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基层意见火急火燎,这个地方被批评了

客服微996438431天前财经知识3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事实证明,基层一些工作的节奏原本不必着急忙慌,前提是上级部门不加压提速、小题大做。

日前据公开通报,一市住建局在制定实施方案过程中,20多天内先后3次征求意见,要求相关单位1—2个工作日内反馈修改意见,有时周五发出要求周六反馈。区住建局更是“与时间赛跑”,多次临近下午下班时间征求意见,要求当天或次日反馈。然而实施方案并非紧急要务,相关单位3月底征求完意见,直至6月15日才印发实施方案。

这种“火急火燎征求意见,不紧不慢落地执行”的工作节奏,背后造成的却是许多基层干部的心酸和无奈。原本计划的周六日程,都被反馈意见的要求而打乱部署。更无奈的是,许多部门承担的任务可能只有一句话,却依然要签字盖章写明无意见严格反馈,于是有人发出疑问:这班加的到底冤不冤?

上级“着急”、基层“忙慌”的现状早已不是个例。早在6月,一县工信局由于上午10点发通知,下午3点要数据而被公开通报。要知道,调研论证、核实数据、请示汇报、撰写材料都需要时间,真想要把工作做扎实,一晚或是半天的功夫大概率不够。

当然,强调基层工作不必着急忙慌,并非否定“急活”的存在。面对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面对群众急需解决的民生难题,基层必须闻令而动、快速响应,这种“急”是责任所在、民心所系。但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必要的“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而形式主义的“急”以完成流程为目的。

前者是“使命担当”,后者是“无效内耗”。一旦“无效内耗”成为工作日常,势必会让基层干部陷入看似满头大汗、实则原地踏步的“跑步机式忙碌”,从而导致人、事、理“三输”的局面。

于工作而言,仓促赶工必然导致调研不深、谋划不周,政策研究或工作推进容易急功近利、脱离实际;于干部而言,长期超负荷运转容易催生“疲态”,有的陷入“事务主义”泥沼,只顾应付琐事而丧失思考能力,有的滋生“小油条”心态,以“多做多错、少做少错”消极避责。

于群众而言,基层干部被文山会海、材料报表环环相扣挤占时间,必然会导致深入一线工作的精力被严重挤压,本该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被拖延,政府公信力随之受损。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忙乱还会催生“材料政绩”,让工作重心从“办实事”转向“造材料”,形成“重痕迹轻实绩”的不良导向。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些上级部门工作理念不正、工作方式不当。一方面存在“赶工”心理,对工作本身并不重视,以走完流程、留痕备查为工作目标,而非真正追求工作实效,或是简单当工作反馈及时等同于工作推进扎实。

另一方面缺乏“共情”心态。简单将基层当做部门的“科室”来对待,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号施令,忽视了基层干部“日理万机”的繁忙状态。

再一方面存在“容错”需求。许多上级部门为了保证工作节奏流畅,往往会在任务时限上“严于待人,宽于律己”,比如市直部门要求县直部门五天报送材料,县直部门为了留出充分的汇报和材料整理时间,不至于加班加点,可能会要求下级单位进一步压缩填报时间至三天,最终让基层承受“小马拉大车”的重压。

要想破解基层无序忙乱的困局,需要从根源上精准施策。既要以制度刚性遏制形式主义,严格规范文件下发、结果反馈的频次和时限,杜绝层层加码;也要提升担当精神,破除“唯上不唯实”等错误观念,在为基层指定任务之前,提前厘清权责边界、任务要求,让工作任务精准下达,避免基层干部在无效工作上浪费时间;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摒弃“走过场式忙碌”,把精力聚焦到抓落实、惠民生上。

与此同时,基层干部也不能将任务期限延长视为工作不重要不紧急,而轻视敷衍。必须拿出高标准、实举措去开展工作,才能在相互理解、协同配合中实现减负与干事的双赢。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联系群众的“最前沿”。相信当那些不必要的匆忙被剔除,当形式主义的空转被遏制,基层干部能够切实改变着急忙慌的工作状态,真正轻装上阵履职尽责、干事创业、造福于民。

向基层征求意见_市委征求基层意见汇总_

相关文章

明明已经明确了要求怎么还落实不了?!

明明已经明确了要求怎么还落实不了?!

一大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呢,王主任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李局长的电话。 “你过来一下。”带着怒气。 “都月底了,下个月的值班表怎么还没排出来?今年重点项目的进度怎么赶不上?办公室通报抓到你们部门迟到早退特别...

中信建投:政治局会议未部署增量政策 更多强调既定政策落实落细

中信建投:政治局会议未部署增量政策 更多强调既定政策落实落细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原标题《中信建投:如何理解政治局会议和“十五五”思路》 作者:周君芝 王泽选 此次政治局会议未部署增量政策,更多强调既定政策落实落细。原因在于上半年经济增速较高,且年内项目类专...

章俊:加紧加快,加大加力 ——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章俊:加紧加快,加大加力 ——4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章俊 系中国银河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4月政治局会议在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和“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召开,我们认为会议给出以下三大重...

赵伟: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稳就业稳经济新闻发布会学习理解

赵伟:打好稳就业“组合拳”——稳就业稳经济新闻发布会学习理解

赵伟 贾东旭 侯倩楠(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报告正文 事件:4月2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 稳内需、稳就业相辅相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