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本文字数:130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郭霁莹
受“小作文”拖累大跌的光伏板块,在传言被辟谣后重拾升势。11月14日开盘后,阿特斯(688472.SH)、弘元绿能(603185.SH)、上能电气(300827.SZ)等涨超5%,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TCL中环(002129.SZ)、隆基绿能(601012.SH)等跟涨,延续前一日涨势。
消息面上,11月12日有传闻称多晶硅收储平台黄了,引发光伏板块盘中异动,当日包括隆基绿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600438.SH)等多只龙头个股盘中逼近跌停。稍晚些时候,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晶澳科技先后下场辟谣。
市场关注的“收储”源自今年5月的一则市场传闻,此后行业“小作文”此起彼伏,炒作市场情绪。同时光伏行业的“反内卷”工作亦在政策层面持续推进,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旨在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引导产能合理布局。
业内认为,市场对硅料收储传闻的激烈反应,恰恰揭露了当前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与价格压力的现状。这一背景下,任何加速产能出清的信号都会牵动市场神经。
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今日召开的圆桌会上,光伏行业分析师谭佑儒表示,光伏行业当前处于产能过剩、需求放缓的特殊时点,叠加上下游价格疏导压力,有关多晶硅联合体和出资收储的所谓提案,尚未看到明确解决方案,“谈论激烈、进展缓慢”。
而未来,光伏行业发展正面临来自供需侧双重压力。
在供应端,产能过剩问题仍困扰行业。谭佑儒表示,2023-2024年全球新投产产能足以满足2025年实际光伏装机需求,目前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已建产能甚至能满足到2035年的装机需求。他指出,光伏产能过剩不仅是名义过剩,也面临新建产能同质化问题,这也导致单纯依靠市场或价格竞争很难出清这些产能。
同时,上游硅料累库压力仍存。据BNEF测算,目前全球包括硅料厂商、硅片厂商等手中的硅料库存量或已突破50万吨,创历史新高。另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今年底,国内多晶硅行业库存量将大概率超过40万吨。
在此背景下,产品出口、产能出海成为行业关注的另一重点话题。
“中国光伏产品在海外绝大部分市场占主导地位,抛开美国、印度对中国光伏直接出口设置贸易壁垒的两个市场,大部分海外市场光伏订单多来自中国。”谭佑儒认为,中东非、东南亚、印度是重点提及的三大海外市场。
印度、东南亚等地政府均在部署光伏长期发展规划,予以政策支持,预计当地光伏自今年起至2035年将保持较可观增速;中东非市场则受益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性,预计近两年年均装机增长量超过20%。
谭佑儒强调,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兼具价格与供应链优势。一方面,中国光伏全产业链制造成本在8美分左右,远低于在美国近50美分的全产业链部署成本,或在东南亚及以外地区约10-20美分的投资。另一方面,中国光伏出口目的地和产品亦呈多元化趋势。目前海外地区光伏产能部署以组件为主,但更上游、更复杂且投资成本更高的硅片、电池片,乃至设备和技术等,仍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总体看,总部位于中国的光伏制造商,其市占率仍在提升。”
一场“反内卷”的大幕正在拉开!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释放国家层面“反内卷”政策新信号。 所谓“反内卷”就是针对一些行业出现...
光伏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破局”之旅。伴随产能扩张高峰褪去与阶段性供需错配加剧,“内卷”带来的价格压力与盈利阵痛成为市场焦点。在高层明确“反内卷”政策基调下,光伏行业正加速产能出清与结构性优化。 近日...
谁也未曾料到,2025年的“二师兄”会陷入如此低迷的行情。猪价低迷,难道是大家都不吃猪肉造成的吗? 最新财报显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等养猪龙头企业,第三季度净利润集体下滑;刚过去的10月,...
光伏,重回聚光灯下。 10月29日,光伏板块异军突起,阿斯特、阳光电源、天合光能、先导智能、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等公司纷纷大涨。 从烈火烹油到泥沙俱下,当光伏产业新一轮整合完成后,必...
今天面对的课题,要比十年前更复杂 上一次供给侧改革是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还在上学,对宏观经济变化的体感不多。找了位前辈聊了会,他表示去产能前后的体感都不是很明显,改之前没觉得有多坏,改之后也没觉得有多...
“反内卷”出来之后,光伏终于开始反弹了。 自6月27日以来,光伏ETF上涨了13%。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等为代表的光伏巨头也纷纷上涨。要知道,这些企业的上半年业绩仍处于亏损之中。 不管是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