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刘煜辉博士对2025年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源于其对G2历史性战略竞争格局的前瞻洞悉。年初,刘博预判中国资产将迎来“叙事反转”,并指出中美博弈将出现“攻守转换”的关键节点。在今年3月某券商的策略会上,刘博明确提出“未来一年半到两年,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经打开”的论断,为全年投资方向定下基调。
关税战爆发后,刘博预判中美谈判将走向和解,刘博在4月20日的某银行投资策略会上强调“珍惜中国核心资产的“倒车接人”机会”。事实证明,这一判断极具前瞻性——2025年5月,中美谈判促成阶段性降税:美方关税降至30%,中方降至10%,部分关税加征延期。这一利好直接推动A股核心资产反弹,沪深300指数上半年上涨12.8%,完美验证了“核心资产重估”逻辑。

7月,刘博进一步预测指数将在8月突破3800点,年内挑战4000点,并在直播中强调“下半年市场有望开启通缩象限的‘转场窗口’,促使资本市场迎来可能的顺周期风格切换”。8月14日,上证指数盘中突破3800点,创近四年新高,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年内累计涨幅达19%,数据实证了指数预判的精准性。11月初,刘博在微博点明以太币及科创资本的“新钱风向标”本质,同时警示市场需对高波风险保持谨慎,体现其风险预判的全面性。

展望未来,刘博认为中国明年将结束通缩周期,并利用西方内部地缘政治博弈的战略机遇期,将“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新王与旧王之间的更替,最集中的斗争领域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能源体系与科技体系。具象化到产业层面,刘博明年看好四大赛道:国产AI算力产业链、储能、循环经济以及新材料产业链。
当世界日益被“动荡”和“不确定性”包围,中国经济却走出一条稳健上升的曲线。 一边,是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新冠疫情影响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边,是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
终场哨响起,数万印尼球迷高唱《威廉颂》,回荡在雅加达的夜空中。而隔海相望的中国球迷只能眼睁睁地再次面对一个冰冷的现实——中国男足提前一轮确定无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也宣告国足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
宁高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曾任华润集团总经理、中粮集团董事长、中化集团董事长、中国化工董事长以及“两化”合并后中国中化董事长。在近日接受腾讯《棱镜》采访时表示,他并不像一些人那样对中国房地产市场...
最新美银调查显示,全球基金经理正展现出今年2月以来最乐观的情绪。这种乐观情绪主要源于对全球经济“软着陆”日益增强的信心、对AI提升生产力的认可,以及对中国经济前景改善的预期。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8月1...
邢自强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9月22日,在一周宏观策略谈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围绕三个宏观主线阐述了他对中国经济的最新研判。 邢自强维持对于2025年中...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15日上午,正式公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数据。 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如何?这从先期数据和机构预期中可作出初步判断。 近期,外资机构密集公布下半年经济展望,“韧性”成为评价中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