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万亿债务推进 出险房企提速化债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4

出险房企债务风险化解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继11月5日融创中国宣布95.5亿美元境外债务正式完成重组后,仅隔一天,碧桂园1270亿元境外债重组方案也获债权人会议通过。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10月以来,已有包括花样年、旭辉控股等至少8家房企披露债务重组进展,掀起了新一轮化债高潮。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方案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达1.2万亿元,带动近2万亿元有息负债进入安全期。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始于头部房企、波及全行业的债务重组浪潮,不仅缓解了企业短期偿债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保交楼”和市场信心修复赢得了宝贵时间,标志着房地产风险化解进入新阶段。

_债务驱动增长_扩大债务规模

融创、碧桂园化债破局

融创中国和碧桂园近期相继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成为本轮房企化债进程中的标志性案例。

11月5日,融创中国宣布所有境外债务重组计划的生效条件已全部达成,即日起正式生效。这也意味着,融创中国95.5亿美元境外债务实现了实质性清零。

在融创中国发布境外债务重组的第二日,碧桂园也发布了其境外债务重组情况。公告显示,碧桂园1270亿元境外债重组方案获通过,采用“现金回购+股权工具+新债置换+实物付息”的多元组合方式。据测算,此次重组将削减有息负债约840亿元,新债务工具融资成本大幅降至1%—2.5%,最长债务期限延长至11.5年。

“碧桂园未来5年内无集中兑付压力,为经营恢复提供了宝贵缓冲期。”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这种从债务规模、期限、成本三方面系统性重塑财务结构的做法,为其他出险房企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完成境内及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融创中国、富力、奥园、远洋、时代中国、龙光、旭辉控股。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中梁、当代等。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金轮天地、禹洲地产、世茂、绿地、碧桂园等。近几年,已经有华晨地产、新华联和金科完成重整。霍煤龙兴房地产公司重整和协信远创重整已经获得法院批准,目前在执行阶段。

刘水指出,截至目前,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1.2万亿元,带动近2万亿元有息负债进入安全期,极大减轻了这些企业在短期内公开债务偿还压力,为其他有息债务展期创造了有利条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及重整获批,将加速整体房地产风险出清进程。”刘水进一步表示。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当前房企近2万亿元有息负债短期进入安全期,有效降低了债务违约预期,为房地产行业信心修复奠定基础。债务风险缓解后,房企可更集中精力推进保交楼与按期交房工作,进而提振市场购房意愿、改善销售表现,形成健康平稳的行业正向循环。

削债与展期成主流选择

在本轮化债浪潮中,房企普遍采用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方式,核心目标是通过削债降低实际债务负担,优化资产负债表。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已公开的境外债重组方案来看,各家企业削债比例在40%—70%之间。其中龙光境外债削债比例达70%,旭辉控股、佳兆业、奥园、禹州、世茂等企业削债比例均超过50%。高比例的债务削减,显著缓解了企业的财务压力。

除融创中国、碧桂园等头部房企外,其他出险房企的化债工作也在持续推进。花样年境外债重组方案获75%以上债权人通过;金科完成董事会换届改选,并获重整投资人提供2.5亿元借款;南国置业拟向控股股东出售地产开发及租赁主业资产,通过资产变现化解债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多家出险房企密集推进债务重组并取得进展,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出清具有显著积极意义。“这本身就是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重要体现。债务重组不仅有助于房企缓解短期偿债压力,避免破产风险,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市场稳定,使保交房等工作能够更有力推进。”

轻资产模式成化债后共识

获得债务喘息空间的出险房企,正在加速向轻资产模式转型,这已成为目前行业的共识。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旭辉控股方面在集团成立25周年时宣布启动“二次创业”,全面转向轻资产低负债、高质量的新发展模式。此外,金科重整后计划定位为以科技创新和运营管理为核心能力的不动产综合运营商,聚焦“投资管理、开发服务、运营管理、特殊资产”四大业务板块。

刘水分析认为,出险房企即便完成债务重组,资产负债表仍存调整压力。而轻资产业务因无需大量资本投入、不新增有息负债的特性,成为企业“失血”后低成本恢复“造血”能力的关键路径。

“出险房企积累的产品力、品牌影响力及成熟的开发运营团队、管理标准等核心能力并未消失,将这些能力迁移至存量资源盘活,是适配行业转型的发展选择。”刘水补充道,“当前行业正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物业、资产管理等轻资产赛道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债务重组只是“输血”,解决暂时的流动性危机,而根本出路在于恢复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只有将债务重组与企业转型升级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碧桂园、融创中国等头部房企化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房地产行业风险出清进入加速阶段。多元化的化债手段不仅减轻了企业债务负担,也为行业转型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政策支持和市场自发性调整的双重作用下,房地产行业正逐步构建起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

相关文章

海西新药,上市了

海西新药,上市了

10月20日,海西新药在港股上市,目前总市值近90亿港元。 海西新药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仿制药+创新药”双轨模式为核心的制药企业。公司已获批14款仿制药,覆盖消化系统、心血管、内分泌等治疗领域...

友升股份IPO:行业“夹心饼”两头受压,募资翻倍底气从何而来

友升股份IPO:行业“夹心饼”两头受压,募资翻倍底气从何而来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友升股份主板IPO提交注册。本次冲击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4.7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友升股份第一次冲刺沪市主板。早在2021年6月,友升股份就于上交所主板递交上市招...

半年净赚近5900亿!四大银行贷款集中投向这个领域

半年净赚近5900亿!四大银行贷款集中投向这个领域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29日同步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 上半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经营效益总体稳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信贷精准高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动...

南京银行获第一大股东法巴增持,政信业务拉动业绩,零售战略悄然失位

南京银行获第一大股东法巴增持,政信业务拉动业绩,零售战略悄然失位

9月28日,南京银行(601009.SH)发布公告表示,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9月22日至9月26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1.08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

超1600家上市公司披露“闲钱”管理计划,精打细算or不务正业?

超1600家上市公司披露“闲钱”管理计划,精打细算or不务正业?

上市公司理财“情绪”持续升温。 据览富财经统计,截至8月12日,今年以来已有1654家上市公司发布2721个闲置自有资金管理相关公告。 仅8月以来,就有65家上市公司发布80个闲置自有资金管理相关公告...

上市公司缘何纷纷看上IPO失败者

上市公司缘何纷纷看上IPO失败者

最近A股市场重组并购热一浪接着一浪,一些涉及并购的公司,其股价动不动就涨个不停。一些敢于冒险的股民,特别是以做龙头著称,敢于打板的游资,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笔者发现,在这些轰轰烈烈的并购大军中,有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