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振华:我国储能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4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在北京主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新的一年,中国储能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谈及过去一年的发展,俞振华表示,过去一年,中国储能经历了高速发展,新型储能历史上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竞争加剧态势明显。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37.9GW(吉瓦),同比增长59.9%,占全球市场37.1%。新型储能项目累计功率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58.5GW),达到78.3GW,占全球市场47.3%。

“安全依然是行业高度关注的领域。”俞振华说,就国内标准而言,已有50多项储能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涵盖了并网、运行、安全评估、设备、设计等多个方面,储能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国内市场总体规模__湖州旅游业总体规模

7月4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在会上发言。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俞振华表示,“发展新型储能”2024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标志性事件。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已累计发布2470余项与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的政策。广东、浙江、山东、安徽等地储能发布政策最为集中。2024年,全国共新增发布储能直接和间接相关政策770项,是去年同期的1.2倍。

就企业发展而言,俞振华指出,储能企业出海进程加快。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GWh。从企业类型看,电池企业出海大单规模超100GWh;光储企业出海订单规模超30GWh;从产品类型看,大单涉及电芯、电池舱、PCS、储能系统、EPC等。

与此同时,国内储能企业洗牌加剧。俞振华表示,截至2024年底,国内累计注册储能相关业务企业28万家;近三年储能相关企业注册量大幅增加,大量企业涌入储能赛道。

展望未来,俞振华表示,2025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GW,达112GW至125GW。新的一年,中国储能有望在攻坚克难中继续高速发展,虽然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但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相关文章

能源中国丨全球变局下,能源转型关键密码在哪?

能源中国丨全球变局下,能源转型关键密码在哪?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也迈入能源转型的重要时期。在日趋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能源转型如何寻求突破?能源转型的关键密码,藏在哪些核心领域?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举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

6.79亿联邦资金被撤销,多个在建项目被叫停,美风电产业再遭重创

6.79亿联邦资金被撤销,多个在建项目被叫停,美风电产业再遭重创

8月22日,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要求丹麦沃旭能源公司立即停止在美国一项大型海上风电项目的所有施工活动,理由是需要评估该项目对美国国家安全及海洋的影响。该项目位于罗得岛州附近海域,总投资约15亿美元,计划2...

专访明天氢能董事长王朝云: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爆发式增长近在眼前

专访明天氢能董事长王朝云: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爆发式增长近在眼前

氢能,作为兼具清洁能源属性与高能量密度的能源载体,一直被视为推动全球碳中和目标落地、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关键方向。 当前,氢能产业正经历从技术示范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跨越—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成本曲线持续下...

傅莎:碳中和产业投资空间广阔

傅莎:碳中和产业投资空间广阔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4日主办“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 推动协同发展”活动。能源基金会战略规划主任傅莎在会上表示,自“双碳”目标提出五年来,中国已构建起完善的“1+N”气候政策体系,为绿色低碳转型...

可控核聚变接棒雅江水电,相关龙头概念股或迎业绩与估值共振

可控核聚变接棒雅江水电,相关龙头概念股或迎业绩与估值共振

7月2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走高。截至收盘,浙富控股(002266.SZ)、东方电气(600875.SH)、雪人集团(002639.SZ)、国机重装(601399.SH)等多股涨停;百利电气(60046...

2025年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全国招募启动

2025年能源中国-青年菁英记者计划全国招募启动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10年来,全球气候治理虽然历经风雨,但绿色低碳发展终成时代潮流。能源绿色转型获得广泛认同,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当下,这条转型之路依然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