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茅”伊利的39万股民慌了:与牛市彻底无缘?

客服微9964384319小时前财经知识2

A股牛市氛围浓厚。年初至今,沪指累计上涨14.95%,各种翻倍牛股不胜枚举。

然而,对于一些大白马公司的股民而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今年以来,伊利股份(600887.SH)累计下跌10.44%。

不涨反跌,公司39万股民心酸。

_“奶茅”伊利的39万股民慌了:与牛市彻底无缘?_“奶茅”伊利的39万股民慌了:与牛市彻底无缘?

最近有种说法,估值在地板上的蓝筹股、白马股,被称为“老登股”。

不久前,《巨潮商业评论》总结了一份“老登股”名单,贵州茅台、伊利股份、美的集团、长江电力等传统白马股在列。

伊利股份,算是本轮滞涨白马股的典型。

“老登股”的由来缘于半个月一场争论,有券商分析师给出中际旭创2027年的利润预测超过250亿,有买方大佬质疑,国盛证券某2022年刚刚转正的年轻分析师在朋友圈怒斥“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由此“老登”与“小登”的对立站上舆论风口。

“老登股”的投资者,不少属于老股民,坚信“业绩稳、底子厚、等风口来了迟早能涨”,对于涨飞了的科技股,纷纷表示“看不懂”和“凭什么”。

当然,这样的等待,非常煎熬。

以伊利为例,伊利不是今年不涨,而是连续多年股价低迷。2021年1月的高位至今,伊利股份累计下跌42.97%,期间最大回撤59.25%。而今年,伊利股份在“茅资产”中,又跌幅居前。

那么,“老登股”真的被彻底抛弃了吗?

真不好说。

价值投资派与科技革命派的分歧,在A股早就多次上演。

几年前,A股上演过“吃药喝酒”、“茅资产”行情,资金一股脑追捧行业龙头、蓝筹股。彼时的半导体则因为屡屡让股民失望,被斥之为“渣男”。

时至今日,只能说市场风格风水轮流转。

另外,A股有个说法,即牛市“捂股丰登”。

你持有的个股,暂时没涨,不要急,因为牛市行情演绎到后面,高位股涨太高了,资金可能会开始挖掘低位补涨。对于股民而言,只需要“捂股”等风来。如果贸然换股,要小心“两边挨打”。

当然,“风”啥时候来,谁也不知道。如果你始终等不到,可能是市场还不够“牛”。

讲讲伊利这家公司。

事实上,公司基本面正处于强劲复苏。

乍一看,伊利股份业绩承压。

公司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18.94%,今年上半年,再度下滑4.39%。

不过事实上,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走出“乳业寒冬”,强劲复苏。

今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增长31.78%。

所谓“扣非归母净利润”,通常反映主营业务盈利水平。

这背后有两大原因。

1、行业原因:乳业复苏。

在经历连续两年的行业寒冬后,乳制品市场终于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复苏迹象。

从上市公司中报看,多家乳企业绩下滑的速度放缓了,少数乳企实现了收入、利润双增长。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今年上半年,龙头乳企的业绩改善尤其部分乳企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展现了乳制品行业的复苏迹象,这得益于三个方面:一是,消费形势有所好转,消费能力有一定增长,特别是高端乳制品消费快速增长;二是,人口出生率的降幅放缓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婴幼儿奶粉的消费;三是,各大乳企积极控货控价,渠道信心有所恢复,公司业绩也有所回升。

2、伊利股份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巩固乳业龙头地位,其中婴配粉市占率实现历史性突破,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8.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同时,液体乳、成人粉、冷饮上半年市场份额均稳居第一。

今年上半年,伊利股份营业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占全A股16家乳制品行业上市公司总营收的65.59%,相较去年同期,又提升了1.03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看,较2022年全年份额提升1.6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经过本轮乳业周期寒冬,伊利股份的市场份额更大了。“强者更强”了。

对于伊利股份的投资者而言,目前需要的,或许是等待。

相关文章

四部门大利好!A股要变盘了,题材股可能要崩,美联储明早有望降息?

四部门大利好!A股要变盘了,题材股可能要崩,美联储明早有望降息?

就如昨天说的,以A股的尿性,论坛一开就兑现,虽然昨天有资金抢跑了,但不妨碍今天开盘资金又是一顿砸,证券大跳水带崩市场,一度超过4000多家下跌,但好在沪指有银行护盘,创业板则是pcb、cpo等nv链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