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雅宁
吃银行利息就能养老,已经是过去式的剧本。
眼下的现实是,市场无风险利率越来越低,就像赶不上的公交车,而手握百万闲钱的王阿姨站在银行柜台前,突然发现自己的理财计划全被打乱了。
最近王阿姨找到我们,说自己5年前的大额存单准备到期了,不知道钱该往哪里存?现在什么样的资产能兼顾稳健和增值?
除了王阿姨,还有好几位类似的客户也找到我们。一开始还没有多想,后来问的客户越来越多了,发现大家焦虑的原因还是因为低利率。
5年前正是国有银行开启利率下调的节点。
那时国有四大行的大额存单的利率还在4%以上。
5年时间一晃过去,现在国有四大行再也找不到5年期大额存单,剩下的3年期和1年期存单利率基本都在1.5%以下,投放量还越来越少。
除了大额存单,还有天量的定期存款即将到期。
2024年国有大行年报显示,未来一年内到期的定期存款金额超过51万亿元。(财通证券统计数据)
也就是说,这51万亿的居民存款,陆续到期后又将面临新的理财选择。
除了大额存单以外,目前内地大类资产收益率普遍跌破2%。5年期存款利率1.3%,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5%,内地储蓄型利率2.5%以下。
豆瓣某理财小组(组名:用利息生活)的风气也变了,从前想着“躺赚吃利息”,现在已经开始研究上债基久期,翻遍半个金融圈,就是为了找到相对高息的产品。
事实上,这两年内地的资产荒愈演愈烈,尤其是低风险的优质资产稀缺,早就有嗅觉敏锐的朋友意识到,只有走出去,才是打破资产荒困境的最优解。
回看日本失去的30年,利率不断走低,最后不得不走上负利率的道路。由于当时日本国内几乎没有什么好的投资机会,日本老百姓、企业再到机构都开启了自救之路,通过到海外投资来守卫财富。
为什么选择海外投资?因为全球经济机会分布不均,不论经济处于什么周期,出现什么风险,总有资产在涨。
眼下内地投资收益下行,有钱人正通过香港保险这个通道,追求全球资产红利。
过去两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热潮,尤其能反映这一趋势:
2023年内地人赴港投保新单保费590亿港元,2024年更上一层楼,高达628亿港元。
到了今年,投保趋势只增不减,香港各大保险公司挤满了来自内地的客户,香港储蓄险成为越来越多有钱人的选择。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以下2点:
1、相对高的收益,6.5%的预期利益。
长期持有的前提下,香港分红储蓄险能实现6.5%的预期利益。
以下面这份方案为例,
50万美元总保费,年交10万美元,分5年缴费。
到第2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143万美元;
到第30年时,保单里预期有260万美元。
这笔钱放进保单之后,使用起来也非常灵活。如果有需要用钱的时候,预期在交完保费的下一年(预期保单第6年),随时可以从保单里取钱,可以用来给自己规划现金流,也可以应对不时之需。
50万美元总保费(10万美元*5年),
假设是41岁男性,在保单第10年开始(50岁开始),
每年领取3万美元(折合约人民币21.5万元),
领了20年,累计领取60万美元,此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135万美元;
领了30年,累计领取90万美元,此时保单里预期还有约227万美元。
保单里用不完的钱,还可以继续留给下一代。
对香港保险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扫码咨询。
2、香港保险底层逻辑是全球投资,投资香港保险,可以实现资产的多元分散配置。
香港作为全球三大金融自由港之一,没有外汇管制,这里的资金就能够轻松去到全世界进行投资。
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做到跨地区、跨资产、跨币种、跨周期,背后是专业且实力雄厚的资管团队去帮我们买适合的全球资产。
下图是某家保险公司的投资资产分布,资产整体分为两大类,涉足了15种资产类型。每一种资产类型,都是一个强大专业的资管团队在打理。
时代在变化,我们的财富思维也要变。
是时候从“存钱罐”模式,向“资产包”模式转型了。
因为是全球投资,香港保险不押注单一资产,哪里有好的投资项目就投哪里,不仅能抓住全球经济增长红利,而且还能分散风险。
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一场力度空前的存款利率调降潮,席卷了几乎整个市场。自2022年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已历多次调降。5月的这一轮降息,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商业银行的“第七轮”主动调整。本轮降...
量化机构使用的程序化交易,已与普通散户展开“联接”。 近期,券商争相布局T0算法,已有20余家在各自APP推出相应服务,引发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多数券商将准入资产门槛设置在20万元到100万元,主要...
牛市旗手业绩继续拉开披露大幕。 8月22日晚间,华林证券发布上半年报,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与公司科技战略转型成效,公司业绩同比增长显著。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35.15%,实...
上午9点,杨楠的办公室电话第三次响起,身为平安人寿厦门分公司睿远团队负责人的他,日程表总是安排得紧密有序:上午带领团队学习最新法税政策,下午与客户探讨整体保障规划方案,晚上还要录制保险相关科普视频。...
财富管理收入为3602.7万元,同比增长95.6%,收入占比为11.7%。财富管理收入主要来自互联网证券服务收入、佣金及经纪收入、管理费收入及代理费收入,以及保险服务收入、客户推荐收入。 目前,玖富...
十载春华秋实,鉴往知来;十年星河璀璨,与光同行。自破茧初啼至引领风潮,“金长江”评选始终以专业为炬、以公正为尺,丈量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奔腾浪潮。值此华章再启之际,证券时报·券商中国倾情推出“金长江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