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想上岸,千万别报班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7

这篇文章是断人财路的,请谨慎阅读。

今年上半年,陆续帮几个亲戚朋友家的孩子练习考公面试,让我很有点感慨。

——不是对孩子有感慨,也不是对考公有感慨,而是对面试培训机构有感慨。

敢问,这都2025年了,到底是哪个培训机构,还在教孩子说“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我敢保证,至少有一半的考官听见这句话,就不想再往下听了,你信吗?

但这些培训机构不信。不信居然还活得好好的。天知道他们坑了多少好孩子。

当然,这时候有人该说了:你别瞧不起培训机构,他们每年都培训了大量上岸的考生,好吧?而且人家既然敢承诺考不上退全款,就说明人家有底气。

然而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假设一个单位,招录2个新人,按1:3的比例,有6个人进了面试,然后这6个人中有5个都报了班。那么,至少就有1个人的成功上岸,可以把功劳算在培训机构头上。

可问题是,这真的是培训机构的功劳吗?如果培训机构这么厉害,为啥他们不敢直接承诺笔试不过退钱?

还不就是因为,考生笔试不过的概率太大?

不过,光这样说,有些小伙伴可能还不太理解,所以咱们有必要仔细捋一捋这个问题。

——今天,咱不讨论“考公是不是好出路”这种世俗问题,也不探讨“都考进体制内,谁来供养体制内”这种哲学问题,咱就说说,如果你想考公,到底要不要报培训班、以及怎么报培训班的问题。

本文没有广告,请放心阅读。

按照我个人的理解,笔试前报个班,练练行测,还是有必要的;申论就没太大必要了。到了面试,就更没必要。

因为面试无非是把写在脑子里的申论说出来。尤其最常见的结构化面试的综合分析题,实际上就是让你口述一篇小申论。试想,如果培训机构辅导申论就辅导不到点子上,面试他能给你什么帮助?

或者说,你就是不放心,非报个班,练习练习,找找感觉,也不是不可以,把它当实战前的热身,也挺好。但你不能相信培训机构教给你的一切。

为什么这么说?

有人说,这是因为培训机构并不真正了解体制内的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容易把学生教成“学生腔”;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培训机构的套路模板太老套,考生按他们教的内容生搬硬套,容易让人反感;还有人说,经过培训机构培训的考生,难免带着培训的痕迹,而现在的考官都被要求,要反培训。

所以,你培训得越好,反而越容易被刷掉。

以上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都还没说到根子上。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培训机构从指导思想上就错了。

他们始终在教考生如何答题。然而面试根本不是答题。

很多培训机构为了显示自己高大上,往往喜欢把面试说得很玄乎,什么“博弈”啊,又什么“心理战”啊,搞得比《风声》都《潜伏》,有意思吗?这时,如果你有机会去咨询真正通过面试的、甚至真正在面试的考场里当过考官的人,他们反而会告诉你,面试不是答题,不是博弈,更不是心理战,它只是一场交流。

你只要在这场交流中,做个正常的人就行。

现在知道,为什么考官要反培训了吗?

因为在考官看来,你既然能走到面试这一步,那你至少有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概率,会跟我成为同事(不是同一个单位,但至少是广义上的同僚)。所以,咱们做个交流,让我看看你是什么性格、什么思路、什么水平。

像综合分析题,考的主要就是你看问题的思路、办事情的水平,其他诸如应急管理之类的题,看的是你的实操能力。尤其对遴选岗位和要求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岗位来说,由于考官默认你是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他更想看到这些。

简言之,他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你。他想知道,如果你真的进了体制内,他跟你交流或者安排任务,你能不能听得懂、干得好。

而你呢,如果你在培训机构的精心调教下,一张嘴就是“考生思考完毕,现在开始答题”,他立刻就知道,这小子培训过了,他现在向我展示的,并不是真实的他。

那他能不反感吗?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他也会怀疑你是不是在掩饰什么、隐瞒什么、表演什么,万一你再磕磕巴巴,他更会觉得此人言之无物、不接地气。

所以,要想答好面试,首要的,就是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你是一名“准干部”,你不是在答题,而是在上班。你要给考官的感觉不能是“考官大人,求求您招录我吧”,而应该是“领导,这个问题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打算这么办,您看怎么样?”

只要你搞清楚了角色定位,你自然就会知道,所谓“答题”,根本不在于你的答案本身,而在于你的答案是否足够系统全面、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具体建议就是: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想在很紧张的情况下,在有限时间内把一个问题说透彻,其实很难。那就不必把它说透彻。

高大上的话,喊口号的话,可以有,但那是画龙点睛用的。讲道理的话,谈思路的话,必须有,但与其摁着一两个点把车轱辘话来回说,不如多想几个点,每个点点到即止,既不露怯,又显得言简意赅。只要你能把话说得比较全面、比较流畅、比较自圆其说,让考官看出来你是真干过活的、也真动了脑子的,那么得分一般不会很低。

当然,如果你真的碰上“面霸”,那没办法。可是,你要知道,“面霸”绝不是机构培训出来的。

报班公务员上岸的多吗_考公报班好吗_

相关文章

中国农再换帅,新董事长曾挂任武汉副市长!年内超50家险企“一二把手”变更

中国农再换帅,新董事长曾挂任武汉副市长!年内超50家险企“一二把手”变更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农再”)官网公告,因工作原因,赵阳已辞去该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经公司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选举李有祥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

突发!近11万人爆仓

突发!近11万人爆仓

市场风险偏好上升!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比特币首次突破11.2万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以太坊、Solana、艾达币等其他加密货币也集体大涨。 同时,美股科技股集体走强,纳指涨近1%,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

被中产抢爆的斯凯奇,为何突然要退市?

被中产抢爆的斯凯奇,为何突然要退市?

被市场誉为“中产阶级队鞋”的斯凯奇(Skechers),于当地时间5月5日意外发布私有化决策,此举旋即在资本市场激起广泛波澜。 此前不久,包括耐克(Nike)、阿迪达斯(Adidas)及斯凯奇在内的...

音乐产业的黑色幽默:学的人比听的人多

音乐产业的黑色幽默:学的人比听的人多

原文标题:《中国音乐市场之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讨论别的领域,说市场,都能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供需关系、行业周期之类的。 到了音乐领域,对于很多人而言市场就不是市场了,变成了审美战场,芭乐垄断,...

大智慧的16万股东太幸福了

大智慧的16万股东太幸福了

大智慧(601519.SH)股价彻底爆发了。 7月8日、9日,大智慧连续涨停;6月末以来,其已大涨近60%;如果时间再拉长,2024年9月至今,大智慧最大涨幅已超156%! 2015年“大牛市”,大智...

凯尔达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 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36.16%

凯尔达2024年营收净利双增 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增36.16%

《科创板日报》4月24日讯(记者 黄修眉)凯尔达今日(4月24日)晚间公告称,该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收5.57亿元,同比增长15.66%;实现归母净利润3124.02万元,同比增长25.61%。 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