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车企陆续降价,汽车价格战再起。
如果从2023年的开始算起,这一轮的汽车价格战已经持续了900多天了,但是不少车企大佬都出来表态,反对价格战。
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说,“降价10万的车你敢买吗?”
吉利汽车的李书福说,“我们坚持开放式良性竞争,坚持不打价格战”。
但是,大家身体都很诚实,到降价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3月份,长城哈弗搞了一个“一口价”活动,降价2-5万不等,而5月份,吉利银河也开始“补贴”,补贴额在万元左右。
价格战打不打,理由都很充足。
价格是竞争力的决胜因素之一,大家都降价,你不降价,那销量肯定上不去;
而真的参与价格战,以量换价,还是影响利润,现在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已经降到历史低点。
价格战还能打多久?还真不好说。
倒是高层已经注意到,“内卷式”竞争影响到行业高质量发展,扭曲了市场机制,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加以整治。
这个时候,最大受害者,已经出现了,那就是上游供应链企业,供应商们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压力转嫁。
比如,如果想要降价,那么整车的成本就需要有下降空间,来维持终端的利润,这个时候,成本会转嫁到供应商,直接对供应商压价,上游的毛利空间直接被压缩,现在已经不到10%。
再比如,车企的现金流压力大,最终压力通过账期,给到供应商。
最早是新势力们用,后来传统车企们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账期越拉越长,根据媒体统计,2024年,车企的账期长达182天,而还有更高的,小鹏汽车232天,海马汽车298天。
还有更绝的,用票据支付,要想拿到钱,还得付一笔贴现成本,现金流紧绷的同时,还得再侵蚀一部分利润。
于是,供应商们,成为“应收账款大户”,有上市公司,利润只有8000多万,但是应收账款高达1.8亿,回款难,成为普遍问题。
车企可以向供应商们转嫁压力,那供应商们的压力怎么转嫁呢?
可能只有向产品要利润了,那么,可能导致的就是,产品问题,最终受害的,只有消费者了。
目前,比亚迪方面并未就此回应。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一位北京某比亚迪海洋网门店销售员称,上述图片内容为真。另一位比亚迪王朝网销售员也表示,7月1日起各项购车政策大调整,“要买车就抓紧时间,6月30日之前...
说起最近的汽车市场,相信一个很神奇的名词突然爆火,这就是零公里二手车,零公里和二手车这两个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名词联系到一起,成为了市场非常特殊的存在,零公里二手车到底是怎么突然火起来的? 一、突然大...
针对汽车行业价格战与“内卷”,国家再度发力整治。 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提出:要加强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强化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督促重点车企切实履...
新一轮汽车价格战再起。近日,工信部、中汽协纷纷发声表示反对。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加大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明确表示,支持企业通过正常的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坚决反对无底线的...
说起汽车产业的价格战,这几乎已经是最近几年最有名的话题,不过之前的价格战基本上都集中于中端市场和高端市场,真正的平价车市场参与的并不算多,就在最近有媒体曝出汽车业再掀新的一场价格战,这次是连平价车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