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30日,已有15家基金公司ETF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相较年初增添了3家。其中,汇添富基金从年初的674.26亿元飙涨至1351.92亿元,年内实现规模翻倍。海富通基金和鹏华基金年内分别新增687.33亿元和585.53亿元,年内规模也实现翻倍,跻身ETF“千亿元俱乐部”。
与此同时,海富通基金的排名也从年初的第16名上升到第14名。另一方面,排名明显下滑的是天弘基金,从第14名落至第17名,年内新增ETF规模仅287.17亿元,显著落后于原本同等身位的竞争对手500亿元级的增量。工银瑞信基金顺势从第17名上升一位。
最后来看一下ETF管理规模TOP20的门槛之争,大成基金取代平安基金暂时进入前20强。之所以说暂时,因为两者规模相差并不大(不到40亿元),只是大成基金年内新增规模相对更具有冲劲。
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猛增超750亿元
前三季度,在各大基金公司ETF版图大扩张的进程中,哪些产品贡献最大?接下来,我们来看下各家ETF大厂的头部产品情况。
首先看下华夏基金,截至9月30日,公司旗下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ETF达到8只。其中,沪深300ETF华夏和上证50ETF规模分别为2280.61亿元和1804.57亿元,年内规模增长640.54亿元和289.45亿元,成为华夏基金规模增长的稳健基石。此外,恒生科技指数ETF和机器人ETF为华夏基金前三季度贡献了显著的增量规模,分别新增222.14亿元和186.61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华夏基金旗下科创50ETF年内规模下滑173.14亿元,主要源于高达518.8亿元的净赎回。
再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ETF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产品达到10只。其中,沪深300ETF易方达贡献了585.01亿元的年内规模增量,成为第二只突破3000亿元大关的巨无霸ETF。从头部产品可以看出,易方达基金前三季度可谓“多管齐下”,股票型、跨境型和债券型均有规模新增显著的产品。股票型产品中,除沪深300ETF易方达外,创业板ETF贡献了186.93亿元的增量,规模也一举突破1100亿元;跨境型产品香港证券ETF规模陡增256.7亿元,年内增长高达295.62%;年内新品公司债ETF易方达更是直接从0拉到219.25亿元。
接下来,华泰柏瑞和南方基金均有4只ETF规模超过200亿元。不过两者头部产品结构有所差异,华泰柏瑞是沪深300ETF一家独大,规模高达4255.77亿元,继续领跑全市场所有ETF,其他3只200亿元级产品只能算是稳定发挥。南方基金方面,领头产品中证500ETF规模达1400.99亿元,在细分宽基ETF中实现差异化领先,此外年内新品上证公司债ETF也带来不俗的增量。
最后来看一下嘉实、广发、富国、国泰和博时基金等拼杀最激烈的二线军团,基本都是3只产品规模超200亿元(富国基金为2只)。嘉实基金仍以老牌产品沪深300ETF打头阵,该ETF规模逼近2000亿元,表现依然稳健;广发基金3只头部产品规模比较均衡,2只跨境型产品彰显其在这一细分领域的布局。
富国基金头部产品虽然仅2只,但都是细分领域的龙头,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规模新增754.63亿元,成为全市场年内规模增加最多的ETF;政金债券ETF规模437.1亿元,处于债券型ETF领先阵营。
前三季度,国泰基金的亮点在行业、主题ETF,公司旗下证券ETF年内规模猛增269.71亿元,总规模突破500亿元,强势步入行业ETF领先阵营;博时基金也是走的差异化路线,旗下3只头部产品均非股票型ETF,可转债ETF规模突破600亿元,商品型产品黄金ETF基金规模突破300亿元,巩固了在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
两家主动投资大厂布局ETF
“得ETF者得天下”!公募巨头以及新贵们近年来在ETF市场的拼杀,带来的管理规模猛增势头有目共睹,业内大厂纷纷主动跟进。
就在国庆大假前夕,两家在主动权益领域较为知名的基金公司,也相继在ETF领域迈出重要步伐,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首先是兴证全球基金,在三季度末终于迈出了进军ETF市场的第一步。
9月25日,兴证全球基金上报了旗下首只ETF产品——兴证全球沪深300质量ETF。作为一家成立近22年、始终专注于主动权益投资的公司,此举标志着其产品战略的重大拓展。
对此,兴证全球基金表示,公司始终专注于打造优质的投资管理能力,持续完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动管理产品线。作为一家券商系基金公司,在充分评估、审慎推进的基础上,积极筹备补充ETF产品线,以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配置需求。
无独有偶,另一家主动权益“大厂”交银施罗德基金,在时隔14年后重启ETF产品线布局。证监会网站显示,9月2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上报了交银施罗德中证智选沪深港科技50ETF。
此前,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仅有两只ETF产品,分别为交银180治理ETF、交银深证300价值ETF,成立时间分别为2009年9月、2011年9月,目前最新规模分别为2.27亿元、0.62亿元。但自2011年以来,该公司在ETF领域鲜有动作,此次上报新品,无疑是其在指数产品领域加大布局力度的强烈信号。
同时,2024年以来,交银施罗德基金在指数产品方面加紧布局,其间共发行了5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旗下被动指数型基金已升至12只。
投资有风险,独立判断很重要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每经编辑 彭水萍
将近10年前,马斯克在特斯拉发布「Master Plan Part Deux」(总体规划第二部分),首次提到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概念。 此后,马斯克不断承诺,又不断跳票,Robotaxi...
红星资本局4月18日消息,今日,恒安集团官网发布讣告显示,恒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许连捷,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4月17日16时50分去世,享年73岁。 图据恒安集团官网讣告 被称为“商业教父...
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全面回暖,在流动性改善、制度优化及国际资本回流的驱动下,港股IPO融资规模快速攀升。 5月30日,中国第二大线上人身险中介机构——手回集团(02621.HK)正式登陆港交所,中...
近日,至正股份发布了《关于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公告》。 据悉,该项目是2024年12月新《外国投资者对上...
编:许辉 广东华汇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汇智能)拟在北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海通证券。本次公开发行前,公司的总股本为51,000,060股。公司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7,000...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6月23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汽车的首款SUV将于6月26日正式发布。这款被称为“御7”的战略车型,自预发布起便在市场上引发高度关注。随着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