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当下的竞争环境和理想卖车压力下,i8的销量容错空间有限。如果市场上第一波大定用户能短期内提车,并且给出集体的正向反馈,i8仍然值得期待。
作者 |娜娜
邢昀
去年,MEGA出师不捷之后李想发了一封全员信,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团队错将MEGA从0到1的阶段误认为了从1到10的阶段。迈入纯电市场的理想实际上还没有经历过从0到1的市场验证。
今年,i8又给理想上了一课,这个纯电市场从0到1的市场验证,理想还没走完。
7月29日理想i8召开了发布会,Pro、Max、Ultra三个配置版本,全国统一零售价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和36.98万元。发布会第二天,理想港股股价跌幅超过12%、美股股价跌幅达到6.2%,用户们直呼:太贵了。
发布会一周后,理想做出了个“听劝”的决定,开始改版,改版后以理想i8 Max作为标准配置,并将售价从34.98万元调整为33.98万元。原选择Ultra版本的用户,只需要34.98万元即可实现原选择的全部配置。
简言之,降价。
这个被称为“听劝”的决策背后,也有理想纯电“第二枪”的压力和无奈。
1、上市一周,改配降价
发布会是7月29日开的,改版是8月5日改的。理想i8也算是在车圈搞了一个“最听劝”的公关事件。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7月29日晚上理想开了i8的发布会,发布会结束到第二天收盘,理想港股股价直接暴跌12.84%。
争议最大的,就是i8的定价。原定的Pro、Max、Ultra三个配置版本,全国统一零售价分别为32.18万元、34.98万元和36.98万元。售价一公布,全网直呼"太贵了!"
一位刚刚订了一台理想i8 Ultra的用户对《豹变》说道:“我之前就是L系的车主,和我几个朋友一起体验了i8 Ultra,车整体的驾驶感非常好,不过当时我们车友们也在讨论这个定价偏贵,如果能便宜个三万元左右,区间在29万左右起售,然后顶配不超过35万元,可能会非常有市场。”
在卖车这件事上,定价和定位有密切的关系。
i8的定位,纯电、六座、SUV,在李想的叙述中核心对标车型是特斯拉Model X,但在实际定价和受众覆盖上,又与Model Y,尤其是未上市六座版Model Y L形成竞争。虽然看似是想错位竞争,但这些赛道上都跑满了对手。
国内围剿Model Y的热闹程度已超越了当年六大派围剿光明顶,小鹏G7、极氪7X、智界R7……今年,这个赛道更是跑出一个大单品,上市三分钟大定20万辆的小米YU7。
在主打六座、七座中大型纯电SUV的路上,也充满了实力派。比如跟理想i8差不多同时发布,六座售价26.58万元、BaaS版价格下探到17.98万元的乐道L90。
正所谓,“货比货得扔”,有对比,伤害就来了。
而用户不仅要拿i8跟竞争对手比,理想i8自身三个版本之间差异化区分也较大。复杂的配置梯度实际上加大了消费决策成本,与理想早期成功的单一爆款策略背道而驰。
比如,过往理想汽车主打家庭用车,标配冰箱彩电大沙发,这次对Pro版做了阉割,没有车载冰箱等。智驾上,Pro版搭载地平线征程M6芯片,可实现高速NOA,城市功能需年底升级,配置较为基础。而另外两个版本,换成了英伟达的Drive Thor-U芯片,全场景智驾。
发布会后正好一周的时间,理想传出了调整售价和缩减SKU的计划。一位订购用户给《豹变》分享了理想给用户的一封信,信中提到有98%的用户选择了i8 Max和Ultra,并且以“大家吐槽车型版本复杂,难以选择”为理由说“我们听劝,立即响应”。
调整后Pro版本用户可以升级或退订,Max作为标配,售价调整成了33.98万元,Ultra用户则会以34.98万元的价格享受到原来选择的全部配置,而在调整前,Ultra的售价是36.98万元。
理想给用户的一封信,来源:消费者提供
理想的这招“听劝整改”背后也有点“没招”的感觉,毕竟有小米YU7大定20万的大爆数据在前,i8大定数据迟迟没有公布,也不免让业界推测这次变相降价可能有销量不及预期的原因。
这次理想的调整也有种似曾相识的既视感。三年前,同为“新势力三巨头”的小鹏在发布G9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2022年9月,小鹏推出了自己在中高端SUV赛道中的重磅——纯电SUV G9,但是六款车型、另外提供三种选装包,SKU太过复杂上市后备受争议。比理想反应还快,G9在上市48小时就进行了SKU整改。不过这并没有缓解G9出师不利对小鹏的持续拖累,小鹏营收增速从2022年第二季度的97.71%断崖式下跌至三季度的19.3%,此后连续三个月负增长。
理想这次的“听劝”能不能力挽狂澜?除了大定周期,其实交付周期也是一个因素。一位大定用户透露道,目前他被告知交车时间是九月左右,也就是说i8的等待周期相对较短,如果市场上第一波大定用户能短期内提车,并且给出集体的正向反馈,i8仍然值得期待。
面临销量压力的理想也必须听劝,2025年7月,理想交出了一份不理想的成绩单,首次跌出新势力前三。前7个月累计销量23.5万辆,同比下滑2.2%。i8销量上的容错空间有限。
2、为什么还在卖30多万的车?
价格战都卷成这样了,理想怎么还在卖30多万的车?
这或许是很多看到i8定价的用户心中的疑虑,毕竟同行们不论是通过推出子品牌还是直接推出低价位车型,价格都已经下探到了20万元甚至10万元的区间。
其实,理想的均车价格也已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0.22万元,下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26.6万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带您走进上海车展现场,一睹豪车风采。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下称“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序幕。 这是汽车行业极负盛名的一场“团建”,26个国家、近1000家中外...
作者|魏文倩 5月8日,昊海生科(688366.SH)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通知,其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尽管...
2025年4月29日财视传播发现,据天眼查App显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因未依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华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图源:天眼查截图 据悉,深圳引望智能技...
国货美妆圈近期的「头条」全被两家明星公司给承包了。 前有华熙生物深夜发文“炮轰”多家券商,认为券商们给出的“胶原蛋白优于玻尿酸”等观点为“误导性结论”,后有化妆品KOL大嘴博士质疑巨子生物成分造假,深...
银行股周K线连阳个股数量最多。 近期,上证指数缩量调整,跌破20天及30天均线支撑,K线重心明显下移,大盘短期弱势格局明显。不过,在市场整体回落的背景下,一些个股却逆势走出周K线连阳的态势,展现出较强...
大学生开学准备工作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床上用品,尤其是棉絮的选择。虽然它看起来不起眼,但实际上,一床舒适的棉絮能为大学生活的每一天带来质的改变。在宿舍里,一床好的棉絮不仅是睡觉时的伴侣,还能提供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