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史上最贵新股”——万润新能吗?
2022年9月,万润新能(688275.SH)登陆科创板,发行价299.88元,属于当年最贵新股,且放眼A股历史也仅次于禾迈股份。
除此之外,万润新能还有众多“头衔”。
就市盈率来说,万润新能发行市盈率为75倍,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就募资金额来说,万润新能IPO募资63.89亿元,超募近50亿元。
然后,噩梦就开始了。
上市首日,股价大跌近30%,让很多投资者惊呼原来打新也能亏钱,中签股民人均亏4万,成为当年“最惨新股”。
没想到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截至2024年8月,万润新能收报25.8元/股,较发行价跌幅超90%;尽管随着市场回暖,万润新能股价一度大幅回暖,但截至目前,2025年年内跌幅-26.77%,市值仅剩下不到50亿元。
注意,万润新能如今的市值甚至比IPO募资金额还要少!
为什么跌得这么惨?
除了高估值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业绩变脸。
2022年,万润新能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454.03%;净利润9.59亿元,同比增长171.9%,且连续三位数高增长,成长性非常出色。
但没想到是,上市即变脸。
2023年,万润新能净亏损15.04亿元;2024年,再次亏损8.7亿元。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万润新能营业收入22.78亿元,同比增长97.3%,但是,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滑19.83%。
考虑到公司毛利率仅为2.66%,公司基本面处境依旧艰难,想要扭亏为盈绝非易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年深受资本市场追捧,为何上市后业绩立马变脸,如今依旧深陷亏损泥潭?
有人归结于锂电行业的周期性,从供不应求瞬间转变为供过于求,供求关系严重失衡,打了资本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但其实,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非常大的“蹊跷”。
第一,“财务美化”痕迹明显。
2019年和2020年,万润新能营业收入连续两年下滑,与此同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但是,在公司递交招股说明后,业绩立马呈“火箭般”增长。
2021年,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890.36%;2022年,净利润9.59亿元,同比增长171.9%
退一步说,如果当时IPO跟现在一样,长达2年甚至三年,或许公司业绩就已经暴露,投资者或许能够避免蒙受巨大损失。
第二,经营现金流并未如净利润出色。
2020年-2022年,万润新能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9314万元、-3.66亿元和-25.51亿元,连续为负且呈扩大趋势,远没有净利润好看。
也就是说,公司尽管赚钱了,但主要赚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即便不质疑业绩的真实性,但至少业绩的含金量需要大打折扣。
事实上,当年公司IPO的时候,债务压力就已经非常严重。
截至2021年底,万润新能货币资金3.1亿元,同期短期借款却高达8.23亿元;而再往前一年,公司账面货币资金更是只有8380万元。
大家不妨试想,如果公司晚一年上市,情况又会怎样?
如今三年时间过去,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万润新能账面货币资金36.5亿元。表面上看似乎不差钱,但是,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合计超过了60亿元,流动性风险再次显现。
别忘了,公司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了70%。
所以,如今回过头再看,还是觉得存在太多的“诡异”和不可思议。
红星资本局8月8日消息,今日,李嘉诚家族旗下和黄医药(00013.HK)股价遭遇重挫。截至收盘,暴跌15.99%,报23.54港元/股,市值为205.3亿港元。 图说:和黄医药 资料配图 图据IC...
从全民健身到圈层崛起: 抖音运动生态的消费新机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动产”——头盔、雪板、冲锋衣、徒步鞋......从城市飞盘到山野徒步,从夏日溪流到冬日雪场,年轻人正将运动版图疯狂拓展,上天入海,...
只从财务数据看,双汇发展存在“存贷双高”现象,但公司近几年将几乎全部利润都分给股东了,货币资金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进一步分析负债细节,可以发现公司的存贷双高不是大问题。 本刊特约 孙旭东/文...
7月下旬的上海,高温与暴雨侵袭,却挡不住AI热潮。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开幕,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 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影响力的...
传奇投资人博取困境反转案例虽精彩,但普通投资者还是要少逆向、多顺势。想抄在底部、博取困境反转的高收益,本质上是另一种贪婪。顺应大势,是最高的安全边际。 本刊特约 明辉/文 价值投资者只要读过关于巴芒、...
01 中国香港码头,硬刚黑帮的倔姑娘 27岁,放弃令人羡慕的安稳工作——深圳一家合资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揣着3万块,只身闯进一个完全陌生、甚至被黑帮把持的行业——中国香港废纸回收,这就是张茵的起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