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比亚迪A股、H股双双走强,5月23日收于465港元/股,总市值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
近期,公司也即将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
当前资本看好的比亚迪,正以强大的智驾攻势继续狂奔。
销售数据显示,比亚迪4月销售国内乘用车300210辆,其中213325辆搭载智驾系统,占比达71%。
换句话说,每卖出10台车,就有7台搭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启动“全民智驾”战略以来,比亚迪旗下车型逐步标配“天神之眼”智驾,动了真格。
其“全民智驾”实践,加速提升了自身产品竞争力,还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断层领先
过去,“智驾”是高端车型的代名词。一辆拥有智驾功能的新能源车,售价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比亚迪梳理了多年技术积累,在2月发布“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三个版本,并全面搭载于旗下21款7万至20万价位的车型。
公司表态,2025年,“智驾”将成为比亚迪的全系标配。其目标明确,要让高端技术从少数人的“科技玩具”变为多数人的“出行标配”。
据统计,4月份,比亚迪的智驾车型销量居首位,断层领先。
销量一骑绝尘,在于比亚迪拥有坚实研发基础。
其一,截至4月底,比亚迪全品牌所有搭载天神之眼和乾崑智驾的车型,累计销售超48万辆,每天生成智驾数据超3000万公里。
这意味着,其拥有庞大的车云数据源,支持智驾系统的持续优化,不断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二,公司拥有超过12万名研发人员,包括5000多名智驾工程师,组成了全球领先的研发团队。
这种强大的研发能力,确保软硬件的全栈自研,实现技术迭代的自主性和高效性。
其三,依托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能够带动产业链协同,降低智驾技术的普及成本。
通过技术普惠、数据驱动、研发创新和制造协同,比亚迪的全民智驾之路,实际上是向消费者释放技术红利。
领跑智驾
比亚迪吹响“全民智驾”号角,将推动全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方面,比亚迪智驾车型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将带动智驾的渗透率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其技术平权策略打破了“安全配置分级”的行业惯例。
当自动驾驶技术从溢价工具转变为标配服务,更多车企同行也将跟进技术普惠,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普惠化方向发展。
当前,比亚迪整车智驾渗透率加速,无疑优化了其产品配置,进一步提升其市场份额。
比亚迪的市场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内,其全球市场战略布局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最新公布数据,比亚迪4月在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59%,而特斯拉销量下降49%,两家企业的排名首次发生逆转。
凭借规模化的“全民智驾”策略,推动行业智能化渗透率提升,比亚迪的实践有望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题图来自CFP;文中部分图片来自比亚迪
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演了一场高速追击战。吉利新能源交出72.51万辆的成绩单,成为比亚迪身后的最强逼近者。 销量飙升直接推高了财务表现:吉利上半年销量达 140.9 万辆,同比增长 47%...
近日,比亚迪官方公布4月智驾车型销售数据,以213325辆的单月销量(占国内乘用车销量 71%)、超48万辆的累计销量(截至 2025年4月底),稳居智能辅助驾驶车型销量榜首。细分来看,王朝 / 海洋...
来源:古老板(ID:gh_0ffa780ff3e6) “汽车领域的恒大已经出现了,只是没有爆雷而已。”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这句话一出口,整个汽车圈都炸锅了! 你知道他说的是谁吗? 有人猜:比亚迪…...
最近大部分车企因为价格战风波都相当低调,今早雷军官宣小米YU7本月底发布,让车圈再次沸腾起来。 小米上次公开介绍YU7的同一天,包括吉利银河M9、东风L8、深蓝S09等SUV新车都在发布或上市。本次正...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6月8日下午,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一则关于“常压油箱”和“车圈恒大”的微博回应,迅速在行业内掀起舆论风波。 他表示,从2021年到2023年间,比亚迪采用的常压油箱方案...
6月8日,针对近期常被提起的“常压油箱”事件和车圈“恒大”争议,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首次公开回应,不过微博内容仅存在6小时左右,当晚该条回应就被删除,此举也引发市场热议。 吴迪摄 据知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