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坐过客运站的大巴车了?
不声不响里,客运站甚至已经快要消失了。
点击上方视频立即观看
快刀财经的朋友们,好消息来了,为了满足大家多元化的需求,「快刀财经」的视频内容我们会同步在公众号上发布,还是熟悉的配方及味道,还是犀利但有温度的内容,还是足够多的增量信息,还有你在公众号上可能看不到的独家重磅。快去视频号、抖音、B站、小红书搜索「快刀财经」,关注我们,每天为你解剖一个新商业真相。
以下是本期视频脚本:
你有多久没坐过客运站的大巴车了?
不声不响里,客运站甚至已经快要消失了。
作为城乡之间流动的“血管枢纽”,曾经人声鼎沸的车站,承载过无数人的旅程和时光。
但如今,客运站却正以年均数十家的速度从城市版图上消失。
曾经“一票难求”的大巴,已经走到了日均客流不足百人的地步。
可别觉得关停的客运站,都无非是因为规模太小,经营不善才被淘汰。
浪潮一旦卷起来,即使是国家级的客运站,也未能幸免。
去年9月关停的武汉傅家坡汽车客运站,地处武汉南一环的黄金地段,曾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长途汽车客运站,全盛时期线路辐射半径达1600公里,通达13个省市130个站点。
更别提其他数不胜数的小客运站。
据交通运输部的公开数据,2012年至2023年,全国公路营业性客运量,从355.7亿人次,断崖式跌到了110.12亿人次。
十年间,缩水了将近70%。
旅客数量下滑,直接影响到客运站的生存运营,即使侥幸没有倒闭,经营状况也不再乐观。
截至2022年底,全国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有2800余个,客运业务普遍收不抵支,八成的二级以上客运站陷入“开站就亏”的困境,剩下的20%左右,也只能通过“以商养站”方式勉强减少亏损。
要说对客运站冲击最大的,莫过于现在四通八达的高铁动车了。
截至去年末,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约 16.2 万公里,其中高铁约 4.8 万公里,地方铁路超 2.5 万公里,大多数地级市,甚至是县,都已纳入到高铁网中。
当京津冀铁路开通后,天津到北京的汽车客运量,只剩原来的30%;渝万高铁通了之后,梁平到重庆的客运量,从每天两千多人直接降到了两百多,剩了10%。
这种“高铁效应”,在高铁线路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则更为明显。
以2010年开通的沪宁城际高铁为例,在高铁开通前,从上海长途东站发出的长途汽车,仅在南京停靠的客运站就有3个,如今已全部停运,而该高铁沿线的苏州、无锡、常州、丹阳、南京等多个城市的省际公路客运均收到影响,每年降幅都在10%以上。
但凡300公里以上的长途班线,只要当地的高铁站一开通,客运大巴车基本上就没什么客流了。
外加网约车的异军突起,又进一步抢夺了客运站的市场。
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如今的客运大巴上,几乎很难再看到他们的身影。
毕竟无论是灵活性、还是舒适度方面,网约车相较之下更优于大巴不说,速度往往也更快。
除了共享出行的方式之外,城乡居民家用汽车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公安部上个月发布的最近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人均汽车保有量,相当于每4个人就配备一台汽车。
再加上节假日高速免费,越来越多的人习惯自驾出行,既不必和陌生人拥挤着坐到目的地,还可以自由安排出发时间。
客运大巴在多重围剿下变得越来越鸡肋。
但如果说客运站真的不再被大家需要的话,倒也未必。
哪怕早已跟不上时代,但总有一些地方,是高铁与网约车暂时无法抵达的角落。
尤其是对于农村、大山以及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客运大巴仍是他们生活里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交通工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客运站的辉煌不再,虽然遗憾,但也是时代的必然。
作者 | 布语 文化出海,正迈入2.0时代。 一个显著的信号是,全球各地的人,都开始更加关注中国文化的价值:东南亚粉丝狂追C-POP,泰国的中国剧观看量超过韩剧,泡泡玛特在巴塞罗那排队火爆,苹果CE...
作者 | 布语 稀土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成功,改变了贸易谈判中的力量平衡,“让胜利的天平向中国倾斜”。 6月10号,中美伦敦经贸磋商结束,双方...
4月28日晚间,平治信息(300571.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2.23万元,同比增长287.38%;变动主因之一系公司业务转型至算力业务所致。 据公告...
根据回复函,到了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情况稍稍有了那么一点好转:营业收入同比上升46%,亏损幅度则有所收窄,结合经营情况,公司预计,第一工厂净利率将于 2025年下半年开始转正,第二工厂则要等到2...
斑马消费 杨伟 超千亿的体量上“大象起舞”,殊为不易。 4月29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14.43亿元,同比增长10.67%;归母净利润268.47亿元,同比增长11.56%...
作者 | 剑书 近日,“反内卷”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但很多人理解错了,什么才是反内卷? 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全行业打价格战,拼到最后,拼掉利润,拼出通缩,拼得系统也扛不住。 很多人发现拼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