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遭敲诈800亿美元,赞比亚真是穷疯了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4

出事后,中企也是反应够快,连夜抢修,不到24小时就把溃口堵上了,源头直接控制住。之后也按赞比亚政府的要求,该修复修复、该赔偿赔偿,连政府出具的损害报告都照单全收,个体农户的钱早给完了。

结果到了9月,突然冒出来“一百多个民众”要索赔,仔细一查,实际就11个人授权。

更离谱的是,诉求直接要中企存800亿美元到当地政府“环境修复账户”,还得额外给2亿紧急救助金。这800亿是啥概念?相当于赞比亚好几年的GDP总和,就为了一个年产几千吨铜的小矿山?

要知道,中国有色一年产铜90万吨,这几千吨的量,对它来说连零头都算不上。就算这矿不干了,咱也不愁铜——澳大利亚、巴西、智利,有的是铜矿等着合作,只要给钱,货源有的是。

_副处长遭ps艳照敲诈_梦见自己损别人东西遭对方敲诈

中国有色矿业在全球的矿山及生产设施分布,来自中国有色官网

更打脸的是赞比亚政府自己的说法。8月的时候,他们首席发言人还说“水体pH值正常,没发现污染相关死亡病例”,9月副总统去调研,还夸中企治理得好。现在转头就允许别人因“环保问题”提800亿索赔,连法院都没敢受理,这不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说白了,所谓的“环保问题”就是个幌子。

根据最新数据,赞比亚贫困率接近70%,老百姓连饭都快吃不上,哪来的“环保意识”?当地自己人破坏生态的事儿多了去了,只不过中企有钱、好说话,就成了“薅羊毛”的目标。

再往深了想,以前非洲矿山都是西方公司的,现在中企接了盘,西方媒体天天造谣抹黑,说不定背后就有他们煽风点火——等把中企逼走了,西方公司正好回来捡便宜。

事实上,这不是中企在赞比亚第一次遭不公。之前中水电集团在那儿建的凯大吉水电站,就吃过类似的亏。

按理说,建水电站可是利国利民的工程,2023年竣工后,能满足200万人用电,还能灌溉15万公顷农田,相当于给赞比亚的农业和民生装了个“发动机”。结果呢?运营才两年,赞比亚政府就跳出来说“环保不达标”,要求把年运营费从1200万美元涨到2000万美元。

你说这合理吗?建的时候咋不说环保有问题?运营两年见效益了,就来提涨价,这不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后来有消息说,背后是西方企业想接盘,政府才故意给中企找茬。要不是中企硬气,配合整改还拿出了合规的环评报告,说不定真被挤走了。

为啥赞比亚总盯着中企?一来是中企靠谱,不像西方公司说撤就撤,敢跟政府长期合作;二来是赞比亚太穷,还腐败——从上层到基层,都想从外来企业身上捞点好处。

法律在这儿就是摆设,只要能拿到钱,啥“借口”都能编出来。中企在这儿做生意,就像抱着金砖走夜路,总有人惦记着抢一把。

PART.02

拿起法律武器

赞比亚这事儿不是个例,这些年中企在海外挖矿、搞项目,糟心事真不少,但最大的变化是:咱不再“任人拿捏”了。

_梦见自己损别人东西遭对方敲诈_副处长遭ps艳照敲诈

先说说最著名的倒霉蛋——紫金矿业。其旗下大陆黄金公司于2020年收购的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自2022年起频繁遭遇非法盗采。开采的时候,这些金矿被当地黑帮“海湾帮”盯上了,黑帮直接挖洞进矿道,还用炸药炸设备,盗走的黄金都没法统计。

更气人的是哥伦比亚政府,遇到这种非法盗采,警卫力量不增也就算了,还大幅锐减,执法形同虚设,根本不管。

去年7月,紫金矿业没忍气吞声,直接向国际仲裁机构起诉,状告当地政府违反投资协定,要求赔偿损失。这就是态度:我来投资是讲道理的,但你政府不保护我,就得承担责任。

目前案件已被登记,正在等待仲裁庭审理。

再看看赣锋锂业,它遇到的是“政策突变”霸王条款。2023年墨西哥突然改《矿业法》,把锂矿收归国有,还说赣锋“没完成最低投资”,取消9个锂矿特许权。

要知道赣锋在墨西哥的Sonora项目,锂资源量有882万吨碳酸锂当量,是全球大项目之一。

2024年5月,赣锋直接向ICSID提请仲裁,6月案件被正式登记,现在正等着组成仲裁庭审理。没像以前那样“息事宁人”,摆明了要讨个说法。

还有天齐锂业,它在智利遇到“股权稀释”的坑。2023年智利推进锂矿国有化,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和天齐持股的SQM公司搞合资,Codelco占51%的股份,直接掌控决策权。

天齐原本能分22.16%的利润,但2025年后要降到6.6%,2031年更降到3.3%。天齐多次申诉,虽然暂时没赢,但也没放弃,还在跟智利政府博弈——至少让对方知道,中企的利益不是随便能侵犯的。

当然,也有中方胜诉的案例。2024年10月,马里的一家中资矿业公司14台挖掘机被当地部门以“非法砍树”为由扣押。

2025年8月,马里法院宣判,说执法部门没出示违法证据、程序违法,应当把设备还给了中企。这是中企在西非第一次通过当地法院胜诉,说明咱越来越懂当地法律了,不是只会花钱“摆平”。

PART.03

中企“走出去”的底气

可能有人会问,中企在海外受了委屈,能靠谁?答案很简单:国家。

副处长遭ps艳照敲诈__梦见自己损别人东西遭对方敲诈

这些年咱们跟很多国家签了“双边投资协定(BIT)”,比如跟墨西哥、哥伦比亚都有。这些协定就是“护身符”——一旦当地政府违约,中企就能像赣锋、紫金那样,找国际仲裁机构维权,国家层面也会通过外交渠道协调。

还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风险保障机制,企业要是遇到战乱、政策变动,能拿到赔偿,不用自己扛所有损失。

反过来,企业“走出去”也在反哺国家。

咱们国内缺铜、缺锂这些资源——铜是工业的“血管”,锂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中企在海外拿矿、搞项目,其实是在保障国内供应链的安全。比如中国有色在赞比亚的铜矿,虽然涉事矿规模小,但整体产能能帮咱们减少对西方资源的依赖;赣锋、天齐在海外的锂矿,能让咱们的新能源产业不被“卡脖子”。

说白了,国家和企业是“互相搭台”的关系,国家给后盾,企业才能放心闯,企业把项目做好,才能把中国的技术、标准带出去,让更多国家认可“中国方案”。

以前西方总抹黑咱“掠夺资源”,但现在越来越多国家发现,中企来投资,不仅给他们建工厂、修公路,还会搞环保、帮当地村民找工作——比如中国有色在赞比亚,除了挖矿,还建了学校、医院,雇了上千当地员工。

梦见自己损别人东西遭对方敲诈_副处长遭ps艳照敲诈_

未来中企“走出去”,肯定还会遇到更多坑。但只要咱们守住“合规经营”的底线,提前做好风险预判,再加上国家这个“坚强后盾”,就不怕有人想敲诈、想找茬。

毕竟,中国企业要的不是“短期暴利”,而是长期的合作共赢——这种思路,迟早会让更多国家明白,跟中国合作,比跟着西方搞“零和博弈”强多了。

说到底,800亿索赔闹剧,不过是中企“走出去”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咱们既要看清赞比亚的“穷急了”的心态,也要吸取教训,把ESG(环境、社会、治理)做得更扎实,让西方没话说,让当地政府和民众真正受益。

只有这样,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相关文章

锂电材料厂商纷纷出海,中科电气再投80亿元阿曼项目,市值刚过百亿

锂电材料厂商纷纷出海,中科电气再投80亿元阿曼项目,市值刚过百亿

昨日盘后,中科电气(300035.SZ)公告,拟投资不超过80亿元,在阿曼建设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同时中科电气将去年4月计划的摩洛哥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

海外“长钱”积极布局中国资产

海外“长钱”积极布局中国资产

海外“长钱”对中国资产的高度青睐态势愈发显著,近期披露的多份全球权威机构数据共同印证这一趋势。 高盛研究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球对冲基金对中国的净买入创去年9月份以来新高,对冲基金对中国的毛头寸...

宁德电池首富,300亿投向匈牙利

宁德电池首富,300亿投向匈牙利

宝马在宁德时代创立的第二年,即2012年,就与之达成战略合作。曾毓群也因结缘宝马,将欧洲作为出海首站。 2018年7月,宁德时代就斥资2.4亿欧元,在德国图林根州投资建设一座锂电池工厂,这是其首个海外...

三全食品“豪掷”13亿奔赴澳洲,但账上资金不足半数

三全食品“豪掷”13亿奔赴澳洲,但账上资金不足半数

国内速冻龙头要加速出海。 7月21日,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全食品”)(002216.SZ)宣布,拟通过设立香港子公司和开曼孙公司架构,在澳大利亚设立孙公司,最终投资2.8亿澳元(约13亿元人...

51万亿居民存款将到期,大额存单退场,想躺赚利息的人,醒醒!

51万亿居民存款将到期,大额存单退场,想躺赚利息的人,醒醒!

作者 | 雅宁 吃银行利息就能养老,已经是过去式的剧本。 眼下的现实是,市场无风险利率越来越低,就像赶不上的公交车,而手握百万闲钱的王阿姨站在银行柜台前,突然发现自己的理财计划全被打乱了。 最近王阿...

蜀道集团旗下矿业巨头海外“淘矿”,拟买下两宗中亚大型矿山

蜀道集团旗下矿业巨头海外“淘矿”,拟买下两宗中亚大型矿山

微成都报道因业务需要,蜀道投资集团全资直属企业——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宏达集团”)准备收购两宗海外大型在产矿山。 日前,蜀道投资集团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发布了《宏达集团吉尔吉斯斯坦矿山项目专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