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族”拯救KTV?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77

斑马消费 陈碧婷

前段时间,一张有关“中国人主流娱乐方式在三年前和目前参与人数”的调研截图广为流传并引发热议。

据截图中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增长率最高的娱乐方式前三名分别为逛公园、city walk和瑜伽,减少最多的是KTV、密室逃脱和夜店。在这之中,KTV消费参与度下滑可谓相当明显。

从上世纪末开遍大街小巷的门店,到现在逐渐被消费者所抛弃,KTV的高光和陨落的确代表了一段时期的变迁。

眼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唱歌, KTV行业把目光聚焦在了“银发一族”。

“银发族”拯救KTV?__“银发族”拯救KTV?

从高处跌落

KTV最初起源于日本。1971年,一个叫井上大佑的日本乐手发明了一款小型伴奏机器,通过播放伴奏的形式来让人跟着唱歌,这也是卡拉OK的雏形。

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出现了内地首家KTV门店,彼时流行音乐开始兴起,无论休闲聚会还是商务洽谈,在KTV进行都是颇有面子的安排。

尤其在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娱乐方式有着更多的消费需求, KTV行业正式步入发展快车道。

2014年前后,国内线下KTV门店数量达到巅峰时刻,全国门店数突破12万家,其中就包括钱柜、好乐迪等知名连锁品牌,高光时期单日营收甚至能够达到近百万元。

巅峰过后,物极必反,从2015年开始KTV的倒闭潮席卷而来。据不完全统计,过去近10年来,好乐迪、大歌星以及被称为高端KTV代表的K歌之王等,齐齐萎缩。

逆境时期,KTV并非没有主动寻求自救策略。一方面通过降价推出9.9元体验券、99元包夜等优惠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另一方面在模式上,努力把KTV作为基础场景引入火锅等餐厅元素,真正实现了“吃着火锅唱着歌”。只是,种种自救策略效果不佳。

据天眼查数据,2015年-2024年国内KTV门店倒闭了7万家;截止到今年5月,国内注册的9.7万家KTV相关企业中只有3.94万家存续,大多都处在注销或停业状态。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披露,自2020年以来 KTV行业的整体客流量下降超过70%,如今在各大城市的核心商圈几乎很难再看到KTV的身影。

何以无人问津?

KTV走向落寞,有着多重因素的影响,“失宠”年轻人是最根本的原因。

首先来看竞争局势,由于KTV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消费场景很容易就会被新兴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行业内,线上渠道如腾讯旗下有“全民K歌”、阿里有“唱鸭”、网易推出了“音街”等,在具备社交属性的前提下,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装机必备app。

线下市场,时间更加灵活的迷你KTV爆火出圈,地铁口、商圈旁,在一个只有两平米的玻璃房间内实现想唱就唱的需求,一小时售价普遍仅需十几元。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早在2017年我国线下迷你KTV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31.8亿元,相较于2016年增长92.7%,到2018年增速仍然没有放缓。诞生了包括友唱、咪哒、哇屋等品牌,均有着不错的融资表现,友唱更是只用大半年时间装机量就超过5000台,覆盖全国140座城市。

行业外,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追捧及互联网崛起所带来娱乐方式的转变,同样给了线下KTV市场当头一棒。

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娱乐,大肆争夺KTV的年轻客户。有网友直言,“在KTV聚会就是一人唱歌,其他人玩手机,堪比一场酷刑,桌游等娱乐方式的参与度明显要高得多”。

再加上抖音、小红书等社媒平台对用户注意力的抢占,自然也就没人愿意去 KTV这种“无聊又费钱”的线下场所了。

导致KTV没落的原因,还包括内部发展困境,如高昂的运营成本和版权危机。

众所周知,线下KTV门店动辄需要数千平米的场地,租金成本能够占据到运营总成本的30%-50%;此前由于版权意识不强,KTV借机快速扩张,如今在版权意识提升后很多歌曲已经无法出现在KTV的点歌系统中,体验也就变得越来越差。

未来靠老年人?

在这场行业黄昏中,KTV自身造血能力严重不足,但仍在勉力挣扎。

以2017年成立的连锁KTV品牌“魅KTV”为例,凭借轻资产和智能化的运营模式逆势增长,两年时间开出400家门店,官网显示截止到今年5月旗下签约门店数已经突破900家。

2025年初,魅KTV创始人汤红伟对外公布了公司港股上市的计划,然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动作。

音乐社交平台“唱吧”早在2018年就进入了上市倒计时,至今,仍杳无音讯。

外部输血短期内指望不上, KTV该如何延续生命周期?

技术赋能是当下的KTV门店所选择的策略。最近两年随着AI等技术革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KTV开始通过AR沉浸式包厢、全息投影、智能点歌系统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沉浸式的唱歌体验。尤其是 AI修音功能的上线,哪怕五音不全,也能唱得动听。

不过,这只能是锦上添花。如果不能将年轻消费群体留下,KTV最终只能是明日黄花。

整个KTV行业,似乎已逐渐接受了失去年轻人的残酷现实,试图抓住有钱有闲的“银发一族”。

事实上,越来越多退休后的银发一族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维系社交圈, KTV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平台性的角色。

相较于广场舞等活动,唱歌的门槛要低很多,很多KTV门店也对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进行了优化,包括语音点歌、无障碍通道、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等,甚至还有部分门店能够通过“健康K歌”的系统来实时监测心率。

据美团所发布的《2024中国KTV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占比已经达到了35%,人均消费频次是年轻人的1.8倍,老年人俨然成了KTV的救命稻草。

吸引老年群体的策略本身并没有错,不过向来以重资产投入的KTV行业在面对整个消费趋势的变迁时,只想着靠老年人来“续命”恐怕还远远不够。

相关文章

预制菜迎来“透明时代”,上海新政是破局良药还是行业紧箍咒?

预制菜迎来“透明时代”,上海新政是破局良药还是行业紧箍咒?

来源 | 中访网 作者 | 一杭工作室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纸答复,将预制菜行业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针对“预制菜透明化”提案,上海明确表态:餐饮企业需逐步向消费者明示预制菜使用情况。 这...

2025餐饮老板保命指南:做好这三点

2025餐饮老板保命指南:做好这三点

可市场上每天进店消费的客群,根本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餐厅数量。 生意不好,以前搞个活动就能轻易解决问题,现在疯狂搞活动,搞不要命的低价活动,最后只会先要了自己的命。 这就是现实,属于餐饮的红利时代已经彻...

流量艺人,“绑架”音乐节?

流量艺人,“绑架”音乐节?

2025年的国庆,音乐节又火起来了。据不完全统计,国庆档将有超30场音乐节举行,但热闹背后,乱象与争议也在不断发酵。 一边是粉丝的“夜排大战”: 夜排,即粉丝为近距离接触偶像,在音乐节开场前便到场外排...

光伏企业今晚的中期业绩预告,隐藏着怎样的信息量?

光伏企业今晚的中期业绩预告,隐藏着怎样的信息量?

引言 今晚,是沪深主板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的日子。 虽然数据并不完全,但已经能反映问题本质了。尽管今年上半年出现531抢装等因素的刺激,光伏主材企业上半年的业绩仍在进一步恶化,而不是好转...

下载量暴跌八成,AI社交涨不动了

下载量暴跌八成,AI社交涨不动了

“猫箱在字节的位置可能并不稳,至少接下来一年里是这样。” 今年4月猫箱更换负责人后,这款国内主流AI社交应用的变化还没完。 一大直观改变在于用户增长的停滞。今年年初开始,国内几大主力AI社交应用投放...

三个男人卖保险,要去IPO

三个男人卖保险,要去IPO

魔幻的保险中介圈,热闹了。 作者 |笔锋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魔幻的保险中介圈,热闹了。 一边是年内18家机构年内黯然退场,卡行天下保险经纪牌照从5000万估值十次流拍后,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