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系腾讯集团高级经济顾问、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今年5月,我在直播间判断香港房价见底回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特朗普搞贸易霸凌和对哈佛大学进行报复清算将引发全球资本和人才的重新配置,资金进入香港市场压低银行利率,香港的一个月银行间借贷利率HIBOR从月初的4%降到月末的0.6%,在香港买房比租房更划算。
而且,全球人才涌入香港读书,香港各所大学也在全球积极招聘教授,香港都会大学买入商业楼和酒店作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香港科技大学也紧随其后。我判断香港房价在2003年起死回生靠的是“自由行”,而这一轮房价的回暖靠的将是“教育行”。
最新的数据完全证实了我的判断,香港房地产量价齐飞已经持续三个月了。
截止到7月20日,房价从5月低点反弹了2%,6月香港一手和二手私人住宅成交分别环比增加了28%和11%,7月的成交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价格涨幅明显快于6月。
截至6月末,香港一手私人住宅库存下降到21232,这是2023年三季度以来的新低。这些年香港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都不好过,他们基本上不再买地。
而截至今年6月,香港实施的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近50万宗申请,其中近33万宗获批、近22万人已经到香港居住,其余人才及家属也会过来。另一方面,前些年移民英国,加拿大,澳洲的香港居民陆续回流。这些库存被消化掉只是早晚的事。
往前看,我坚定看好香港房价回暖,但是我非常能够理解悲观派的看法。
最近我回长沙老家同学问起香港的情况,我说是冰火两重天,香港冰的一面失业率从两年前的2.5%上升到3.5%,是疫情后的新高,失业率未来可能上升到4%。而商铺的空置率达到12%,创40年新高,十室一空,我常去的几个也关门了。
不过话说回来,香港的情况比内地还是要好不少,至少没有出现企业家跳楼的悲剧。
悲观派还特别相信最近的一则谣言,说李嘉诚要卖掉自己价值50亿的老宅。其实完全没有这回事,大家只要在网上找到原图就知道造假者又是掐头去尾骗取流量。
香港火的一面,恒生指数最近一年累涨47%,突破25000点大关,日均成交额超过2000亿元,港股今年上半年有43只新股挂牌,集资额达1067亿元,按年激增逾7倍,重夺全球IPO冠军宝座。
无论是今年上市后身家倍增的企业高管,或者是从港股大涨赚到钱的投资者,都会把一部分获利投向房地产。我所在的家办就在贝沙湾购置了1.5亿港元的别墅。
今年香港保险业绩爆发,今年一季度香港新单总保费达到934亿港元,同比增长43%。到香港买保险的内地人络绎不绝,保险行业的创富神话也会辐射到房地产行业。
香港房地产还有可能迎来一个巨大的利好,就是一些人大代表和香港政府向北京建议实行“跨境购房通”,也就是允许内地人才的资金南下购买住房,将来卖掉房子后,资金原路返回内地,这样闭环就可以避免资金外流。
今年两会期间,港区人大代表建议购房通的资金池在200亿美元、而现在香港政府考虑的是向北京争取设立1000亿港元的“高才通”专项购房额度,相比国家近3.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涉及的资金不超过0.6%。我认为北京采取逐步扩大购房通资金池的规模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毕竟人才到香港安居乐业,为国家服务,都是国家乐于看到的。
不久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78142万平方米 再度创下近10多年来的历史峰值 尽管5月底回落至77427万平方米,但仍然比去年年底多了整整2100万平方米 这也意味...
深陷债务风暴的万科,突然迎来了一个熟悉的身影——74岁的创始人王石站了出来。 5月27日,万科创始人、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罕见发布长文,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万科命运的关切:“正在尝试和万科的决策层建立畅通的...
高瑞东 王佳雯(高瑞东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核心观点 事件: 2025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为-0.3%,前值(前值指2025年1-4月数据,下同...
【预见经济:陆月】 最扰是人心。 海外方面,美关税的司法纠纷或难阻挡特朗普的既定战略,近期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回升至高位。对等关税之外,美方还对钢、铝再次提高关税,非关税举措也在增多,凸显“极限施压”后...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6月即将收官,2025年马上过半。围绕一线城市,高端置业需求依旧强劲。刚刚,上海楼市再造了一出“地产神话”。 据融创最新消息,6月27日,融...
中国商报(记者 彭婷婷 李沫楠)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二季度例会内容公布,传递出下半年货币政策与汇率调控的重要信号。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本次例会在经济形势判断、政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