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的价值18.06亿元的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三年。
这一冻结事件暴露出格力钛积重难返的财务困境——截至2024年6月,其总负债已达247.86亿元,半年净亏损19.05亿元,资产负债率逼近100%。
这场危机的引线,早在2016年推进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时就已埋下,当年董明珠执意押注的新能源棋局,正面临全面引爆的风险。
“铁娘子”的执念
格力钛前身是珠海银隆新能源,由魏银仓2009年创立,专注于钛酸锂电池技术研发、新能源整车制造及储能系统业务。
2016年的格力股东大会,堪称董明珠职业生涯少有的 “滑铁卢”。当她抛出130亿收购银隆新能源的计划时,台下股东们用脚投票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有人当场质问:“空调卖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跨界造车?” 更有小股东直言:“这是拿全体股东的钱去填一个未知的坑!”
但董明珠是谁?那个在空调行业杀出血路的铁娘子,何曾被反对声吓退过。她坚持认为,新能源是打破格力增长瓶颈的关键。
股东大会否决后,董明珠转头就自掏腰包入股银隆,甚至拉上王健林、刘强东组局,当30亿真金白银砸下去时,她在发布会上放出狠话:“我今天愿意拿所有的资产投入到银隆中去”。
2021年那场司法拍卖,更像是董明珠的 “执念宣言”。当时,格力电器以18.28亿的的价格拍下银隆30.47%股权,并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成为格力电器旗下控股子公司。这引发业内议论:这哪是收购,分明是董明珠用格力的资本在圆自己的造车梦。
谁能想到,这场被她视为 “二次创业” 的豪赌,四年后会出现18亿多股权遭冻结的狼狈局面。
格力钛成“烫手山芋”
翻开格力电器的财报,截至2024年6月30日,格力钛负债247.86亿,净亏损19.05亿,像座大山压在格力肩头。但比数字更刺眼的,是钛酸锂技术路线的全面溃败。
业内人都知道,钛酸锂电池就像个 “偏科生”:安全性强得离谱,-50℃低温下还能正常工作,循环寿命能达到3万次;但短板也致命——能量密度只有58-110Wh/kg,同期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已经做到240Wh/kg。这就好比别人的电池能让电动车跑500公里,格力钛的车只能跑200公里,搁谁会买?
更要命的是成本。同样容量的电池,钛酸锂的造价是磷酸铁锂的3倍左右。当比亚迪、宁德时代靠着规模化生产把成本压到地板价时,格力钛还在为每吨原料多花不少钱发愁。
数据来自DeepSeek,仅供参考
根据2024年中报推测,格力钛上半年营收19.87亿,亏损却高达19亿,相当于卖1块钱货要亏0.95元,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烧钱玩。
格力钛自2021年被格力电器控股后,已累计亏损近50亿元,成为格力电器最大的财务负担。
管理上的烂摊子更是雪上加霜。魏银仓留下的7.8亿关联交易侵占案“黑洞”,像颗定时炸弹埋在财务报表里。董明珠曾在股东大会上罕见吐槽,银隆原大股东“挖的坑太大”。可吐槽完还得格力自己填,2023年底格力电器以10.15亿元继续增持格力钛24.54%股权,看似力挽狂澜,实则是用新坑填旧坑。
2016年董明珠力推收购时,银隆新能源客车年销量达6200辆,位居全国第三,但因技术路线固化和管理混乱,2024年销量已跌出前10,预估市占率不足3%。
董明珠成不了第二个雷军
现在的董明珠,像极了赌桌上输红了眼的玩家。格力钛提出 “双线策略”—— 收缩汽车业务转向储能和工程车,完善内控抓回款。
这或许是董明珠的体面退路,但248亿负债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每拖一天,利息就像滚雪球一样增加。
令人唏嘘的是,雷军曾经一句不经意的调侃被董明珠加码到10亿元赌注,虽然董明珠赢了这场赌局,却输掉了一个时代。
当小米凭借首款量产车型SU7跻身新能源市场前列,雷军高调宣布的“人生最后一战”取得不错成绩时,格力至今未能摆脱“空调依赖症”,空调占营收比例近78%。
分析认为,雷军的成功在于精准卡位时代浪潮,2010年押注智能手机,2013年布局IoT生态,2021年All in造车,每一步都提前布局增量市场。反观董明珠,2015年追手机风口,2016年追新能源风口,2020年追健康家电风口,却始终用制造业思维做创新业务。
2015年做手机时,董明珠坚持开机画面必须是自己的照片;造车近10年后,如今不得不宣布只做环卫车、重卡、公交车等各类工程车,理由是 “不跟家用车卷”。这是碰的头破血流后的无奈撤退。
曾经,董明珠的“制造业骄傲”令人尊敬,但在跨界战场上,这份骄傲可能需要放下一些偏执,多一点对用户的敬畏。
结语
当年董明珠组团30亿入股珠海银隆时,她个人举债投入高达23.4亿。按珠海银隆时任董事长孙国华的爆料,其中18.5亿来自格力外围的供应商集资平台。
如今,格力钛深陷泥潭,存在破产风险,董明珠9年前给自己埋下的雷,已到引爆边缘。留给董明珠的时间,不多了。因此有网友认为,“格力钛才是她赖在格力不肯退休的原因”。
若此时离场,董明珠个人巨额投资将彻底蒸发;而留在格力董事长之位,则能持续调用格力资源为银隆输血。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看似一句颇有调侃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实则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通过考公进入行政、事业单位,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首选。 数据显示,2025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人数为341....
海昌海洋公园“卖身”了,“山海联姻”的结果会是互补,还是一场冒险? 6月2日晚,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发布公告,公司拟以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发行51亿股新股,总代价22.9...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生物)近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发行不超过60亿元公司债券的预案,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经营挑战。 智飞生物曾凭借代理默沙东HPV疫苗而市值超...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为了保壳,也是拼了。 已经被连续ST的佳沃食品最近抛出了一份重大资产出售案,以1块钱的价格,把佳沃臻诚卖给了大股东佳沃集团。 天眼查信息显示,佳沃集团是联想控股...
2022年,东软集团(600718.SH)首次出现净利润3.43亿元的亏损,随即就扭亏为盈,2023年、2024年两财年分别实现营收105.44亿元、115.6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1.2...
7月17日晚间,“国产奶粉第一股”贝因美(002570.SZ)突发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小贝大美控股”),以资金流动紧张、深陷债务泥潭为由,已向法院申请预重整。该消息迅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