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即现出行高峰,酒店住宿“一房难求”,交通流量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反向游、文博游、沉浸式体验等多元业态受到人们欢迎,各地文旅部门积极推出惠民举措,今年有望刷新“最火五一”的历史纪录。
海南省琼海市游客在夜幕下的博鳌听海路段休闲游乐。(图片由CNSPHOTO提供)
假期首日迎来高峰
今年五一假期首日便迎来出行高峰,并有望刷新“最火五一”的纪录。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4月30日晚至5月1日,全国热门目的地的酒店等住宿设施迎来入住高峰,成都、重庆、西安、长沙等热门目的地的重点地段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5年5月1日(劳动节假期第1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33271.4万人次,环比增长56%,同比增长6.2%。
今年五一假期,长线游进一步爆发。在去哪儿平台上,长线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三成。在同程旅行平台上,多个长线游线路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春运,其中,机票1200公里以上航线占比同比增长约3%。
在携程平台上,假期首日跨市旅游订单的占比达90%。5月1日是自驾游出发的高峰时间,租车自驾订单量与去年高水平保持一致。
长线游“一票难求”“一房难求”的情况,促使部分行程未定的消费者转而选择优质周边游。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假期首日居民临时预订当地周边高星酒店、高端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及相关套餐产品的需求快速上升,整体预订热度较平日增长了100%以上。
与此同时,假期首尾两天为出行高峰,机票价格随之水涨船高,不少单程机票价格在1000元以上。而据携程平台观测,5月2日、5月3日出发价格相对较低,国内机票均价较首日下降三至四成,是游客错峰捡漏的良机。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表示:“从去哪儿平台的各项数据来看,今年有望刷新‘最火五一’的历史纪录,超大规模客流对交通、景区、服务等全链条提出严峻挑战。我们看到一些交通枢纽为缓解拥堵推出多种创新举措,一些景区联合多部门整治‘阴阳菜单’、强制消费等乱象,公共假期既是一场大考,更是行业迭代的契机。”
游玩体验方式更加多元化
今年五一假期,人们的游玩体验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反向游、文博游、沉浸式项目等亮点频出,各地惠民活动也同步发力。
“反向旅游”在这个假期依旧备受游客欢迎,三线以下的中小城市、县域、乡村旅游热度攀升。假期首日,携程平台县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近两成,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五一首日,旅客的目的地已覆盖全国1229个县城,预订量同比增幅达到两成。
文博热也是这个假期不可或缺的文旅消费热点。同程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的文博场馆、演出场馆假期首日即高峰,尤其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洛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的假期首日场次,更是在节前一周即宣告约满。
一些新兴沉浸式文旅项目也异军突起。例如武汉的《穿越·汉阳兵工厂》,通过XR技术还原1938年武汉保卫战;西安《永恒的传奇·守卫秦陵》通过三维建模还原水银悬棺;北京大运河畔推出实景演艺《开漕盛景》,复刻古代漕船启航场景;湖北宜都废弃老厂房改造为沉浸式文化空间,旅客通过VR设备“重回”三线建设时期。在去哪儿平台上,多个沉浸式体验类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两成以上。
除此之外,为抢抓假日经济机遇,各地文旅部门密集推出惠民举措,点燃出游热潮:陕西组织开展625项2000余场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全国用户发放20万张文旅惠民券;石家庄突出“旅游+音乐”,多场摇滚音乐公益演出在石钢工业遗址公园等地持续上演;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办,五一期间,“跟着世运游成都”系列活动成为当地的一大亮点。
今年五一,果不其然又爆了。 文旅市场全面复苏,跨境与跨省游双线爆发。2025年“五一”假期,中国文旅市场迎来最强劲的复苏浪潮。 数据显示,全国热门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长线游预订量显著上升,覆...
中国商报(记者贺阳)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其中餐饮行业表现亮眼。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全国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7%。 多家...
“五一”假期最后一天,长三角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文/刘文文 “五一”假期接近尾声。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14.67亿人次,日均2....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五一假期临近,机票、酒店热度上涨,机票价格变动频繁,呈现明显波动。与此同时,游客住宿偏好转向品质化,高星级酒店预订热度显著提升。入出境游市场也迎来大幅增长,成为假期旅游一大亮点...
刘郁 肖金川王小艺 洪青青(刘郁系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摘 要 股涨、债和黄金跌 、油价跌、人民币涨 五一假期,受中美贸易谈判预期升温、非农超预期影响,海外市场风险偏好...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5月1日,北京新发地市场内的商户将春菜摆上摊位显眼的位置,来自四川、云南等地的香椿、蒲公英、花椒芽等众多时令特菜抢“鲜”登场;在北京京深海鲜市场,肥美的花蟹、海虾、皮皮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