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业绩分化加剧
分企业来看,比亚迪与宁德时代依旧保持强势,形成与其他公司的明显“断层”。
宁德时代上半年实现营收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母净利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比亚迪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0%;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8%,创下公司历史最佳中期业绩。
排名第三的是长城汽车,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下降10.21%。
在净利润增速方面,先导智能表现较为突出,上半年实现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长14.92%;归母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61.19%。其中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暴增456.29%。
国轩高科上半年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扣非净利润增幅达48.53%。其动力电池业务贡献营收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毛利率提升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企业凭借资金、研发和供应链优势,在固态电池赛道占据先机;部分中小企业则因产能规模有限、研发投入不足,仍处于亏损或微增状态。
行业加速布局:商业化临近
从产业趋势看,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高工锂电GGII认为,2027年将是固态电池产业从市场发展初期迈向快速上升期的转折点。而2035年前,半固态电池将是固态电池市场的主要产品形态。到2030年,半固态电池将超过65GWh,2035年达约300GWh。全固态电池则预计2028年可实现出货量突破1GWh。
今年上半年,某业内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大企业,都拥有庞大的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此外,某些由几位院士牵头的企业,基本上很快就能实现产品下线。”
目前,多家车企和电池厂商已公布量产时间表:广汽、上汽、比亚迪等计划在2026—2027年开展装车测试,预计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可达614.1GWh。
宁德时代方面在投资者交流互动中表示,目前固态电池行业科学问题已基本解决,仍需攻克部分工程和供应链问题,预计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比亚迪则在2024年完成60Ah固态电芯中试下线,能量密度达400Wh/kg,规划2027—2029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国轩高科的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已贯通,良品率高达90%,并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首席科学家朱星宝透露,公司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首辆样车累计测试里程已超1万公里。
另有券商分析师曾向时代周报透露,当前固态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尚不明朗,整体仍处于导入阶段。无论是设备制造还是材料研发,相关厂商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5年上半年,格林美、璞泰来等材料与设备企业也在加速推进。格林美已在高镍、富锂锰基等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上实现突破;璞泰来则在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和隔膜方面持续发力,部分产品已进入中试或量产阶段。
业内一致认为,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必然方向,但其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中通一位网点负责人计算,聘请面包车司机,服务三个乡镇,每日往返80公里,油费120元。 他换成无人车后,电费仅20元/日,月省3000元油费,加4000元物流管理成本。 李子夷透露,无人车白天送快递,...
自动驾驶赛道再添上市新军。 2025年5月28日,驭势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18C章程登陆港股主板,中信证券担任独家保荐人。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晶泰控股、黑芝麻智能等企业后,第10家以1...
首款“稻米造血”产品获批上市,禾元生物(全称“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能否实现扭亏为盈? 上交所官网显示,2025年7月18日,禾元生物注册生效,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拿...
中国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史可能会有几个绕不过去的时刻。比如2025年蛇年春晚通过一场表演让大众对人形机器人建立了感知。 又比如4月19日的北京亦庄马拉松,一群铁疙瘩歪歪扭扭地冲向终点,它们没有“意念...
「核心提示」 一手卷技术,一手卷商业。 作者 |陈法善 刘杨 “很多年前的那个下午,我暑假考试挂科,被母亲关在家里。打开电视,屏幕上放的是《指环王》,白袍巫师骑白马从斜坡上直冲而下、一往无前的感觉简...
李想因为王兴哭了,在罗永浩面前。 不久前,罗永浩与理想汽车CEO李想在B站上线了一期长达4小时的视频播客。在谈到创业过程中寻找融资的艰难时,李想感念美团创始人王兴的雪中送炭,不禁潸然泪下。 李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