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集体抢跑金融“国补”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49

提振消费再迎政策“东风”。8月3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同日发声,响应国务院常务会议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助力消费升级与服务业焕新。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此前已通过官方渠道披露相关政策推进举措。今年以来,从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到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分析人士称,此次金融“国补”政策的落地将为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能,通过财政金融联动双向疏通消费堵点,既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又可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流动性压力,增强供给端韧性。

四大行集体抢跑金融“国补”__四大行集体抢跑金融“国补”

多家大行已行动

8月3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同日发布公告,响应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工商银行在公告中明确,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推动政策尽快实施;农业银行表示,将积极落实会议部署,按照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简化申请流程,提升办理效率,加强资金合规使用,确保贴息政策精准高效直达广大消费者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及时将政策精准传导至千企万户。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此前已通过官方渠道披露相关政策推进举措。建设银行称,将切实做好政策的传导落实,让消费市场参与方更加便捷地获得国家政策红利。中国银行强调将全力抓好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推动政策尽快落地。

四大行响应行动可谓迅速。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会议强调,要加强部门协同,简化办理手续,推动政策尽快落地,同时严格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用到位。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高政扬分析指出,此举对银行而言,既能增强产品吸引力,降低银行获客成本,积累优质客群;同时也能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提升普惠金融品牌价值,实现政策效益与商业可持续性的双赢。

为更好地推进相关贴息政策落地,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建议,银行需聚焦重点领域设计产品、简化流程扩大覆盖,并做好风险防控与合规管理。高政扬进一步补充,银行可从三方面发力:精准对接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围绕重点消费场景和服务业细分领域设计贴息产品,明确贴息后利率、额度、期限等核心要素;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申请流程,降低居民及小微企业的获取门槛,并通过数字化服务提升办理便利度;加强跨部门协同与政银联动,建立贴息资金穿透式监管系统,防范套利风险,同时配合做好贴息资金的核查和台账管理,保障资金使用透明高效。

政策效应多维释放

事实上,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明确提出,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当前消费市场和服务业呈现结构分化特征,贴息政策正是瞄准这些痛点精准发力。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将市场现状的突出特点概括为三点:一是消费复苏结构性分化,受居民收入预期偏弱影响,非必需品消费增长乏力,但刚需和性价比消费表现保持稳健;二是服务业经营成本压力凸显,人工、租金等成本刚性支出叠加部分行业产能恢复过快,导致中小微服务企业盈利空间持续承压;三是信贷供给力度不足,服务业轻资产特性使得传统信贷产品难以满足其融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贴息政策将形成精准发力的协同效应。周毅钦指出,贴息政策的落地一方面能积极修复服务业造血功能,定向降低餐饮、文旅等行业融资成本,帮助经营主体缓解现金压力;另一方面可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贷资源,实现消费端与供给端的协同提振,为经济内循环注入新动能。

高政扬同样认为,此次政策通过财政金融联动精准发力,双向疏通消费堵点,既能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又可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流动性压力,增强供给端韧性。政策以“贴息”为杠杆,能够撬动需求与供给的正反馈循环,进一步提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具体到市场主体,政策带来的实惠清晰可见。周毅钦解释,对个人消费者而言,贴息降低贷款利率后,将有效刺激大家电、汽车、手机、电脑等大额消费,同时增强中低收入群体信贷可得性;对服务业经营主体来说,政策能降低小微企业一定比例的综合融资成本,缓解现金流压力,支持设备更新、引入新产品、员工招聘等经营投入,助力文旅、养老等服务业升级,最终将形成“降成本—促消费—稳经营”的良性循环。

从政策效应的时间维度来看,短期与中长期影响各有侧重。高政扬指出,短期来看,贴息政策叠加已有的以旧换新政策,有望直接拉动汽车、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领域增长,同时有望提振文旅、餐饮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服务消费;从中长期来看,政策通过扩大有效供给和释放消费需求,在供需两端同步发力,有望推动相关产业链景气度上行,带动企业扩大投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随着就业稳定和收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形成‘政策激励—消费升级—就业增长—收入提升’的正向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周义力

相关文章

天茂集团年报难产背后的多重绞杀:财务黑洞、治理困局

天茂集团年报难产背后的多重绞杀:财务黑洞、治理困局

一份迟到年报所引发的信任危机,让天茂集团人设瞬间崩塌。 截至2025年5月23日上午,天茂集团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仍未披露,“难产”约三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或许延迟发布财报的现...

杰富瑞策略师:AI快速发展正给美联储带来严重就业难题

杰富瑞策略师:AI快速发展正给美联储带来严重就业难题

财联社9月28日讯(编辑 夏军雄)杰富瑞首席市场策略师大卫·泽沃斯(David Zervos)担心,美联储忽视了人工智能(AI)热潮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作为长期市场多头,泽沃斯本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荣宝斋被指售卖假画,买家称有7幅字画为赝品,双方均已上诉

荣宝斋被指售卖假画,买家称有7幅字画为赝品,双方均已上诉

国内知名文化企业、中华老字号荣宝斋被指售卖假画。近日,深圳一企业公开发文称,他们斥巨资从荣宝斋旗下公司购买的约30幅名人字画,其中有7幅字画经鉴定为赝品,双方最终也因此对簿公堂。 目前,广州市越秀区人...

京东悬赏比价,“双11”价格战升级

京东悬赏比价,“双11”价格战升级

这届双11,京东选择用“直球”方式向消费者传递信号——低价。 京东近日发布百万“比价悬赏令”,宣布在10月30日开播的“京东家电家居采销比价值班间”,用户如发现京东自营家电价格高于其他平台品牌官方旗...

120天,OpenAI能“止杀”吗?

120天,OpenAI能“止杀”吗?

AI聊天机器人可能成为帮助用户走出情绪阴霾的知心朋友,却也会鼓励用户做出极端的犯罪行为。 从自杀推手到谋杀帮凶,AI不仅"见证"了死亡,更可能成为了谋杀的共犯。 在这些案件里,多家科技公司被推上风口...

马云预测黄金会涨价吗:市场趋势与投资策略

马云预测黄金会涨价吗:市场趋势与投资策略

马云对黄金市场的看法分析 马云对黄金市场的看法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他认为,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投资工具,具有保值的特性,但在现代金融市场上,其投资价值可能受到其他资产类别的影响。马云提到,黄金可以作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