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7万家,KTV被年轻人抛弃了?

客服微996438439小时前财经知识3

你有多久没去过KTV了?

别说核心商圈,就是普通商场里,基本都见不到KTV的身影了。

_倒闭7万家,KTV被年轻人抛弃了?_倒闭7万家,KTV被年轻人抛弃了?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你有多久没去过KTV了?

别说核心商圈,就是普通商场里,基本都见不到KTV的身影了。

这个曾经承载了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娱乐符号,正在逐渐退出大众视野。

从2014年全国12万家门店的热闹巅峰,到去年不足4万家的冷清场面,十年间,传统KTV几乎消失殆尽。

以前咱们的娱乐支出里啊,KTV是绝对的主角。

钱柜、好乐迪等连锁品牌凭借“包厢欢唱+酒水消费”的模式,单店年净利润可达千万元

那年头,我国KTV企业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凭借“包厢欢唱+酒水消费”的模式,不仅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其带动的酒水、小吃、消耗品、音响设备等相关市场规模总计高达4000亿人民币。

曾经的KTV,不知道暴富了多少老板。

但现在,行业已经完全是是另一番景象。不仅闭店率超过70%,营收端的下滑更是拉不住。2023年行业总营收仅150亿元,较2014年缩水了62.5%,即使在疫情后复苏,市场规模也仅恢复到之前的六成。

而这种“恢复”,基本也已经到天花板了,因为KTV的客单价几乎已经被各大团购平台们锁死。

随机团购消费用低价来争夺市场,掀起价格战,KTV行业陷入白热化竞争。

有的9.9元就能唱上一小时;有的几十元能包一个下午场,价格低得击穿底裤,还送酒水,各大KTV经营状况日渐式微,价格还一跌再跌。

外加成本还直线上涨。

尤其是音乐版权方们的维权动作,更让KTV们慢性死亡。

自打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展开了密集的维权行动之后,一年之内诉著作权侵权纠纷过千件,要求各KTV经营者撤下6600余首经典曲目,无异于给本就深陷泥潭的KTV们又添上了沉重的一笔。

如今的流量歌曲,版权大多在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巨头手里,线下KTV要上新歌,必须先支付不菲的版权费用。

不仅如此,KTV的客群消费结构也是大大改变了。

美团2023年的娱乐消费报告显示,KTV核心客群已从“80后”“90后”转向“60后”:18-35岁消费者占比从2015年的78%骤降至28%,而60岁以上群体占比从5%升至35%,成为消费主力。

但老年客群的人均消费仅35元,不足年轻人的三分之一,且集中在午间“9.9元团购场”,还很少花钱买零食。

新兴娱乐方式,也发起了对传统KTV的替代战。

艾瑞咨询调研显示,在18-25岁群体的娱乐选择中,剧本杀占36.1%、露营占28.3%、电竞占25.7%,而KTV仅占5%。

而且普遍社恐的年轻人们则更喜欢在线上当麦霸。

去年,线上K歌用户规模突破5.1亿,2023年市场规模达155.8亿元,同比增长45%。

只在手机上,就能实现“即时演唱、AI修音、社交分享”,成本比起线下KTV的零头都不如。

腾讯旗下的K歌平台,去年光订阅服务收入就高达152.3亿,已经超过同期整个线下KTV行业的净利润总和。而且线上平台的曲库更新速度以“天”为单位,传统KTV往往得滞后一两个月,当年轻人开唱流行热歌时,线下KTV里估计还找不到伴奏。

就算消费者迈出脚步,迷你KTV也以“碎片化场景”抢在传统KTV之前分流用户,地铁口、商场里的玻璃房以更便宜的价格,抢走了大量“临时想唱两句”的客流。

不进则退,作为最早一批的娱乐项目,KTV这么多年经营模式几乎没有变过,被时代挤压,也不意外。

即使缩水大半,线下KTV依旧是个大市场,只是财富神话的暴利时代,已然结束了。

相关文章

脱口秀成“造星机器”,线下俱乐部却赔麻了

脱口秀成“造星机器”,线下俱乐部却赔麻了

他们还在熬着,从原有只要开店就赚钱,变成了没“角儿”就没饭吃。 简单的开店逻辑已经难以生存,大笑喜剧和磁场喜剧也站在了向经纪公司转型的十字路口:从选人到捧人,围绕着如何把一个有潜力的脱口秀演员包装成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