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国太平(0966.HK)发布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实现保险服务收入559.64亿港元,同比增长0.2%;保险服务业绩123.16亿港元,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达67.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2%。
中国太平这份财报看上去增势不错,但却没能达到投资者心中的预期。财报发布次日,中国太平股价下跌11.58%,截至9月1日,中国太平股价报于16.54港元/股,最新市值594.45亿港元。
从中国太平的报表中不难看出,上半年净利润的增长,大部分要归功于税收少支出65亿港元。集团除税前的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37.9%。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平上半年的净投资业绩竟然产生了5.34亿港元的亏损,而上年同期则盈利75亿港元。由此可见,中国太平上半年业绩呈现保险主业稳健增长、投资收益阶段性承压的特征。
中国太平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受到境内利率走势影响,FV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债券未实现收益大幅低于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中国太平已实现及未实现资本利得由2024年的127.41亿港元转为亏损35.19亿港元。
受此影响,中国太平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为217.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72.42亿港元大幅下降41.6%。
从中国太平的净投资收益率、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均出现同比下降,其中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降至2.68%,相较同业降幅较大。
那么,中国太平到底亏在哪了?
财报显示,中国太平FVPL债务投资(非上市)有24.53亿港元的公允价值损失,去年同期有56亿港元的未实现收益,这是与去年同期对比最为明显的一个下降点。同时,投资物业重估和联合营公司减值分别计了7.2亿港元和9亿港元的亏损,仅上述三项就抹去了超40亿港元的利润。
中国太平上半年的投资成绩也将其投资业务结构问题暴露出来。上半年,中国太平投资资产总额为1.68万亿港元,固收类投资占比84.5%,较去年同期再度提升1.7个百分点。
对固收品类(尤其是利率敏感型债券)的过度依赖,使其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承受更大压力。
今年一月,我国六部委联合发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实施方案中,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并指出,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针对险资入市话题,中国太平管理层曾在3月分的年度业绩会上表示,公司作为金融央企,将积极贯彻落实六部委实施方案的要求,分步有序完成新增权益资金的配置。
但实际上,中国太平今年上半年的权益类投资资产占比不仅没有提高,反而相比去年同期有了微幅的下滑。上半年,其权益类投资占比13.6%,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对比其他几只A股上市险企来看,新华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的权益类投资资产规模明显放大。特别是在上半年股市整体回暖的行情下,上述几家险企不约而同增加了股票类权益资产的投资,而中国太平是唯一没有提升股票投资资产占比的险企,且基金投资占比甚至出现了下滑。
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
今年2月,中国太平董事长尹兆君和总经理李可东任职资格双双获得核准,中国太平正式进入“尹李配”的新阶段。二人均是内部直升,对内部资源调配、存在问题的理解也更透彻清晰,外界也对中国太平给予了更多关注。
中国太平的三大业务板块在今年上半年呈现出差异化增长态势,其中人寿保险业务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人寿保险业务溢利82.78亿港元,同比增长5.5%;境内财产保险业务实现溢利6.86亿港元,同比增长84.9%;再保险业务同样录得显著增长,溢利8.72亿港元,同比增长74.8%,综合成本率保持在93.8%的优良水平。
太平人寿是太平的核心子公司,早在2023年,太平人寿就率先启动低利率专项研究。2024年,又将"调结构"确定为经营核心,较同业提前6个月布局分红险转型,形成“观念引导+技能提升+政策配套”的立体化推进体系。
从上半年表现来看,中国太平分红险转型成效显著,占长险首年期缴保费的87.1%,带动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8%。中国太平表示,主要原因为深入落实“报行合一”及新单保费增长。
但其保险业务却依然暴露出增长瓶颈,上半年,中国太平的寿险业务整体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22.49亿元,同比下滑0.7%,主要受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在人民币口径下,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0.8%,在众寿险公司中亦不算高。
值得注意的是,太平人寿的客户人数还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中,2024年,其个人寿险客户从2023年的1517.4万人大幅减少至1390.7万人,净流失126.7万,降幅达8.3%。
今年上半年,太平人寿的个人客户数再度下降,半年减少近56万人,总客户数降至1334.8万人。
拟20亿元定增+14亿元股权转让 草案显示,锦波生物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方式,向钟睒睒旗下养生堂发行相当于本次发行前锦波生物已发行股份总数6.24%的人民币普通股股份,融资金额不超过20亿元。募资中,11...
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可谓是有目共睹,似乎所有的房地产企业日子都不好过,然而就在最近知名物业巨头雅生活宣布扭亏为盈的消息传来,面对着雅生活的率先复苏让人不禁想问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物业巨头雅...
作者|梁耀丹 主编|赵妍 一纸诉状撕开了表面平静。 宗馥莉的三位自称是其“同父异母弟妹”,将其告上了法庭。这也意味着,娃哈哈昔日的“二号人物”、据称与宗庆后育有三个孩子的杜建英一方,开始了正式的反击。...
在乳业深度调整与消费缓慢复苏的2025年,蒙牛乳业交出了一份韧性凸显的中期成绩单。 据最新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若剔除牧业联营公司收益亏损同比扩大等因素,蒙...
导语:业绩全面碾压被动指数基金,但投资者信任的重构仍需要时间。 近年来,主被动之争一直是资本市场热议的话题。 2023年以来,相对于被动权益基金的逆势崛起,主动权益基金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在...
7月16日,周三。识局安排外用医疗器械项目三次对接河南某政府。 首次对接:3月14日 二次对接:4月28日 项目详情 项目方为集团化运营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拥有多个大型基地,资本储备充沛,具备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