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1.似相识,恐有别。近期中央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以来,诸多行业陆续从供给端出台措施。尽管与上轮供给侧改革存在许多不同,但市场对于价格的预期似已开始升温。本轮“反内卷”能多大程度带动整体物价,最终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微观层面看,并非个别企业而是越来越多行业出现降价,并不断趋近成本,这倒更像是宏观经济现象。“内卷”看似是当期的过度供给,实则也是前期的投资需求,但背后都对应着房地产大幅调整后内需持续趋弱的基本事实,而这更像是需求问题。
3.各行业的供给收缩会对价格形成支撑,同时也使得需求下降。由此而引发的总收入变化具有短期不确定性,取决于不同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但对宏观整体而言,包括地产在内的终端需求才是价格正向循环的主导力量,其它品类似难以真正取代。
4.展望未来,供给约束强化或使整体价格趋缓的斜率得以边际修正,实际经济增速也将相应回落。在年度增长目标实现压力暂时不大的情形下,内生经济趋缓和总需求政策发力之间仍存时间差。价格预期的波动短期可能强于数量,但量价终将趋同。
正文:
近期中央强调整治“内卷式”竞争以来,诸多行业陆续从供给端出台措施。尽管与上轮供给侧改革存在许多不同,但市场对于价格的预期似已开始升温。本轮“反内卷”能多大程度带动整体物价,最终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一、“内卷”更像是什么?
尽管“内卷”与微观市场竞争秩序等相关,但并非个别企业而是越来越多行业出现降价,并不断趋近成本,这倒更像是宏观经济现象。按上市公司数据测算,约六成行业的价格相对成本呈现下降。且相较2015年供给侧改革时期,上述现象的行业分布更为广泛。
图1.“内卷”,更像是宏观现象

来源: WIND ,笔者测算
注:价格-成本以营业收入与成本的增速差表征。
“内卷”看似是当期的过度供给,实则也是前期的投资需求,但背后都对应着房地产大幅调整后内需持续趋弱的基本事实,而这更像是需求问题。对宏观整体而言,包括地产在内的终端需求才是价格正向循环的主导力量,其它品类似难以真正取代。
图2.“内卷”,更像是需求问题

来源:OECD,WIND,笔者测算
注:来自OECD国家房价大幅调整期间的数据。物价为GDP平减指数同比,房价为实际房价指数。
二、“反内卷”又是什么?
纵观当前各行业“反内卷”,多以减产、限产、限价等供给侧举措为主。尽管供给收缩短期促进价格回稳,但各产品的需求弹性有所不同,对应行业的最终损益也差别较大。若需求弹性较大,价格上涨将引致需求更大幅度下降,均衡后的总收入反而会收缩。反之反是。
图3.“反内卷”:行业反应迥异

熊园 刘安林 薛舒宁(熊园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每半月,我们基于“供给、需求、价格、库存、交通物流、流动性”6大维度,跟踪最新宏观高频数据的边际变化,本期为2025.5...
鲁政委 郭于玮 蔡琦晟(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十五五”,宏观经济 在经济增速方面,从政策目标来看,假设2025年GDP增速达到5%的增长目标,那么2025-20...
疫情之后,我们正在穿越一段经济迷雾,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问题可能不在你身上,而是因为我们也许正处在从未经历过的经济节点。旧的常识正在一个个失效,而新规则尚未建立。 宏观经济分析师Lyn Ald...
7月9日,银行板块再度震荡走强,中证银行指数一度冲至8467.56点高位,距离2007年高位仅一步之遥。当天,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只个股股价再次刷新纪录。 今年以来,银...
燕翔、石琳(燕翔 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结论 4月中旬以来美股大幅反弹:从4月9日到7月28日,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道琼斯工业指数涨幅分别为38.7%、2...
我们接触到的 , 关于投资的名言实在太多了 , 多到同一个问题能有意义完全相反的两个理念 。 巴菲特说 ,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 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 可巴菲特贪婪的时候 , 正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