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资本市场传来一则重磅消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中科曙光(603019.SH)与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688041.SH)共同宣布,两家公司拟进行战略重组。
根据双方公告,海光信息计划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 A 股换股股东发行 A 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同时还将发行 A 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此次重组若顺利完成,将成为 5 月 16 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的首单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交易。
受此消息影响,两家公司的 A 股股票自5月26日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 10 个交易日。海光信息在公告中强调,此次重组旨在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主业。中科曙光也强调,“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促进产业链整合和高质量发展。”
技术协同,打造国产算力“硬核”引擎
中科曙光成立于2006年,长期深耕高端计算、存储与云计算领域,积累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多地算力服务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为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提供了关键解决方案。
据国盛证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科曙光先后参与北京、重庆、青岛等地的算力互联平台建设与运营,携手合作伙伴打造高效、多元、普惠的算力服务体系。
在核心产品方面,中科曙光持续提升计算性能,并依托计算服务平台构建生态体系。目前,中科曙光已成为国内多项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重要基础支撑力量,为“紫东太初”“悟道2.0”等大模型提供高端算力资源,助力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落地。
在中科曙光构建高端算力体系的过程中,海光信息则在芯片设计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国产芯片企业,海光信息专注于CPU与DCU(数据中心加速芯片)等核心产品的研发。2016年,海光信息获得x86永久授权,开始CPU产品的研发工作。
凭借自身研发能力,海光信息持续推进海光系列CPU和深算系列DCU产品的迭代开发。目前,其主力产品海光三号CPU和深算二号DCU均已实现量产。
根据山西证券的研报,海光信息凭借技术创新与生态兼容两大优势,在国内CPU与DCU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在技术层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生态层面,其CPU原生兼容 x86架构,DCU高度兼容CUDA开发环境,支持无缝替代海外产品,具备广泛的适配能力。
中科曙光作为算力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专注于算力芯片的海光信息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直接关联。两者的主营业务高度互补,整合将进一步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整合后,中科曙光的系统集成优势将进一步释放海光信息在高端芯片方面的技术潜能,增强两者之间在软硬件系统层面的协同与适配,加快国产芯片在政务、金融、通信、能源等核心行业的规模化落地,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云服务行业专家蒋国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若两家公司能够合并成功,将构建“芯片+整机+算力服务”的全链条能力。通过整合资金、人才、创新资源,有望突破高端芯片,打造国产芯片第一品牌。
资源整合,放大品牌与市场影响力
从股权结构与业务协同来看,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早在重组前便已建立起紧密联系。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科曙光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27.96%。
此次战略重组,标志着国内算力产业链核心企业之间即将迎来一次高能级融合。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将在研发体系、供应链协同、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资源互补,围绕高端芯片与系统级解决方案形成协同创新合力。重组后,双方有望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一体化技术体系,不仅提升客户服务的整体体验,也将对塑造主流通用的生态体系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从体量来看,截至5月23日,中科曙光市值约905.72亿元,海光信息市值达到3164.12亿元,两者合计超过4000亿元。合并后的公司,资本实力、技术能力与市场影响力将同步跃升。凭借协同效应与规模效应的释放,有望实现利润增厚,助力上市公司提质增效,夯实未来增长的资本基础。
当前,全球科技产业正处于深度重构阶段,产业融合、技术整合与资本运作正在加速演进。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的战略重组,符合全球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大趋势,也契合我国加快打造自主可控信息技术体系的战略需求。此次重组不仅有利于两家公司进一步巩固在国产算力领域的积累与优势,也将助力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进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算力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战略重组,不仅是两家企业资源的叠加整合,也是我国算力产业“补短板、锻长板”的有益尝试。通过优势资源的聚合、产业链的协同以及市场能力的耦合,合并后的公司有望在关键技术攻坚、行业场景拓展和数字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迈向全球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平台。
作者| 耿宸斐 编辑|宋婉心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一路高歌猛进的“智驾”被按下了暂停键。小米SU7事故后半个月,工信部出台了监管文件限制智驾功能及宣传,有参会人士透露了几大重点:L2不允许用“接管”...
A股生猪养殖行业生力军京基智农(000048.SZ)于4月24日晚披露202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06.99%;基本...
记者丨覃毅 编辑丨鄢子为 鞍山市程家村,农民黄永泉家的屋顶,88块湛蓝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源源不断地发电。 这片屋顶,每年能给黄家贡献5000多块钱的收入。 “咱年纪大了,不能做体力活,装个电站的收入...
独角兽早知道 iponews |资讯撬动新资本| 据港交所近日披露,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865.SZ)递表港交所主板,华泰国际、招银国际、德意志银行为联席保荐人。 截至4月18日收...
为持续加强与私募机构的纵深合作,国海证券联合国海良时期货、排排网等机构于2024年焕新启动了“鑫海杯”私募领航者计划,并对赛制和服务权益进行全方位升级。作为主办方,国海证券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不仅设置了...
彼时,一名自称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拥有18年护肤品从业经验的博主“大嘴博士”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其质疑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旗下重组胶原蛋白精华产品测不出重组胶原蛋白。 按“大嘴博士”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