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季度业绩大超预期,实力回击“至暗时刻”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7

随着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豪华高性能SUV”YU7的发布,公司股价再度上涨。截至5月27日,公司股价报每股51.55港元,总市值达到1.3万亿港元。

就在这个时候,小米发布了“亮眼”的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其中,收入及盈利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手机、IoT、汽车等业务都出现了强势增长。

网易财经分析认为,小米通过底层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落地的高效协同,在手机、IoT、汽车三大核心业务领域实现了深度耦合,成功重构出一套全新的商业飞轮。

手机ASP 创新高,小米加速全品类高端化

小米集团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小米集团实现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07亿元,同比增长64.5%,创下小米史上最强的单季度业绩

_小米季度营收_小米业绩预测

第一季度业绩的核心关键词是再创新高,总收入、核心业务收入、经调整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在媒体电话会上表示,这些数字背后是小米各条业务线都发展得很好。

财报显示,小米一季度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达113.8%。其中,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长超65%,在销售淡季实现“淡季不淡、强势增长”。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均创历史新高。

卢伟冰表示,小米空调业务今年目标在中国零售市场达到行业前三,目前已经完成了全产品线布局,并且实现了技术的全栈自研,接下来还会持续提升产业能力建设,小米空调智能制造工厂预计将于今年年内投产,会进一步推动增长。

另外,小米全球智能手机ASP创历史新高,达到1211元,同比增长5.8%。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1.8百万台,排名全球前三,持续7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在中国大陆以18.8%的市占率排名第一。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186亿元。其中,SU7系列一季度交付新车达75,869辆,连续6个月单月交付超2万台。卢伟冰透露,今年4月份,小米SU7系列交付超过2.8万台。截至5月26日,小米SU7Ultra最新锁单数已超过2.3万台,远超预期。小米汽车会尽全力提升产能,全力保障35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实现。

此外,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持续保持健康增长,营收再获提升,用户规模持续扩大。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达91亿元,同比增长12.8%,毛利率达到76.9%。截至2025年3月,小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19亿,同比增长9.2%,中国大陆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81亿,同比增长12.9%,均再创历史新高。

网易财经认为,小米在增长模式上,一方面不断强化底层技术创新,尤其在芯片、操作系统(OS)、人工智能(AI)等关键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借助手机、IoT、汽车等多元且完整的终端创新,实现技术的快速商业化落地。在应用层面,小米注重投入产出效率,构建了“基础研究—产品转化—利润反哺”的良性循环体系。

解密小米高增长背后三大密码

深究发现,小米一季度财报还透露出了对利润提升的三大突破,即高端化、生态建设、加强研发。

在高端化方面,超高端、全品类高端双突破,带动几乎所有品类都在涨。

小米SU7 Ultra打开豪车市场的大门,52.99万起售 SU7 Ultra 在发布不到3天的时间内,锁单量突破1万台,提前完成全年销售目标,更创下了新能源汽车预售的新纪录。预计7月正式上市的YU7即将打开 SUV市场的新空间,全年35万台交付目标几乎无悬念。

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25.0%,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占率9.6%,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

“五年前启动高端化战略的决策是正确的,尽管当时面临诸多内外部质疑。”卢伟冰表示,小米先通过手机和汽车产品实施高端化,再逐步拓展到全产品线。未来,小米的高端化将从探索阶段转向系统规划阶段,并从高端走向超高端,从中国走向海外。

在生态建设方面,小米已成为拥有全球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生态协同发力,“乘数效应”越来越显著,拥有5件及以上 loT的用户数达到1930万,同比增长26.5%,用户粘性持续增强。2025年3月,米家APP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9.5%至106.4百万,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数11同比增长17.5%至1.47亿。

对此,卢伟冰指出,小米的高增长得益于个人设备、家庭设备和出行设备三条增长曲线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不仅让“人车家生态”释放出“乘数效应”,还助力小米完成了阶段性的自我突破。

在研发方面,小米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达到300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米研发人员总数扩至21731人。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也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元研发费用。卢伟冰强调,小米将继续按照原定规划持续投入研发,打造产品的差异化。

随着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发布,小米在芯片、OS、AI三大核心赛道的布局全面落地,将持续构建长期科技护城河。

卢伟冰也透露,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玄戒O1,目前仅规划用于小米的高端旗舰产品线。

同时,在AI领域,小米持续推进大模型研究。今年4月,小米宣布开源首个推理大模型Xiaomi MiMo,在数学推理和代码竞赛公开测评集上,Xiaomi MiMo 仅用7B参数量超越了OpenAI 的闭源推理模型 o1-mini 。

机构调高小米估值

机构纷纷上调小米估值。

财报发布后,中金发布将小米目标价上调20.8%至60.9港元,维持“跑赢大市”评级,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对公司驾驶业务的盈利能力和高级智能手机的增长潜力有信心。

杰富瑞此前也将小米目标价由63.25港元上调至69.5港元,予“买入”评级。 该行指出,虽然市场主要聚焦于小米的电动车业务,但认为集团的物联网(AIoT)是另一个被低估的业务,有机会为短期盈利带来正面惊喜;而小米在设计、成本及性能方面的优势,以及其在线、线下的营销知识,均有望推动市场份额快速增长。

网易财经认为,小米获得众多机构看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多元业务增长。小米的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以及智能电动汽车等业务均呈现增长态势。

二、高端化战略推进。小米在手机、汽车等业务领域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通过底层技术自研,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附加值。

三、技术创新与生态优势。小米在AI、智能硬件等领域不断创新,其“人车家”全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四、未来增长潜力。机构对小米在电动汽车、AI等新兴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较为看好。

写在最后

“人车家全生态”全面赋能,芯片、OS、AI全面布局,业绩大幅增长的小米作为出色的践行者,必将走的更远。

小米业绩预测_小米季度营收_

相关文章

财经早餐:英伟达拟再推“中国特供”芯片;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出炉

财经早餐:英伟达拟再推“中国特供”芯片;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出炉

【要闻报道】 英伟达拟再推“中国特供”芯片 据参考消息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25日引述路透社消息报道,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据报将为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基于Blackwell架构的人工智能(AI)芯片...

格科微一季度由盈转亏,净利率跌至-3.39%,车载芯片与AI眼镜能否扛起业绩增长大旗?

格科微一季度由盈转亏,净利率跌至-3.39%,车载芯片与AI眼镜能否扛起业绩增长大旗?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编辑|韩迅 【导语】 4月29日,格科微(688728.SH)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得益于消费市场复苏的东风,格科微交出了一份亮眼...

懂王绷不住了,黄仁勋又来见网友雷军,什么信号?

懂王绷不住了,黄仁勋又来见网友雷军,什么信号?

40度的天,英伟达CEO黄仁勋又穿着他的皮衣来中国了。 前两天,皮衣里像焊了空调的黄仁勋与雷军合照,为小米汽车站台。紧接着,他在昨天接受央视采访时突然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 到了今天又...

对标苹果?雷军再谈造大芯片艰难:每一代投资10亿美金左右

对标苹果?雷军再谈造大芯片艰难:每一代投资10亿美金左右

连续预热多日后,5月22日晚间,包括玄戒O1芯片在内的多款小米产品发布。 不同于以往由多位小米高管上台介绍产品的发布会,此次小米集团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全程由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主讲。 在创业15周...

高通,被中国车圈“卷”飞

高通,被中国车圈“卷”飞

小米在其 “四合一域控制器” 技术专利中解释了此举的原因:现有架构集成度低、协同少、硬件资源重复配置,且芯片选型受限。这一评价不仅仅指向了高通,也指向了英伟达在内的其他智驾芯片厂商。 除了对芯片能力的...

雷军不掩饰AI野心了

雷军不掩饰AI野心了

搞定汽车和芯片后,雷军下一个攻关目标会是什么?小米在最新一季财报中给出了部分线索。 5月27日晚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小米公告称由于进一步增加了对AI业务的投入,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小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