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1000字)
近日,良品铺子因一款“四粒红花生”产品的宣传海报登上热搜。
事件起源于细心网友的发现:在良品铺子电商平台的产品详情页上,画面中饱满的花生果实并非埋藏土中,而是违反常识地悬挂在枝头上,显然与花生的实际生长方式不符,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吐槽。
“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就信了”、“从设计审核到宣发全都没有常识”……网友们的调侃道破了海报的荒谬。
据更多网友爆料,出错的还不止一张图。另一张图片背景中的花生地被指像玉米地,甚至出现了收割机在收割花生的离谱场景。
见过收割小麦的、收玉米的,收花生用收割机?
面对质疑,良品铺子于8月28日回应称:“由于工作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从而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品牌的朋友致以诚挚歉意。
按理说,一个做了快20年的零食品牌,连自家卖的东西长啥样都搞不清,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官方回应说是 “误用了 AI 生成的素材”,这话听着有点甩锅那味。AI是画得离谱,但工作人员也不会审吗?从设计出图到上线宣发,少说也得经过两三道流程吧?难不成所有人都默认 “花生长树上” 是常识?
良品铺子此次踩坑,揭示了AI生成内容在当前商业应用中的普遍隐患。AI生成图片虽然大幅提高了内容生产效率,节省了企业成本,但也带来了新的风险。
正经社分析师也发现,良品铺子并非首个在宣传材料上栽跟头的品牌。类似常识性错误在营销领域并不少见,只是AI的普及让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例如,昆明机场AI图广告上,一名女士伸出右手点赞,结果出现了6根手指。
最大的问题在于,AI工具并不具备真正的常识判断能力。它们可能会根据文本描述生成视觉上精美但事实上错误的图像,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把关,就容易闹出“花生长在树上”这样的笑话。
技术再先进,也不能替代基本的事实核查和专业知识判断。人工审核和专业把关在AI时代依然不可或缺。否则,今天可以是花生上树,明天可能就会出现“水里结瓜”、“天上长萝卜”之类的奇观了。
值得关注的是,良品铺子此次“翻车”正值公司业绩承压时期。
根据2025年半年报,良品铺子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3亿元,同比下降27.2%;归母净利润亏损9355万元,同比下降491.6%。
其还面临控制权风波。8月13日晚间,良品铺子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涉及股权纠纷诉讼,涉案金额升至10.23亿元。
在这种背景下,其更应万般珍惜自己的声誉,避免因类似的低级错误进一步损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虎投财经」获悉,近日休闲零食龙头企业良品铺子披露公告称,将引入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国贸”),若交易顺利完成,武汉国资将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股权结构中首次引入国资背景股东,...
红星资本局7月13日消息,7月10日晚间,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公司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近期,围绕良品铺子股权转让的纠纷再次升级。良品铺子大股东宁波汉意被广州国资(广州轻工)诉讼的金额升至10.23亿元。据了解,良品铺子不久前发布公告称拟投身武汉国资(长江国贸),...
良品铺子(603719.SH)“卖身”武汉国资一事似乎不太顺利,被“爽约”的广州轻工集团已提起诉讼,将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告上法庭。 对此,7月21日,良品铺子方面回应红星资本局称,以公司公告为准...
斑马消费 任建新 全国休闲零食龙头良品铺子,将迎来武汉国资的入主。 上周五,相关消息披露后,市场一直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国资为何亲自下场卖零食? 一方面,这是武汉市对当地上市公司的扶持,拿出真金白银,帮...
如果你关心星空君最近的文章,一定会发现最近星空君不吹芯片了,不吹信创了,开始吹即时零售。 大量的资本和企业正在涌入即时零售行业。 最先挥起大刀的是京东,大家只看到了京东进军外卖,却没有看到娃哈哈早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