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6

《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_《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_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史大郎

“谁在栽赃,谁在陷害”。

最近,电视剧《以法之名》很火,这句出圈台词名场面,至今仍是短视频的流量密码,剧中的万海案错综复杂,但在里面可以看到不少现实原型。

其中就有著名的“李途纯案”。

李途纯是太子奶的创始人,90年代从国企下海,通过卖挂历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6年,他在湖南株洲,建立了太子牛奶厂,生产乳酸菌牛奶。

那会儿,产品想出圈,就得打广告,电视广告的洗脑能力最强,而电视广告里面,央视广告最贵,但是效果也最好。

1997年,央视广告招标,没有入场券的李途纯带着20万去了,而混进去的李途纯看上了《天气预报》前5秒的黄金时段。

竞争很激烈,价格很快就喊上去了,场上都是知名品牌,根本没人知道太子奶,李途纯都没跟公司商量,就开始叫价,手里只有20万的李途纯,50万起跳,最终88888888元成交,成为食品饮料标王。

8888万,啥概念呢?大约是太子奶全部资产。

但是,成为“标王”之后,故事就不一样了,银行开始给太子奶贷款,最后,广告费都是靠银行贷款支付的,但是,这一波,直接让太子奶爆了。

“每天喝瓶太子奶,天天补充乳酸菌”,这句话从株洲走向全国,当年就直接带来1亿的订单。

《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__《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

10年之后,太子奶营收20亿,市占率76.2%,全国乳酸菌行业全国断层第一。

越来越好的太子奶,也搞了不少副业,超市、辣酱、房地产,只是副业不咋赚钱,还得吸血,让太子奶对资金的需求很大。

这个时候,各路资本也盯上了太子奶,比如雀巢就曾想整体收购太子奶。

但是,这个时候,太子奶正是高光的时候,与整体卖掉相比,能保住控制权又能拿融资的股权投资方案显然更好接受。

2007年,在蒙牛的投资上赚了不少的英联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来了,7300万美元,拿到30%的股份,解决了太子奶的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一份对赌协议:

在注资后的前三年,如果太子奶集团净利润增长超过50%,就可降低注资方的股权,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股权。

而花旗银行领衔的银行团,还给了太子奶5亿授信。

这个对赌,对于太子奶来讲,其实也不算难,李途纯的目标更高,要5年内总资产20亿,总销售额100亿,10年之后销售额1000亿,是“太子奶一定要实现的目标”。

结果,拿钱扩张的李途纯,遇到了一个悲惨的2008年,天灾人祸一起来了:

1、金融危机来了,外资投行也没幸免;

2、“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对奶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3、南方雪灾,对湖南影响最大,直接打击了太子奶的生产和供应链。

咋办呢?

李途纯开始硬着头皮,用各种渠道找钱,最终从经销商、员工以及社会集资,搞到了1.3亿,但是对于20多亿的负债,这1.3亿也没啥效果。

最终,对赌失败,花旗逼债,李途纯还是失去了控制权。

这个时候,太子奶归谁呢?被株洲市全资的高科奶业托管经营。

而在2010年7月,李途纯因为那1.3亿的集资款,被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收押了。

这期间,高科奶业从国企变民营控股,负责人文迪波被纪委调查,太子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被三元和新华联接盘。

李途纯彻底出局,而太子奶的辉煌也就彻底落幕了。

在里面,李途纯也拒绝认罪。

他认为,太子奶的土地、厂房、商标、李途纯个人品牌资产,七七八八加一起有160多亿,完全能负担得起债务。

《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_《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_

而自己之所以“进去”,是因为“五人小组”要抢夺太子奶的资产,里面不清不楚的关系太多了,比如带队抓他的副局长凌娅的丈夫,就在高科奶业任职。

而李家人为李途纯的申诉,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李途纯的舅舅因拒绝作伪证被逼自杀;弟弟妹妹在连番恐吓下精神失常,最终瘫痪在床;一位工程师朋友在“饭局”上被大量灌酒后身亡;怀孕的女同事遭受精神折磨几乎流产。

而在被羁押15个月后,检方确定不起诉,李途纯被释放。

出来之后的李途纯,把炮口对准昔日的“敌人们”:所谓的“五人小组”、花旗银行、境外资本……

《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__《以法之名》原型!一代标王,“160亿”破产疑云

只是,李途纯的声量早就大不如前,已经没什么人听他说了。

2022年开始,“五人小组”成员陆续被查,2023年,凌娅自首,太子奶的资产疑云到底何解,这中间更多的内幕有待披露。

只是,这些官员被查,也没改变啥。

李途纯的儿子搞了一个新的奶业品牌,但是一直也没火起来,太子奶已经转了第三手,现在由三元全资控股了,但连年亏损。

一代标王品牌,就此几近湮没。

相关文章

李书福第十家上市公司破发,曹操出行上市半日市值蒸发33亿港元

李书福第十家上市公司破发,曹操出行上市半日市值蒸发33亿港元

“汽车界大佬”李书福又现资本运作大手笔! 前脚刚刚声称要回归“一个吉利”,将已经上市的极氪汽车私有化,另一边,又马不停蹄地将曹操出行推上资本市场。 6月25日,曹操出行(2643.HK)正式于港交所主...

宋志平与宁高宁国企管理经验八大对比

宋志平与宁高宁国企管理经验八大对比

在中国国企改革的历程中,宋志平与宁高宁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家。他俩分别以中国建材、国药集团和中粮集团、华润集团、中化集团为实践阵地,开创了极具传承价值的国企管理模式。 本文试从两位企业家多年国企经营...

“油气界小华为”能否翻身就看水泥大亨了

“油气界小华为”能否翻身就看水泥大亨了

“资产重组,竟然一个涨停板都拿不到!实在有点弱!” “董事长老婆都继续增持了。” 6月20日,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默科技)的股吧里部分投资者十分纠结——当日,海默科技大跌9%,K线图...

负债近千亿后,光伏大佬挖了一条“暗渠”

负债近千亿后,光伏大佬挖了一条“暗渠”

在投资者关系交流会上,天合光能并未正面回应回购等问题。公司有关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记者,关于回购目前仍在正常推进中。高纪凡今年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今年我们总体保持低调。”前述有关人士如是回应。 但...

三个男人卖保险,要去IPO

三个男人卖保险,要去IPO

魔幻的保险中介圈,热闹了。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魔幻的保险中介圈,热闹了。 一边是年内18家机构年内黯然退场,卡行天下保险经纪牌照从5000万估值十次流拍后,以...

小红书围墙“倒退”,估值却飙到2500亿,资本魔术还是规则重写?

小红书围墙“倒退”,估值却飙到2500亿,资本魔术还是规则重写?

设计:岚昇 华尔街的资本猎人们正为一场罕见的“逆向豪赌”疯狂加注。 小红书估值三个月内从260亿美元窜升至350亿美元(约2500亿人民币),老股东却攥紧股份不肯松手,任由报价炒到历史峰值。 更吊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