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过半

资料显示,华恒生物成立于2005年,以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主营氨基酸、维生素及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可广泛应用于日化护理、功能食品与营养等领域。
华恒生物曾于2014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于2018年2月28日正式停止挂牌。
公司已于2021年4月22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之前,华恒生物进行过多轮融资,吸引了芳晟基金、毅达资本、中兴创投、仙瞳资本、红榕资本、基石资本等资本方的投资。
华恒生物首次上市发行价23.16元/股,融资6.25亿元,首日收盘涨幅超52%,此后公司股价一度在2023年3月涨至195.9元,总市值超过199亿元。
2024年10月,华恒生物进行了定增,融资6.84亿元,主要投向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国元金控、创合鑫材基金、鄂旅投资本、基石资本、西藏朗润、粤开资本、君和资本等参与了投资。
截至9月30日收盘,华恒生物每股股价33.7元,总市值84.29亿元,相比最高峰跌去超过57%。
本次港股上市,华恒生物拟募资用于全球扩张业务,合成生物使能技术、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发,产能升级,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截至2025年9月22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郭恒华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约28.76% ,公司非执行董事郭恒平控制约2.02% ,二人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公司30.78%表决权 ,为公司控股股东。
归母净利润跌了又跌
从业绩来看,华恒生物上市后营业收入一路上升,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实现了14.19亿元、19.38亿元、21.78亿元、14.89亿元,前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67%,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46.5%,已超过2022年整年。
对此,华恒生物给出的增长原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增加,下游客户对生物基产品需求上升,氨基酸系列产品应用拓展带动销量上升;产能扩张,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保障;新产品引入,如色氨酸、精氨酸、1,3 - 丙二醇等新产品丰富产品组合,助力营收增长。
归母净利润方面,公司于2023年创下4.49亿元最高值后,2024年却大幅下降57.8%至1.9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15亿元,同比下降23.26%,持续出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华恒生物认为,净利润下滑主要在于成本上升,2024年销售成本较2023年增加41.7%,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也因L - 缬氨酸销量增加而上升;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波动;费用增加,销售及营销、行政、研发等费用呈上升趋势,侵蚀利润。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从38.7%降至24.8% ,2025年上半年降为23.5%,同比也是下降。
其中,氨基酸系列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占总收入比例在69.3%—82.2%之间。
同为合成生物赛道“明星”的凯赛生物2024年、2025年上半年实现了营收29.58亿元、16.71亿元,同比均是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9亿元、3.09亿元,同比增长33.41%、24.74%。
相比之下,华恒生物体量约为凯赛生物的1/3,但以 2024年收入为衡量标准,华恒生物在L-丙氨酸及L-缬氨酸细分领域全球市占率均第一,具备“隐形冠军”属性。
记者 王莹
文字编辑 褚念颖
版面编辑 佘诗婕
为何下调业绩指引? 诺和诺德下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王牌产品司美格鲁肽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不及预期。 一方面,仿制药冲击下,Wegovy在美国市场销售失速。诺和诺德在公告中称,美国肥...
股价崩跌,80亿服装大佬急了。 股价跌跌不休之际,号称“A股服装界茅台”的比音勒芬最新召开的股东大会引发投资者高度关注,吸引了大量中小股东及私募机构参加。 在股东大会上,比音勒芬实控人、董事长谢秉政“...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宣布,将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额外100%的关税,贸易紧张局势骤然升级。他表示,美国也将在同一天启动针对中国的“关键软件”出口限制。 目前,美...
设计:岚昇 曾经的“最惨CEO”李斌,又多了一件麻烦事。 10月16日,据财新消息,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状告蔚来汽车涉嫌财务造假,CEO李斌、前CFO奉玮被指控涉嫌证券欺诈。 消息一出,蔚来股价...
门店数量破万,市值一度突破600亿,昔日的“鸭脖大王”绝味食品,最近难掩焦虑。 9月19日,绝味食品(603517.SH)收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
在5月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时下调全年业绩展望后,全球减肥药巨头诺和诺德(NYSE:NVO)在年中报发布前再次大幅下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 7月29日美股盘前,诺和诺德发布公告称,按固定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