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一纸文书,让*ST金刚(原金刚光伏)的重整计划正式落地。这家因连续亏损、资不抵债而被冠上“*ST”帽子的上市公司,终于迎来一线生机。而其实际控制人张栋梁,更是在这一场资本重整中完成了一次惊人的“自我救赎”。

近日,*ST金刚发布公告称,法院已批准其预重整方案,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这意味着,早在预重整阶段就已拟定的资本运作方案,即将进入执行阶段。
根据方案,实控人张栋梁将作为产业投资人,以每股4.96元的价格认购最多8100万股新增股份。以*ST金刚9月19日收盘价14.76元计算,该价格相当于市价的3折左右。如此低的认购价,在A股市场中实属罕见,也只有在破产重整这类特殊情境中才可能出现。
粗略计算,张栋梁此次出资约4亿元,而对应市值高达12亿元。也就是说,刚一入手,账面浮盈就达到8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张栋梁此前为拿下*ST金刚控股权已亏损约6亿元。通过这次操作,他不仅全部回本,还净赚2亿元。
这种“自己重整自己”的做法,在资本市场中并不常见,也引发了外界对其资金实力与真实意图的质疑。

张栋梁的职业生涯,堪称一段“跨界传奇”。
公开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83年,年仅18岁就进入黑龙江省文化厅工作,一干就是五年。2006年,他突然转型,加入牡丹江市某建筑总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从文化系统一跃进入建筑行业,跨度之大令人惊讶。
2015年,张栋南下来到广东,创办广东欧昊集团,主营业务为装修工程。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他与碧桂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欧昊集团自成立之初,就与碧桂园绑定极深。2016年,欧昊获得碧桂园“战略合作伙伴奖”;2017年,其总部迁入碧桂园国际会所,并中标碧桂园马来西亚森林城市项目。这一系列动作,都显示出双方关系非同一般。
更有媒体报道指出,张栋梁与碧桂园女婿陈翀同为哈尔滨人,两人私交甚笃。而*ST金刚现任董事长李雪峰也曾长期在碧桂园任职,2019年加入欧昊集团后,于2020年出任金刚光伏董事长。
这些人事与业务上的交集,让外界猜测张栋梁的背后或有碧桂园的资本支持。尽管双方从未公开承认,但欧昊集团能在房地产低迷时期依然资金充裕,甚至跨界投资光伏,不禁让人联想其背后的“金主”实力。

2021年,正值中国“双碳”目标启动元年,光伏行业被普遍看好。张栋梁也在此时入主金刚玻璃,并将其更名为金刚光伏,意图抢占新能源赛道。
然而,行业的热潮很快演变为惨烈的价格战。大量企业涌入光伏领域,导致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持续下跌。金刚光伏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0.3%一路下滑至2024年的-273.43%,连续四年累计亏损超过17亿元。
高负债、负毛利、净资产为负……一系列财务指标的恶化,最终导致金刚光伏在2024年底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沦为*ST金刚。
尽管张栋梁通过重整实现了个人资本的“逆转”,但*ST金刚能否真正走出困境,仍是未知数。
当然,对近两万名股东而言,公司避免退市已是短期利好。
只是,长期来看,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未改善,*ST金刚能否真正实现业务转型、盈利回升,仍需时间检验。
张栋梁能否凭借此次操作真正“逆天改命”,还需拭目以待。
7月1日盘后,锡装股份(001332.SZ)公告称,公司拟以债转股方式通过持股平台对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润阳股份”)进行增资,转股债权总额约为2569万元。交易完成后,锡装股份将间接...
更多新能源领域的细分领先选手正在亮相A股市场。 日前,新能源电气连接、保护和智能化技术领域的领先企业江苏泽润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润新能”或“公司”)正式完成了深交所创业板IPO招股。 作...
主产业链企业盈利承压 具体来看,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仍是亏损“主力军”。 首先是硅料硅片环节,7家企业全部面临亏损。 受多晶硅价格持续走低影响,大全能源去年实现营收74.1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4.62...
一位原本在房地产混得风生水起的潮汕老板,为“躲避调控”转行光伏,结果不仅没逃成,反而把全部家当赔了个精光,最后连公司股权都被法院全部拍卖,彻底“净身出户”。 这个主角,就是曾经掌控“光伏第一股”亿晶光...
“公司目前ABC产能已满产,但仍不能满足在手订单持续增长的需求”。 在业绩说明会上,针对核心的ABC电池及组件业务,爱旭股份信心满满地表示订单正持续增长,且产能已经被“拉满”。 从目前来看,经过了几年...
“反内卷”出来之后,光伏终于开始反弹了。 自6月27日以来,光伏ETF上涨了13%。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为代表的光伏巨头也纷纷上涨。要知道,这些企业的上半年业绩仍处于亏损之中。 不管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