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医药圈,有很多声音认为“君实生物滞涨了”。
事实真是这样吗?
即便自9月高位回撤已经有了20%,君实生物(688180.SH)2025年以来仍上涨了50%,而年内区间最大涨幅更是高达107.93%,走出了一波相当漂亮的估值修复行情。
01
拓益®稳定放量
市场对君实生物进行重新定价,是基于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拓益®)步入持续放量通道,这说明君实在弥补自身商业化能力不足的短板。
25H1,拓益®国内市场销售收入9.54亿元,同比增长约42%,延续了2024年以来的快速放量态势。
此前2024年,拓益®在国内销售额15.01亿元,同比大增约66%。这是一个不错的势头。
作为国内首款获批上市的PD-1单抗,拓益®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适应症于2018年12月获批,并于2019年2月开启了商业化,首年销售收入7.74亿元,2020年进一步放量至10.03亿元。

不过,之后因医保灵魂砍价,拓益®销量虽然在增长,但收入端却不甚理想。2021年,销售额跌至4.12亿元;2022年、2023年,相继恢复至7.36亿元和9.19亿元。
直到2024年,才突破了2020年的前高。
虽为首款,但却并没有享受到先发优势红利。
事实上,君实的拓益®一直被百济的百泽安®、恒瑞的艾瑞卡和信达生物的达伯舒®压制,销量远不如后面3款。
以2023年为例,百泽安®销售额高达38.06亿元,达伯舒®约为28亿元。而恒瑞更是在商业化初期占据国产PD-1产品销售金额的大半壁江山,2019年-2021年销售额约为48.9亿元、47亿元和41.41亿元。
02
重金投入
对此,君实疯狂砸钱用于拓益®拓展适应症的研发,并同步进行国际化。
你看啊,君实预计总投资66.22亿元用于特瑞普利单抗的研发,占其计划研发总投入108.57亿元的60.99%;截至25H1,已累计投入61.44亿元,占累计投入研发总额84.31亿元的72.87%。
也就是说,君实超七成的研发投入,用在了拓益®这款产品身上。
2018年-2025年上半年,拓益®先后获批了黑色素瘤(二线治疗,单药)、鼻咽癌(二线及以上治疗,单药)、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单药)、鼻咽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EGFR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肾细胞癌(一线治疗,与阿昔替尼联合)、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三阴乳腺癌(与白蛋白紫杉醇联合)、肝细胞癌(一线治疗,与贝伐珠单抗联合)、黑色素瘤(一线治疗,单药)等12个适应症。
除了上述已获批适应症外,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与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的SNDA已获NMPA受理;另还有8个适应症进入到关键注册临床。
国际化方面,早在2023年10月,拓益®用于治疗鼻咽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就已获FDA批准,之后在全球多地获批;另一全球多地获批的适应症是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与化疗联合)。
从早期小适应症到后面的NSCLC这样的大适应症,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从国内到国外,这为拓益®2024年以来的持续稳定放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
03
亏损收窄但盈利暂时难望
得益于拓益®的放量,2024年以来,君实亏损大幅收窄。
2024年及25H1,录得归母净亏损12.81亿元、4.13亿元,同比减亏43.9%和36.01%;扣非净亏损12.9亿元、4.78亿元,同比减亏43.86%和23.72%。
不过,这些在公司股价里边已经得到了充分定价。
短期而言,君实扭亏无望。
这有待于拓益®在国内外市场的放量、放量,再放量,进而全面覆盖掉研发投入,撕掉融资输血的标签。
9月22日,百度搜索正式推出AI伴学模式。学生家长在移动端切换该模式后,就能使用AI精准练、AI口语等功能,让手机变“学习机”。 看上去,搜索早已变了模样。曾是PC时代百度核心粮仓的搜索,在通用人工智...
超级赛道突然爆发。 今日(10月29日)早盘,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集体走强,神州信息、天融信直线涨停,科大国创、国盾量子均大涨超10%。消息面上,英伟达推出NVQLink,为17家量子计算公司和9家科...
近日,互联网巨头们都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短剧。 首先是百度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动作瞄准短剧市场,百度旗下YY直播麦絮短剧厂牌与七猫短剧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出多部精品短剧;抖音、快手本身就是微短剧...
「核心提示」 一手卷技术,一手卷商业。 作者 |陈法善 刘杨 “很多年前的那个下午,我暑假考试挂科,被母亲关在家里。打开电视,屏幕上放的是《指环王》,白袍巫师骑白马从斜坡上直冲而下、一往无前的感觉简...
2024年一季度起,随着下游开始回暖,凯赛生物收入持续正增长且涨幅明显。目前公司引入招商局作为间接股东,加上公司与宁德时代等多方合作实施的战略布局,将有望加速第二曲线新材料的商业化进度。 薛宇/文 近...
港股IPO大潮仍然汹涌。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1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900亿港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今年共有300家企业递表,其中227家注册地址在内地,相比去年同期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