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的“至暗时刻”

客服微996438434天前财经知识6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模范生”,万科(000002.SZ)曾是不少投资者心目中的价值投资标杆。如今,随着近年来不断下滑的业绩和动荡的管理层,让万科这个“浓眉大眼”背后,多了不少阴影。

万科的“至暗时刻”

日前,万科A发布公告称,辛杰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不久后,万科A原总裁、CEO祝九胜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也公布于众。

曾几何时,万科在外界眼中,以其稳健的经营、透明的财务和卓越的公司治理,在数次行业周期中屹立不倒,成为无数投资者信赖的蓝筹股。

然而,面对房地产的凛冬,这位曾经的“优等生”也未能独善其身。

随着万科的持续动荡,这家被视为行业最后防线的标杆企业显得更加刺眼。万科为何会步入今日之田地?是房地产行业的行业所致,还是万科早已经从内部开始坍塌?从近期高管被带走调查的震动,到市场上愈演愈烈的流动性担忧,万科正面临着自成立以来非常严峻的挑战。

经营指标断崖式下跌

虽然万科很早就喊出了“过冬”的准备,但在房地产这场漫长的冬天当中,万科仍然伤筋动骨。回顾万科近年的财报,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经营指标的全面下滑。

2023年时,万科在行业普遍承压之下业绩大幅下滑,但尚能维持超过百亿规模的‌净利润‌。2023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121.63亿元,同比下降46.39%。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亏损14.59亿元。

根据公司表示,当年业绩下滑主要由于开发业务结算规模和毛利率下降,部分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万科上市三十多年来的首次不分红。

谁知,2023年的业绩大幅下滑只是序曲。

2024年,万科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净利润亏损高达494.78亿元。公司表示,亏损‌关键原因主要由项目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减值、非主业财务投资亏损、资产交易价格低于账面值等所致。

大规模亏损,是此前多项隐患的集中爆发,存货跌价准备81.4亿元减值直指高价地项目的历史包袱,264亿元的坏账计提折射出合作方暴雷的连锁反应,非主业投资亏损则暴露出多元化布局中的财务投资失误。

步入2025年,万科仍然未能翻身。上半年,万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47亿元‌,同比扩大21.3%。

值得重视的是,尽管万科一直强调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多年为正,但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现金流的巨大压力。

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回顾近年来万科的现金流情况,2021-2024年,万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分别为-449.54亿元、-62.84亿元、-374.82亿元和-129.33亿元。

2025半年报显示,万科整体净现金流-146.62亿元,其中经营性活动净流出30.39亿元。

这样的数据显示出,万科引以为傲的"造血"能力正在急剧衰退。

同时,其在公开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渠道正变得异常艰难。如果说,万科在2023年尚能"在行业动荡下牢守安全底线",2024年出现亏损尚未可控,那么到2025年则不得不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

万科2025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2亿元,净亏损高达119.5亿元。这一亏损数字相较2024年同期的98亿元有所扩大。

2025年上半年,万科实际销售额为691.1亿元,同比下滑45.7%。

仔细查看2025年半年报,万科亏损的出血点仍然值得警惕。万科的资产负债表上,规模巨大开发和待开发项目和投资性房地产是潜在的风险点。在市场下行期,这些资产面临着巨大的减值压力。

截至2025年6月底,万科的存货规模仍高达4625.19亿元,投资性房地产规模高达1373.63亿元。

内部问题集中暴露

为化解万科债务危机,大股东深铁集团提供了关键支持。

今年以来,深铁集团不断向万科提供借款支持。最近的一次是在9月16日晚间,万科披露公告,深铁集团再次向公司提供不超过20.64亿元借款,用于偿还公司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至此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款259.41亿元。

这259.41亿元利率仅为年化2.34%,显著低于市场水平。这些低息借款短期内有效缓解了万科的到期债务压力。

深铁提供救援的大背景,和辛杰有密切关系。

2025年1月深铁全面介入万科,辛杰出任董事会主席。随后深铁对万科开始大规模借款,缓解了万科部分债务到期压力。

深铁提供的支持并非无条件。辛杰上任后推动万科内部大刀阔斧的变革,拆解原有事业部架构,合并区域公司,将分散的权力重新收归总部。

虽然是业内的一哥,但万科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内部的问题也积攒已久。此前万科山东区域负责人以及多名一线公司高管被带走调查,震动市场。虽然具体案情尚未明确,但信息多指向贪腐、利益输送、违规操作等内部治理的严重漏洞。

在房地产行业,营销、采购、项目拓展等环节一直是腐败高发区。当市场高速发展时,这些问题或许能被增长的业绩所掩盖。但当行业进入存量搏杀阶段,效益都至关重要,任何内部“跑冒滴漏”和权力寻租行为,都会直接加剧公司的财务困境。

此外,深铁自身的财务状况是否足以支撑对万科的持续输血,救助的资金是来自市场化融资还是财政资源。再进一步,如果救助方案设计不当,非但不能挽救万科,反而可能将风险传导至深圳国资体系,形成新的风险点。

看到万科如今的内忧外患和如此种种,不知作为创始人的老王,碗中“红烧肉”还能否吃得下?

相关文章

华侨城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8.67亿元,仅增加一个土地储备项目约1.8万平米

华侨城上半年亏损扩大至28.67亿元,仅增加一个土地储备项目约1.8万平米

8月29日晚间,华侨城A(000069.SZ)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情况。 财报显示,上半年华侨城营业收入约113.17亿元,同比减少50.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67亿元,同比...

楼市权威发声

楼市权威发声

// 最高层表态 // 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着眼长远,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有序搭建相关基...

金科甩掉千亿负债,债权人直呼“逃废债”?

金科甩掉千亿负债,债权人直呼“逃废债”?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Chong Lei,CFA 金科股份重整获批,给房地产行业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5月11日,金科股份(*ST金科)发布公告称,《金科股份...

告别开发依赖症!房企2025半年盈利预告背后的行业生存启示录

告别开发依赖症!房企2025半年盈利预告背后的行业生存启示录

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与弱复苏并行的关键阶段。 政策端延续“止跌回稳”基调,市场呈现“两端集中、中间塌陷”的特征:头部房企依托信用优势与运营能力稳健前行,中小房企在融资受限与区域市场萎缩...

《数据周报74》:过去4年房地产行业损失已超过7万亿

《数据周报74》:过去4年房地产行业损失已超过7万亿

数据周报74(2025年6月16日-22日) 1.地产新开工面积已不足巅峰时期的1/3 2.美股的风险溢价当前已几乎消失 3.过去4年房地产行业损失已超过7万亿 4.房地产的去化周期在上涨还是下降?...

恒大退市迎来终章,带给出险房企什么启示?

恒大退市迎来终章,带给出险房企什么启示?

中国恒大集团即将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从香港联交所退市,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一个曾经市值超4000亿港元的“宇宙房企”走向终结,更象征着中国房地产行业“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模式的彻底失败。 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