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不足三个月,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便迎来了关键时刻。
9月19日,上交所官网披露,上市审核委员会将于9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摩尔线程首发事项。
若顺利过会,摩尔线程离成为“国产GPU第一股”就更近一步了。
消息公布后,资本市场迅速点燃。
近两日,A股“摩尔线程概念股”批量涨停,和而泰(002402.SZ)、盈趣科技(002925.SZ)、联美控股(600167.SH)等公司股价连续拉升,资金热度持续攀升。
然而在狂热情绪背后,摩尔线程自身财务数据依旧呈现亏损状态,能否在资本化道路上真正兑现算力革命承诺,成为市场关切的焦点。
01 IPO火速上会
2024年11月,摩尔线程在北京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
到2025年6月30日,其IPO申请在上交所科创板获受理。短短88天后,公司便迎来上会环节,这一速度在A股市场极为少见。
业内人士分析,背后既有GPU赛道的政策红利,也有市场迫切需求的推动。
GPU被视为AI时代的算力核心,此类硬件自主可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议题。
摩尔线程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全功能GPU实现量产的厂商,自然获得政策端与资本端的双重关注。
若今年顺利上市,摩尔线程或将成为2025年科创板最大IPO。
公司拟募资规模约80亿元,资金投向新一代GPU及AI芯片研发项目等,并补充流动资金。
摩尔线程2022-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2025年上半年则进一步增长至7.02亿元,描绘出一条陡峭的营收增长曲线。
但盈利状况依旧承压。同期净亏损分别为18.40亿元、16.74亿元、14.92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仍达2.71亿元。
2022-2024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摩尔线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期间经营活动现金累计流出超过70亿元。
公司解释,巨额亏损源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累计43.66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七成。
尽管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披露,预计最早于2027年实现合并报表盈利,但其中也传递出一些积极信号。
比如,2023年综合毛利率转正,为25.87%,2024年则大幅提升至70.71%。今年上半年毛利率也有69.14%,依然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
摩尔线程自创立以来已推出四代GPU架构芯片,形成了覆盖AI智算、高性能计算、图形渲染、计算虚拟化、智能媒体和面向个人娱乐与生产力工具等应用领域的多元计算加速产品矩阵,但规模化商业化尚未完全打开。
摩尔线程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可兼容目前英伟达主导的国际主流GPU生态,这被视为其技术突破的最大亮点之一。
CUDA生态是英伟达在AI技术领域构筑的护城河,摩尔线程选择兼容,意味着开发者能够较低成本将CUDA代码迁移到MUSA平台上运行,从而缩短国产替代的过渡期。
此外,摩尔线程在2024年发布的夸娥(KUAE)万卡智算集群,单集群算力可达万P级,已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场景落地。
02 概念股狂热
9月22日,摩尔线程IPO上会消息引爆相关概念股行情。
Wind数据显示,A股“摩尔线程概念”板块整体上涨6.1%,和而泰、盈趣科技、联美控股等多股涨停。
和而泰和盈趣科技直接参股摩尔线程,持股比例分别为1.0262%和0.3351%。
此外,和而泰还承担摩尔线程GPU模块代工业务,绑定程度深,被资金追捧。
9月23日,和而泰再度涨停,盘收55.19元/股,总市值510.40亿元,今年以来股价已暴涨206.40%。
盈趣科技今天同样也是涨停收盘,报21.52元/股,总市值167.31亿元。
通过旗下子公司向摩尔线程投了1个亿的联美控股,今天也达成两连板成就,盘收8.73元/股,总市值197.55亿元。
初灵信息(300250.SZ)今天也是连续第二天涨停,其通过产业基金间持有摩尔线程0.0229%的股份。
与此同时,间接参股摩尔线程的大众公用(600635.SH)今日也收获两连板,收盘价6.06元/股。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公用持有深创投10.80%股权,后者不仅参股宇树科技,还参股摩尔线程,两个都是资本热捧的对象。
中科蓝讯(688332.SH)、ST华通(002602.SZ)也直接或间接参股摩尔线程,虽然没有出现涨停,但今天股价表现也还不错,分别收涨8.00%和3.99%。
其中,ST华通令人关注,其股价今年以来已上涨300.78%,妥妥的大牛股啊!
注册成立于2020年6月的摩尔线程,其核心高管团队大多出身英伟达,部分有楷登电子、VMware等大厂工作经历。
公司创始人张建中196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2020年9月离职创业。目前他担任摩尔线程董事长及总经理,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
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周苑、张钰勃、王东三人,跟张建中一样,也曾在英伟达工作多年,分别干市场、技术与销售工作。
目前,周苑和张钰勃都是公司董事,后者和王东一样担任副总经理。张钰勃作为CTO,还是公司的4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另外,摩尔线程副总经理宋学军、杨上山在2020年10月加入公司前,也同样在英伟达工作多年,分别担任高级销售经理和GPU架构师。
作为软件研发部总经理的杨上山,同样是摩尔线程招股书中所列4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他和其他三人在2024年的人均薪酬约327.53万元,说明公司确实不亏待人才。
英伟任职背景赋予摩尔线程天然的技术基因和行业认知,也使外界更容易将其与英伟达相提并论,并有了“中国版英伟达”的称号。
不过在国产GPU赛道上,寒武纪同样被叫做“中国版英伟达”。
不同于摩尔线程以全功能GPU为核心,寒武纪主打AI专用芯片,服务企业客户。
对比摩尔线程,2020年7月就在科创板上市的寒武纪,今年上半年营收暴涨,净利润高达10.38亿元。业绩增长的同时,其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超100%。
看下来,摩尔线程和寒武纪,到底谁才是真正的“中国版英伟达”呢?
03 结语
摩尔线程即将迎来IPO大考,若成功过会并上市,不仅将成为“国产GPU第一股”,更将在资本市场与产业链层面获得全新起点。
其高速的IPO推进、巨额研发投入与持续亏损,构成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图景。
无论最终能否顺利过会,摩尔线程掀起的概念股行情,已清晰表明国产GPU赛道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
未来,摩尔线程能否真正承担“中国版英伟达”的角色,仍需市场和技术的长期验证。
三伏天里,当空调“叮”地一声启动、凉意瞬间充满客厅时,鲜少有人会想起空调压缩机中指甲盖大小的合金活塞,正以每分钟数千次的频率往返运动,为整台空调持续“输血”。而就是这样一颗看似不起眼的零部件,背后却撑...
你穿的那件H&M、优衣库、ZARA的衣服,面料来自哪儿?也许你没注意过标签,但这背后,正在发生一场资本市场的IPO之旅。 近日,H&M、优衣库、ZARA、太平鸟、利郎等知名品牌的面料供应商——杭州福恩...
虽然早在2025年6月30日就已向北交所递交了上市申报材料,但如今眼看已近两个月时间快要过去了,北京翰林航宇科技发展股份公司(下称“翰林航宇”)的名字依然未能出现在北交所上市申请受理的名单中。 关注国...
新能源领域更多的细分龙头正在登陆资本市场。 2025年8月25日,江阴华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新精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开始申购。 作为深耕精密冲压领域二十余年的企业,华新精科...
今年以来,IP玩具行业获得了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港股市场上,泡泡玛特股价持续创出新高,截至5月29日收盘,年内股价涨幅已经达到152.01%,最新市值高达3021.62亿港元。今年1月上市的布鲁可,虽然...
这年头,连电机都开始讲“霸总剧情”了! 谁能想到,你家冰箱、洗衣机里嗡嗡作响的小电机,竟然来自一个市值近500亿的"隐形冠军"?更绝的是,这家叫做卧龙电驱的制造业巨头,正在上演现实版"商界传奇":“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