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头部券商赚749亿,中信证券丢第一!境外业务哪家强?中金仍未超中信

客服微996438431天前财经知识3

上市券商2025年中报悉数披露,排名座次也已出炉。

结合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背景,以及今年上半年行情提振影响,50家上市券商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增长,且未有一家出现亏损,为2022年以来首次达成的中期业绩成就。

2025年注定是券商“大年”,今年以来多家券商并购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泰海通、国联民生、浙商证券(已控股国都证券)均已实现并表。此外,西部证券、国信证券也在8月末相继收到证监会的批复,分别核准成为国融证券、万和证券的主要股东,两宗券业并购案进展再往前迈一大步。

聚焦到头部格局,国泰海通交出了并购后的首份中报,在公司并购重组所获得的负商誉下,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暴涨213.74%达到157.37亿元,超过中信证券(137.19亿元)跃升至行业第一;其营收达到238.72亿元,远超华泰证券(162.19亿元),稳居行业第二。

在两家上海市属券商合并的背景下,其余头部券商同样面临不同的课题。当前资本市场热火朝天,在经历此前的低迷后,头部券商的竞争显得更为激烈。

10家头部券商净利整体涨60%,自营业务大增105.58%

在行业业绩整体预喜的背景下,头部券商也展现了作为标杆的魄力。

根据Wind数据,上半年10家头部券商营收合计1542.95亿元,同比增长14.89%;归母净利润合计749.23亿元,同比增长60.52%。具体来看,10家头部券商中,有7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40%,其中有2家增速超过90%,分别是国泰海通(213.74%)、中金公司(94.35%)。

_中信海外券商_中信证券海外投资有限公司

上半年10家头部券商业绩情况

国泰海通归母净利润暴涨,背后有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产生的负商誉79.64亿元。公司在财报中解释,这是合并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海通证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从而产生的收益。由于吸收合并在3月14日完成,公司一季度起便计入营业外收入,预计将持续影响2025年任一报告期的业绩。

剔除负商誉影响后,国泰海通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79亿元,略低于华泰证券的74.56亿元,中信证券则以135.71亿元领先。头部券商的竞争激烈不言而喻。

中金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43.30亿元,同比增长94.35%,接近翻倍,实现自2022年中期以来首次增长,但仍略低于中信建投(45.09亿元),位列行业第十。不过,中金公司上半年营收达到128.28亿元,跻身行业前六,或为全年的业绩目标打下基础。

另一对“缠斗”的券商,中国银河、广发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均为48%左右,分别为64.88亿元、64.70亿元,位列行业第四、第五名。去年同期,两家的归母净利润之差也仅有两千万。

与去年同期相比,归母净利润前十名的券商仅在排位上发生了变化,没有退出亦没有新进,头部券商整体格局趋于稳定。

从业务规模来看,头部券商的自营业务增长最迅猛,按照“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的统计口径,10家券商上半年自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710.69亿元,同比大增50.83%。其余三大业务中(剔除东方财富影响),经纪业务收入合计达到367.09亿元,同比大增47.13%;投行业务收入合计88.35亿元,同比增长19.44%;资管业务收入合计149.53亿元,同比增长2.42%。

根据中国货币网信息,东方财富子公司东方财富证券上半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3.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8.18%。8月3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东方财富,相关人士表示,该科目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经纪业务,但无法透露具体业务占比。

整体来看,中信证券仍然占据各项业务第一名,经纪、投行、资管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分别为64.02亿元、20.98亿元、54.44亿元,按上述口径统计的自营业务收入高达190.52亿元。

中金境外业务追赶中信,国信香港净利润涨超1300%

经过数十年的沉淀积累,各家券商境内业务的分化已然显现,寻找四大业务增长点、超过对手并不容易,出海仍为各家头部券商的主基调之一。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除东方财富外,其余9家头部券商在境外市场均有深入布局,主要依托香港这一亚洲金融中心,将海外布局向外延伸。具体到公司架构上,即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境外主要平台,再通过该平台设立孙公司或控股其余金融资产,以达到拓展境外业务版图的目标。

9家头部券商的境外全资子公司,分别是中信证券国际、中金国际、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华泰国际、银河国际控股、广发控股香港、中信建投国际、招商证券国际、国信香港,以及原海通证券旗下的海通国际控股。其中,国泰君安金融控股为国泰君安国际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73.85%。

从境外子公司最新的业绩情况来看,香港市场仍然占据各家头部券商境外市场的主流,上半年港股市场火热之下,券商的境外业务也迎来了集体爆发。

据港交所2025年中报,今年上半年港股证券市场平均每⽇成交⾦额为2402亿港元,按年上升118%;上半年港股市场迎来44家新企业,新股集资总额达到1094亿港元,按年上升716%。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从净利润来看,9家头部券商的境外子公司(剔除海通国际控股),除招商证券国际外,全部实现正向增长。其中,国信香港增长超过1300%,广发控股香港增长超过200%,中金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增长超过160%,中信证券国际增长超过60%,国泰君安金融控股增长超47%,华泰国际增长超25%。

中信证券海外投资有限公司_中信海外券商_

上半年9家头部券商境外子公司业绩情况

按照净利润排名,中信证券国际中期净利润为3.9亿美元,以当前的汇率换算为30.44亿港元,略高于中金国际(26.34亿港元),为境外业务中资券商第一。

在此之前,中金国际境外业务净利润长期领先,2021年~2023年分别为51.53亿港元、30.98亿港元、36.22亿港元。但在2024年,中金国际境外业务净利润出现超2成的下滑,仅有28.57亿港元,同期中信证券国际为5.3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约41.35亿港元)。

实际上,境外业务长期以来都是中金公司的优势领域,其境外市场股权融资业务承销规模长期排名中资券商第一。据公司财报,今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作为保荐人、全球协调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的港股IPO项目就多达53单,远超中信证券的18单。财报显示,中金国际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34亿港元,同比增长168.96%。如果下半年能承接更多的项目,保持增长优势,或有望重夺境外业务第一。

不过,中信证券的境外优势或在于其经纪业务,公司在财报中透露,其境外机构股票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在亚太地区继续保持领先。中信证券表示,将进一步布局全球业务,搭建一体化的全球股票机构经纪业务平台,从现金服务拓展至资产服务。

今年上半年境外业务净利润第二梯队则是华泰国际(11.45亿港元)、国泰君安金融控股(9.58亿港元)、广发控股香港(5.15亿元)、中信建投国际(4.59亿元),银河国际控股、招商证券国际、国信香港三家则均未达到2亿元。

相关文章

“果链”巨头歌尔股份出手,筹划近百亿元收购

“果链”巨头歌尔股份出手,筹划近百亿元收购

又一起近百亿级收购正在筹划之中,而此次出场的主角是“果链”巨头 7月22日晚间,歌尔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5亿元)收购香港联丰全资子公司Mega Preci...

香飘飘,亏大了

香飘飘,亏大了

斑马消费 陈晓京 没有任何意外,上半年,香飘飘依旧亏损,但投资者可能没有想到,亏损会如此严重。 7月12日,公司披露预亏公告,预计半年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21%;归母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亏...

空悬11个月,财通证券新总经理确定!

空悬11个月,财通证券新总经理确定!

空悬11个月后,财通证券新总经理人选终于落定。 8月6日,有消息称,浙江省委组织部派人参加财通证券干部大会。会上正式宣布,浙江省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江担保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应朝晖,将出任...

“京东”冰火两重天,如何破局?

“京东”冰火两重天,如何破局?

我在上半年更新《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的估值的时候,把港股加进去了一些,当时就有不少朋友找我讨论京东未来业绩的问题。 我说我不看好京东今年的业绩,外卖肯定会透支公司的利润,但是公司的基本盘没问题。...

暴跌92%,李嘉诚懵了!避而不谈卖港口

暴跌92%,李嘉诚懵了!避而不谈卖港口

8月15日,李嘉诚家族旗下的旗舰企业 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 Ltd.,00001,HK)股价 低开后反弹,一度涨2.5%,逼近前期高点。不过午后股价回落翻绿...

蔚来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5%至120亿元,车辆交付量同比增长40%

蔚来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5%至120亿元,车辆交付量同比增长40%

红星资本局6月3日消息,今日晚间,蔚来(09866.HK/NIO.US)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 公司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42094台,同比增长40.1%,环比下降42.1%,其中蔚来品牌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