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可以。
但,如果以 “ 重组胶原蛋白 ”为卖点的医美产品里,居然都没有胶原蛋白,那...
没错,就是爱美女生们,挺爱买的可复美。
最近,可复美背后的公司巨子生物,有点麻烦。
先是对手华熙生物突然发难,发文怒怼券商 “玻尿酸过时论”,10篇研报全部 指向 “ 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 ” 巨子生物。
没隔两天,自称是 香港大学 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的美妆大V大嘴博士,又 发文质疑:
“可复美胶原棒 ”中,重组胶原 蛋白含量“仅0.0177%”,低于0.1%的添加量要求。
核心氨基酸成分 “ 甘氨酸 ”,甚至完全检测不到。
质疑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 。
面对质疑,巨子生物的回应也来得很快:
1、严正驳斥,坚决否认。
2、自检是合格,会再委托 第三方检测。
而大嘴博士也很快再度回应:
1、质疑巨子生物的检测方式;
2、质疑可复美为什么全面下架涉事产品;
3、要求巨子生物正面回应“为何检测不到胶原蛋白的核心氨基酸成分‘ 甘氨酸‘? ”。
今天,巨子生物的股价跌了4个点。
真相到底是如何,不妨让子弹再多飞一会。
巨子生物创始人之一的 范代娣,是中国生物化工专业第一位女博士。
她带领的团队成功合成了重组胶原蛋白,中国的第一项重组胶原蛋白发明专利也由此诞生。
也是在2000年,范代娣与丈夫严建亚(二人同为西北大学校友)在西安共同创立了巨子生物。
技术产业化之路漫长 , 直至2008年 , 其品牌 “ 可丽金 ” 在医学大会一炮而红 , 开启商业化进程 。
2011年 , 范代娣又推出可复美品牌 , 定位皮肤科级专业皮肤护理品牌 , 主要产品是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用敷料 。
但可复美的真正爆发,离不开直播电商的助推。
2019年后,随着直播电商的火爆,巨子生物借直播电商“风口”成功转型C端,并通过绑定薇娅、李佳琦等头部主播创造了销售奇迹。
数据显示,公司线上直销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9.8%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64.8%,推动巨子生物营收五年增长近5倍,达到了55.39亿。
2022年 , 巨子生物 登陆港交所,成为“胶原蛋白第一股。
此后市值一度超800亿港元,也助推范代娣 、 严建亚夫妇成为了陕西新首富。
光影的背面是阴影。
2025年4月 , 范代娣履新西北大学副校长 。
这个身份转换背后 , 是她长达二十余年的 “ 双线作战 ” —— 既是手握国家技术发明奖的科学家 , 又是市值百亿企业的创始人 。
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不仅如此,打着 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医用敷料旗号的可复美,以“一片面膜40元”而出名。
这也缔造了巨子生物超80%的超高毛利率和37%的净利率,赚钱能力堪比“茅台”。
但其实,其研发成本仅1.07亿 , 占营收比重1.93%,远低于 华熙生物(7.13% ) 、 锦波生物(4.92% )等同行 。
反倒是销售及经销开支居高不下,去年甚至高达20.08亿 ,占到了营收的36.25%,是 研发成本的近20倍 。
并且 , 巨子生物的核心专利大多集中于2005年至2013年 , 新品迭代缓慢。
目前,巨子生物的业绩高度依赖大单品可复美,营收占比超八成。
但现在,可复美又陷入了“胶原蛋白产品里没有胶原蛋白”的质疑。
马上就到618了,巨子生物能过这一关吗?!
彼时,一名自称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拥有18年护肤品从业经验的博主“大嘴博士”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其质疑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旗下重组胶原蛋白精华产品测不出重组胶原蛋白。 按“大嘴博士”在视频...
医美行业风波不断,重组胶原蛋白巨头巨子生物接连陷入舆论漩涡。 5月26日,巨子生物 (2367.HK)股价再度收跌,股价报收73.6港元/股,跌幅为4.04%,总市值约为788亿港元。5月20日,巨子...
一篇媒体报道,把西北大学副校长范代娣推上了热搜,作为领导干部的她,以440亿身家成了陕西省首富。 在西北大学官网公开的领导介绍中,范代娣的职务确实是副校长。 西北大学虽然不是副部级大学,但按照我国高...
巨子生物和锦波生物业绩高增长,主要受益于重组胶原蛋白高景气。据预计该赛道2023-2027年复合增速将高达41.45%,2027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零售端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145亿元。重组胶原蛋白已成为...
化工专业出身的范代娣,长期研究重组胶原蛋白及人参皂苷生物制造相关技术。目前,巨子生物是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绝对龙头企业。 目前,巨子生物的主要产品有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医疗器械及功能性食品。 巨...
作 者丨凌晨 编 辑丨张伟贤 陕西首富范代娣夫妇,刚刚经过动荡的一周。 5月中旬,巨子生物创始人夫妇范代娣与严建亚凭借超450亿元持股市值,超越隆基绿能李振国夫妇,成为新一任陕西首富。 涟漪发生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