负责人提名的本项目公司关键骨干员工,项目公司隶属的二级单位负责人,二级单位核心业务部门负责人及项目直接相关投资拓展人员。
其他项目公司员工及项目公司所属二级单位员工可自愿跟投。不过这份“自愿”后面,似乎也有点“强制”的意思。因为据王田所言,“在这种国企,不配合等着领导约谈你吗?”
跟投制度的初衷或许是 “绑定企业与员工利益”。这套机制在行业上升期尚能运转,但在行业下行期,强制参与、风险共担却无合理退出机制的设计,已伤及人心。

根据上述文件,华侨城跟投的这些资金,只有项目经营资金峰值开始回落后,保证资金存量富余,才可以随项目经营资金逐渐回正同步启动跟投本金返还。
目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项目停工、去化艰难成为常态,原本“共享收益”的跟投机制成为员工承担亏损,矛盾也随之激化。
虽然2023年华侨城方面新的跟投管理办法相关文件,对于被动离职、主动离职情况的人员,原则上允许跟投退出。但落实到执行层面似乎问题重重,显得似乎没有什么央企的担当……
压力山大
另一边,虽然有央企血统,但华侨城如今的情况似乎不太好过。
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38.86亿元、761.8亿元和544.07亿元,同比变动-16.35%、-38.5%和-28.65%;
同期,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9.05亿元、-64.92亿元和-86.62亿元,连续三年出现亏损。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如今,“渝商地产大佬”黄红云的金科系变得“四分五裂”。比如“昔日千亿黑马”的金科股份因债务爆雷正加速重整步伐,实控人面临“易主”。 原由金科...
端午时节,华为发布了尊界S800,价格70.1-101.8W。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价格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支持的人认为尊界S800的性能和豪华配置足以支撑起这个价格,反对的人认为尊界S800的生产方...
去年公开拍卖被卖掉近5成股份后,广东南海农商银行第五大股东所持股份又被挂上拍卖平台。湘财Plus注意到,该第五大股东曾为第二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一度身家上百亿,如今已掉出富豪榜,公司也陷入巨额亏损,且频...
“胖改”一年多,投资者没等来永辉超市业绩逆袭,却等来公司“伸手要钱”。 7月30日晚,永辉超市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39.92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 永辉超市按照胖东来模式调改,始于...
在过去数年间,中国台湾地区投资者向美债ETF疯狂注资约730亿美元,而如今仅5月就面临高达12%惨痛亏损。台币近期强势升值加上美债下跌形成"完美风暴",可能引发更大规模赎回潮,对市场造成进一步冲击。...
近日,斯坦德机器人递表港交所,计划走“18C章程”通道登陆主板,冲刺港股“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这是工业机器人赛道的重磅事件。如若成功上市,斯坦德机器人也将成为第十一家以特专科技公司冲刺上市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