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当48岁的朱江明宣布,跨界造车时,业内一片质疑。
这位工程师出身的企业家,既没有李斌的资本号召力,也不具备李想的产品网红气质,更缺少何小鹏的互联网光环。
但今天,他带领的零跑,却成了绝对的领跑者。
【颠覆:从黑马到千里马】
单月交付45067台!
刚刚过去的5月,一个新的车圈纪录诞生了。
创造这个纪录的,既不是小米,也不是鸿蒙智行,而是一个长期远离流量风口,极其低调的品牌:
零跑汽车。
2024年,当零跑销量起飞,第一次闯入新势力前三甲时,很多人惊呼:黑马来了!
彼时,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品牌,甚至有人断言,这只是昙花一现。谁曾想,那之后,零跑继续按下加速键。
直到2025年3月,零跑以3.7万的月销量,第一次超越理想,成为当月的新势力销量冠军。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在过去几年,剧烈变化。
先是蔚小理三足鼎立,之后理想、问界相继称王……如此更迭速度,令人眼花缭乱,但即便最大胆的剧本,也鲜有人猜中今天的局面。
45067台的单月交付,也使得零跑成为5月新势力销量冠军。这已经是零跑连续第三个月摘下这一桂冠。
昔日黑马,华丽转身,成为千里马,并在悄然间改写了产业格局。
你以为这就完了?更令人惊讶的是海外市场。
据乘联会数据:
2025年前4个月,零跑汽车超越一众对手,成为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冠军。
不仅超越同级新势力,更在全品牌榜单中紧随奇瑞、比亚迪两大传统巨头。
中国新能源汽车横扫全球,几乎众人皆知。
但不为人知的是,零跑作为一家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势力,已然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扛把子。
今天,零跑汽车已经卖到欧洲、中东、非洲等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仅欧洲就在13国上市。
上海港,一排排零跑汽车整装待发,运往海外的场景,令人震撼。
尤其是,在国内竞争最激烈,堪称神仙打架的SUV市场上,零跑C系列实现了款款皆爆款的销量奇迹。
火爆的销售,直接推高了零跑的经营业绩。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零跑录得历年同比最好业绩,经营表现超预期。
之前,外界对零跑一季度的预期是,可能至少5亿亏损,但实际结果仅为略亏,而且二季度或将盈亏平衡。
普通人多少有点后知后觉,资本市场却异常敏锐。
过去一年,零跑汽车股价持续创历史新高,不断逼近千亿市值大关,是今年唯一股价翻倍的新势力。
零跑最独特的地方,还不在于销量和业绩,而是:
在车圈内卷严重,车企大佬们纷纷下场搞流量,甚至相互开撕的今天,它几乎就是一个安静的存在。
它既非资本驱动的产物,也不是自带光环的流量明星。
但恰恰就是这个安静的企业,在行业的喧嚣中,宛如少林寺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十年埋头苦练,一朝硬控天下。
这种反流量的长期主义式胜利,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造车:一场技术耐力赛】
寻找零跑成功的秘密,要从一张图说起。
2024年底,在零跑汽车成立九周年之际,其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与5000名工程师完成了一张罕见的大合影。
没有热搜,也没有公司高管,朱江明用一张大合影,阐述了自己的造车理念:
用科学精神,重写造车剧本!
在残酷的汽车赛道,崇尚技术基因的企业有很多,但像零跑汽车这样,执行如此彻底、布局如此广泛的企业却极为罕见。
事实上,从创办第一天起,零跑就坚持全域自研路线。
至于为何要全域自研,业界不理解的声音颇多,毕竟依靠国内成熟的产业链技术,是很多新势力快速崛起的关键。
对此,朱江明曾有过解释:
零跑造车如果还跟原来的传统车企一样,那成功的机会将会非常低。
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
“核心零部件自己研发和制造,可以省出来一笔成本,我们同时追求较低的毛利,让利给用户。”
为了这个全域自研,零跑几乎干了造车要做的一切事情。
从硬件到软件,从电子电气架构、智能电池、智能电驱、整车架构到智能座舱、智能辅助驾驶……
对比行业,传统车企的三电和辅助驾驶,主要依赖外部供应商,蔚小理虽自研,但大多是单点突破。
而零跑在主要零部件上,自研自造比例占到整车成本65%以上。
不仅自研比例很高,在技术深度上,零跑也始终身居行业第一梯队。
不久前刚发布的LEAP 3.5技术架构,堪称零跑十年全域自研最新成果。
它以创新的“四叶草”中央域控架构,将驾驶、座舱、车身等控制器,全部塞进一个超级大脑里。
这个高度集成方案,将线束布局从过去行业平均1500米砍到全球最短的996米,电子控制器(ICU)从几十个精简到22个。
仅此一项,就为用户省下了一大笔钱。
不但成本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还提升3倍,稳定性增强50%,电气架构能耗降低25%。
更绝的是,当行业陷入堆硬件、拼参数的怪圈中时,零跑坚持从算法、感知到执行控制,全部自研。
凭借自研优势,它硬生生将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通8650芯片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车型干到了十万元级别。
这是一场工程思维的胜利。
它拒绝单纯地卷低价,也没有让技术高高在上,而是用一次又一次的工程创新,不断获得技术、产品和成本优势。
在此基础上,将新创造的价值,最大限度让利给用户,真正做到好而不贵。
十年来,在朱江明的带领下,一群工程师正是用这种思维,让技术走下神坛,走入寻常百姓家。
【科学企业家:沉默力量的胜利】
没有微博热搜,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流量。
朱江明用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宣告了工程师沉默的力量。
在零跑总部,除了工厂以外,大概有6200名员工,其中5000名左右都是工程师,占比超过八成。
即便行业里,最硬核的科技企业,也鲜有人敢如此堆技术实力。
朱江明之所以敢,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名拥有30余年研发制造经验的超级工程师。
这个零跑的一号工程师,毕业于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理工男的背景和浙大的求是精神,让他与其他新势力创始人风格迥异。
蔚来的李斌强调用户思维,理想的李想崇尚产品思维,小鹏的何小鹏擅长互联网思维。
而朱江明身上,则流淌着一种纯粹的工程师基因。
早在大华股份期间,他就带领团队,用这种工程师基因,从0到1不断突破,将大华做成了安防行业独一无二的存在。
创办零跑后,这种工程师基因,更是穿透整个组织,使其变得更有战斗力。
全域自研这件事,听上去很酷,做起来异常艰难,背后是零跑10年长途奔袭、3代技术进化的长期主义。
最难的时候,外界对零跑的质疑声不断。
朱江明只能眼睁睁看着,身边的新势力一个个成为资本的宠儿,而零跑却遭遇寒冬,公司一度没钱发工资。
最后,不得不跟好友一起决定,掏出自己口袋里的钱。
但即便如此艰难,朱江明和他的团队,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那张朱江明与5000名工程师的大合影中,全域自研六大核心技术模块的带头人,悉数列席。
而且,从公司创立至今,没有一个人离开。
这种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没有一点工程师精神,没有对技术平权的普惠情怀,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正是这种坚持,才最终有了零跑的全域自研,以及LEAP 3.5技术架构的诞生。
朱江明也因此,荣获2025年度浙江省科学企业家。对他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
首创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四叶草中央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科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了多个先河,助力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占据了有利位置。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很多新势力是资本驱动型的。
朱江明的获奖标志着:有科学精神的企业家正在登上舞台,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喧嚣的舞台上,朱江明以沉默的工程师力量宣告:
智能电动汽车的终极之战,终究要回归制造业的本质——用最硬的骨头,熬最慢但最扎实的汤。
这个趋势,在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只会越来越明显。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斑马消费 任建新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分众传媒和新潮传媒,这对在中国梯媒行业明争暗斗十年的“冤家”,最终选择了以83亿元彩礼,进行一场资本联姻。 昨日,分众传媒披露对新潮传媒的收购草案,...
作为中国首家获得创新放射性药物上市批准的企业,北京先通国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通国际医药”)的上市进展备受资本关注。 2025年5月26日,先通国际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用于核心...
人有失错,马有失蹄。骑士乳业罚单落地。 2025年7月4日,公司公告称,因期货投资亏损未及时履行信披义务,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立案,同时对公司及董事长、总经理党涌涛;董事、董事会秘书陈勇;董事...
红星资本局7月30日消息,连日来,A股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亮眼,重点布局这一赛道的权益类基金净值也不断走高,市场涌现出一批“翻倍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晚,今年以来有1...
政策端不断释放积极信号,全力支持稳定资本市场,进一步明确做强做优的目标。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强市场的吸引力,持续提升资本市场的活力,推动成交量的上升,利好券商板块。 本刊特约 文颐/文 2024年四...
日韩半导体板块突遭猛烈抛售。 今日,日韩股市开盘后,芯片巨头全线暴跌,日本芯片测试设备制造商、英伟达供应商爱德万测试一度暴跌超9%,韩国设备厂商韩美半导体暴跌超6%,SK海力士一度暴跌超5%,三星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