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获3连板,文旅巨头跨界布局半导体

客服微996438432天前财经知识3

经历更名换姓、原大股东股份司法划转后,“文旅巨头”盈新发展(原新华联,SZ000620)正加速向科技领域转型。

跨界布局半导体

10月22日,盈新发展开盘继续涨停,斩获三连板,报2.18元/股,总市值128亿元。

_半导体板块强势崛起_半导体板块的行业龙头

消息面上,10月21日晚,盈新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长兴咨询、张治强签署《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长兴咨询、张治强合计持有的长兴半导体81.8091%股权。

交易完成后,盈新发展预计将实现对长兴半导体控股。

根据初步研究和测算,本次交易预计不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涉及上市公司发行股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资料显示,长兴半导体成立于2012年11月,是一家专注于存储器芯片封装测试和存储模组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形成了研发封装测试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拥有晶圆测试和修复技术,具备8层叠Die封装工艺以及BGA、SiP、CSP等封装技术,可生产消费级NAND FLASH模组和DRAM内存模组。该公司拥有76项有效专利授权,其中发明授权22项、实用新型54项,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大容量闪存芯片封装及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盈新发展表示,此次收购协议签署符合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及“文旅+科技”的战略布局,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综合实力及整体竞争力,为公司未来在高科技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上半年净亏1.6亿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月,盈新发展刚由“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现名。公司主营业务是文旅景区开发运营、酒店管理、旅行社、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物业服务、规划设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商品房销售、文旅综合行业。

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2亿元,同比下降50.97%;归母净利润为-1.61亿元,同比下降432.5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下降692.68%。

回溯历史财务数据,盈新发展已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为负。2020年—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13.68亿元、-33.52亿元、-30.75亿元、-29.92亿元、-7.056亿元,累计达-114.93亿元。因连续亏损,公司创新发展方面也捉襟见肘。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0,与上年同期一致。

有市场分析指出,因文旅板块受消费降级等因素挤压影响,盈新发展传统景区运营、酒店业务毛利率持续下滑,在此背景下公司拟跨界半导体、打造“第二曲线”可以理解,但研发投入的缺失可能影响公司未来创新能力与竞争力,限制新业务、新产品拓展。

半导体板块强势崛起__半导体板块的行业龙头

相关文章

不装了!美国政府要把英特尔变成“国企”?

不装了!美国政府要把英特尔变成“国企”?

前两天,英伟达宣布将斥资5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英特尔的股份。 黄仁勋在记者电话会上直言: 我们认为这将是一笔不可思议的投资。 同为美国科技巨头,英伟达与英特尔的这笔交易,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回顾...

0元转让,有创始人为了退出“拼了”

0元转让,有创始人为了退出“拼了”

隶属于美国华纳媒体,旗下HBO高分剧集《硅谷》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有这样一段桥段:主角团队研发的压缩算法引发科技巨头疯抢,为争夺核心技术,企业间不惜开出天价并购方案,甚至上演“截胡”戏码。 在现实中,这...

黄仁勋确认英伟达投资xAI?官方未置评,科技巨头加速结盟AI基建投资

黄仁勋确认英伟达投资xAI?官方未置评,科技巨头加速结盟AI基建投资

在美联储降息“放水”背景下,美股科技巨头加速人工智能基建投资。继OpenAI与AMD宣布芯片采购协议后,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被报道将融资200亿美元,英伟达将参与股权融资。 有媒体报道称...

沃特股份收购华尔卡密封件 加码半导体业务助力产业升级

沃特股份收购华尔卡密封件 加码半导体业务助力产业升级

9月5日,沃特股份(002886.SZ)披露公告称,为进一步强化半导体产业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公司拟以现金收购日本株式会社华尔卡(简称“日本华尔卡”)所持华尔卡密封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华尔...

500亿巨头,突发“黑天鹅”!

500亿巨头,突发“黑天鹅”!

10月13日,闻泰科技(600745.SH)复牌跌停,报41.83元/股,总市值520.63亿元。 截至下午A股收盘,跌停板上封单超170万手,全天成交额仅有1.71亿元,换手率0.33%。 9月底...

国内唯一,半导体隐形冠军,斩获100亿订单!

国内唯一,半导体隐形冠军,斩获100亿订单!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对于半导体公司而言,筑高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不断地研发、研发再研发。这也是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的研发费用动辄几十亿的原因。 可若从研发力度来看,拓荆科技才是真正的研发狂魔。...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