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格局出现变动,贸易链路开始变化,中餐出海的路径会有变化吗?新的机遇与挑战会是什么?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给了中国在日韩、东南亚和欧洲更多深化合作的机会。这之外,一些有利因素正显现。
随着中国国家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化正在海外掀起新浪潮,火锅店里的川剧变脸,悠远的茶饮文化……传统文化正成为餐饮出海的敲门砖,以文化的魅力征服在地消费者。
早在2024年3月,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弘扬中华优秀餐饮文化,提升中华餐饮国际影响力。支持餐饮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中餐厨师、原辅料等“走出去”。
种种有利因素,正推动着中国餐饮人扬帆出海,去海外市场寻找增量。这个过程中,供应链往往制约着品牌的发展。
中餐出海先要打通的,便是供应链的链路。如2012年在新加坡开店的海底捞,5年之后才在新加坡设立了中央厨房,品牌发展的路径得以畅通。这个中央厨房,不仅服务自家门店,还为其他餐厅、超市和批发商供货。
这样的供应链支持路径并非所有品牌能做到的,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出海的中餐品牌需要寻找新的供应链解题思路。
如今,中餐出海的大背景下,一些供应链企业已经行动起来,在中餐品牌海外寻找增量时,他们也瞅准时机,加快布局海外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海外中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4452亿美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7.8%。海外中餐门店已发展到近70万家。
这样的背景下,武汉供应链企业早在3月就宣布,启动中餐出海计划,如武汉良之隆拟锁定越南、印尼、阿联酋三国市场,通过搭建高效的国际食材采购平台,整合资源,提供本土化的餐饮服务。
在外部,一些事关海外供应链的有利信息正释放。如4月12日,印尼政府官宣废除TDKN(国内成分比例)要求、取消民生必需品进口配合限制。相关人士解读道,这将极大促进中餐供应链出海,过往受限的中餐调味品、半成品、肉制品等,将更容易出口到当地市场。越来越多国家的贸易大门正不断敞开。
从2023年,餐饮人成为的“中国餐饮出海的元年”往回望,前一批出海的品牌经过了艰苦奋斗,将中餐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再往前望,中国餐饮迎来了更有利的时机——文化影响力提升,供应链搭建更便捷。
此时,餐饮品牌的出海课题便是根据当地的餐饮环境,输出更适合的门店模型。这一课题的解题思路,不再是纸上谈兵地看数据、看报告,实地考察,沉浸式考察当地的餐饮环境是必须。
你只有到了当地,看到本地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到哪吃,为什么吃,只有实际体验,沉浸式体验,才有判断,才有答案。中餐出海,需要读万卷书,更需要行万里路,用足迹、观察与过往经验结合,得出判断!
东南亚依旧是中餐出海首选!
从“华人聚居区”开始拓圈
品牌在海外的拓圈,先从华人客群开始,再逐渐从华人客群拓展到当地消费者。华人大量聚居的东南亚,依旧是中餐出海的首选地,特别是新加坡,高达70%多的华人占比,让中餐品牌在新加坡很容易立住脚,扎下根。
此外,更高的人均GDP,更稳定的经商环境,多元文化碰撞,成熟的供应链、低税率等等有利因素,让新加坡成为中餐品牌走向全球的绝佳试验场。
从海底捞到太二酸菜鱼, 越来越多品牌从这里成功辐射东南亚。 新加坡餐饮市场到底如何?如何评判自身品牌是否适合新加坡市场?中餐品牌该如何在新加坡站稳脚跟?
面对国内市场内卷及关税的冲击, 探索更多中餐品牌出海的可能性, 大鱼餐饮商学特别推出【大鱼国际深度餐访营·新加坡站】。本次行程带你深入市场一线,解码高效经营模式,深入挖掘新加坡餐饮企业的精髓!
5月25日—29日大鱼国际深度餐访营·新加坡探寻中餐出海最佳登陆点
营员招募对象:
意向出海连锁品牌创始人、高管;中式特色餐饮、火锅烧烤、小吃快餐、咖啡茶饮、供应链等热门品类品牌。
餐访亮点:
全程移动商学院级餐访流程、实地深入海外标杆餐企、亲身体验出海神态环境、近距洞察出海消费需求、行业专家/向导嘉宾随团烧脑交流、出海落地难点解惑答疑。
行程解析:
本土标杆企业,解码在地运营秘籍
RE&S 集团——新加坡最大餐饮集团
旗下拥有 20+品牌,年营收超 3 亿新元(约 16 亿人民币)。核心优势:多品牌运营 +中央厨房集约化 + 跨国供应链,正是中餐出海急需的三大核心能力。
同乐餐饮集团——最早在新加坡上市的企业
最早在新加坡上市的餐饮企业, 同乐凭借顶级品质和富有创意的菜色成为新加坡领先的创新中餐品牌,拥有 18 个子品牌,是中餐出海资本化的经典案例。
莆田——新加坡“米其林中餐”的全球化样本
创始店连续 6 年荣获“米其林一星”的殊荣,全球开出 100+头部中餐品牌。从街边小店到全球连锁,证明“文化自信+供应链死磕”是中餐出海的核心竞争力。其小众菜系定位、高客单价策略、季节性营销,均可直接复用于其他品类。
地标商圈走访,沉浸式感受在地商业环境
乌节路商圈——新加坡餐饮商业的黄金赛道
亚洲顶级商业街,2.2 公里长,聚集 22 家购物中心、6 家奢侈品旗舰店,浓缩版全球餐饮试验场:从人均 5 新元的食阁到人均 500 新元的法餐,所有模式在此验证。
VIVOCITY 商圈——新加坡最大购物中心
家庭友好型,70%餐饮品牌配备儿童餐/亲子区,全时段覆盖。屋顶露天餐厅可眺望圣淘沙海景。教科书级动线设计,餐饮与零售、娱乐业态的共生关系肉眼可见。
牛车水——新加坡华人餐饮的“活态博物馆”
保留闽粤传统建筑与饮食文化,现为“旅游+本地生活”双轨并行区。了凡油鸡饭(全球最便宜米其林一星)、新派网红南洋老咖啡(Instagram 打卡点),传统与网红、游客与本地人、高价与性价比在此激烈碰撞。
MAXWELL 熟食中心——新加坡“市井米其林”
新加坡最古老的熟食中心之一,保留战后“咖啡店文化”,“米其林集群”:了凡油鸡饭(全球最便宜一星)、真真粥品(必比登推荐)。
“最小可行产品”及低成本创业地。
夜访老巴刹(Lau Pa Sat)——新加坡“夜市经济学”
东南亚现存最大维多利亚式铸铁结构建筑,白天是金融区白领食堂,夜晚变身“沙爹街”夜市,“华尔街+大排档”混搭。全球罕见的“双面人格”餐饮区,低成本高流量样板。
探访中央厨房,搭建供应链更便捷路径
Skyline Catering 天宇餐饮集团——中餐出海基建商
东南亚头部 B2B 餐饮供应链服务商,服务客户包括探鱼、海底捞、莆田等品牌。三大支柱业务:中央厨房日产 10 万份标准化半成品、冷链物流:自有车队实现新加坡全境6 小时达,损耗率
Grab 公司——东南亚的“美团”
东南亚 6 国(新/马/泰/越/菲/印尼)覆盖1.8亿用户,占区域外卖市场65%份额,新加坡每3单外卖中有2单通过GrabFood完成,合作商户超 50 万家。
坤海集团——东南亚供应链领先者
全链路掌控,从源头养殖到终端配送;拥有东南亚最大 Halal 认证中央厨房,服务海底捞/探鱼等 200+品牌;实时监控 6 国食材价格波动,预警准确率 92%。其服务的品牌在新加坡开店成功率比行业均值高 40%。
人文观览,快速解码城市基因
城市展览馆——餐饮品牌的城市基因
避开“盲人摸象”决策,用城市规划反推餐饮选址,成功率提升 40%,读懂政府真实意图。
MBS 观景台——餐饮业的“云端经济学”实战
57 层高空观景台,年均访客超 1000 万人次,“必打卡”绑定:观景台门票含 20 新元餐饮代金券,强制导流至旗下餐厅,验证“极致体验”对价格敏感度的突破。
深度对话,新锐观点激情碰撞
《餐饮朝前看》海外版 中餐出海地理-城市系列之新加坡
秦朝(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CEO,《餐饮朝前看》深度人物访谈栏目出品人)
本土餐饮标杆(RTG 集团/莆田/同乐)
中餐出海代表(海底捞/探鱼)
赋能机构(福智霖)
多方机构,多解读中餐出海新加坡的成功密码,如何搭建更稳固的供应链,又如何以华人市场拓展至在地客群?
行程安排 ️️️
大鱼国际深度餐访营·日本站&美国站同步招募中
近日,耶鲁大学捐赠基金PE资产抛售事件在全球资本市场掀起暗涌。据报道,耶鲁大学计划出售约6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占其414亿美元捐赠基金规模的15%,这是该校历史上首次在私募股权二级市场(S市场...
伊利对澳优乳业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仅涉及账面调整,不影响公司生产经营、现金流及分红。 作者 | 孙晓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4月29日,伊利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净利稳居行业第...
宁德时代近期正加速推进其在港交所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通过IPO备案,这意味着拿到港股上市的钥匙。一旦在港交所上市,宁德时代将形成“A+H”股的格局。这将是继美的集团、顺...
AI时代最狠的生意,卖铲子。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AI时代最狠的生意,卖铲子。 掘金者九死一生,卖铲人盆满钵满。这条商业铁律,在传奇90后女生郭露西(Lucy...
最近几年,说起电商“仅退款”一定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就在市场争论不断的情况下,仅退款终究还是成为了历史,面对着电商的集体改变,仅退款该不该有呢?我们又该怎么看这件事? 一、仅退款正式成历史? 据《北京...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于超凡】《欧洲时报》15日报道称,法国农业部长安妮·热纳瓦因一则宣传法国有机农业的广告陷入争议。法国《解放报》获取的一封内部邮件显示,农业部长办公室曾建议在广告中使用白人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