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众人抱薪者,不能让他冻死,为民族养娃者,不能让他穷死。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给养娃的人发钱了。
很多人不知道,驱动经济爆发的人口红利,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波浪形发展的。
就像你把一个乒乓球扔在地上,它会有规律地每隔一段时间就弹起来一次,这种现象在人口学上,叫做婴儿潮的回声效应。
正是因为一波又一波的婴儿潮,才能推动经济规模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爆发一次。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3次婴儿潮,原本在2015年会迎来第4次,但可惜它却没有来,这也是2016年放开二胎和今天发钱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次婴儿潮,发生在1950到1958年,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社会环境终于稳定,人们生孩子的积极性特别高,一家生五六七八个都是平常现象,年生育率高达31%至38%,也就是说,每100个育龄妇女,一年就能生出30多个孩子。
但因为当时人口基础不大,刚解放时只有5.42亿,所以这一波总共只生了1.6亿人。
第二次婴儿潮是1962到1973年,一方面是第一次婴儿潮的延续,另一方面,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孩子也进入了育龄。
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婴儿潮,一共生了3亿多,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次婴儿潮。
正是这一批人,构成了改开之后人口红利的基础,大量的人口进厂打工,推动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接下来的第三次婴儿潮,发生在1986至1990年,虽然我们不想要,但它还是来了。
当时全国都在提倡一家只生一个娃,但前一次婴儿潮的规模太大,回声效应根本压不住,导致在这短短5年里,又生了1.24亿人口。
按照这个逻辑,理论上会有第4次婴儿潮,也就是在2010年代,婴儿潮的回声效应会又一次显灵。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所有人翘首以盼的第4次婴儿潮,竟然爽约了。
除了2016年放开二胎的当年,新生儿数量稍微涨了涨,随后就快速回落,2024年只有954万,比起2016年已经拦腰斩。
为何婴儿潮的回声效应突然失效了?
原因其实也简单,因为很多人觉得,生娃这件事不划算了。
以前农耕社会讲究多子多福,是因为孩子就代表着劳动力,只要把孩子养大就能获得回报,孩子越多,老年就过得越滋润。
现在到了工业社会,大家算的是钱够不够花,房子够不够住,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了,很可能将来还得被啃老。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发展了,驱动经济的内核和家庭投入的回报模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所以中国历史上最奇特的一幕发生了,第一次给生娃的人发钱,3600元虽然不算多,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标志着养育孩子的主体正从家庭向社会转移。
那么问题来了,需要花多少钱,才能带来第4次婴儿潮呢?
就拿我们的邻居韩国来说,撒钱的力度非常惊人。
2024年,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然后出台了支持生育的15大核心政策。
包括发钱、放假、医疗教育减免等等,综合估算,平均每个韩国孩子从出生到18岁,大概能拿到超过100万人民币的补贴和减免。
在这么大力度的刺激下,尽管韩国的出生率今年出现了明显回升,但仍然无法扭转人口减少的总体趋势。
再说回中国,人口专家梁建章认为,需要给一孩每月发1000元,二孩每月发2000元,三孩每月发3000元,一直发到孩子18岁,相当于每个孩子最少能领21万多,最多能领65万,并且还把社保和个税全免。
我不知道这么多钱砸下去,能不能带来第4次婴儿潮,但我认为发钱只是手段之一。
就拿我们80后来说,小时候尽管很贫穷,但过得却很幸福,当时的家庭收入差距很小,大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骑的都是自行车,住的都是单位分的小房子,所以80后的成长氛围平等祥和。
但到了80后生娃的时候,却能看到网上的富孩子要啥有啥,还经常凡尔赛,穷孩子要啥缺啥,各种艰辛,所以就有人犹豫了,要是自己的孩子将来也每天996,却只能混个温饱,那还要不要生?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反内卷,并且确保各类选拔的公平公正,让缺乏财力和人脉的普通孩子,也能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那么第4次婴儿潮,就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7月9日“关税大限”将至,特朗普可能亲手终结谈判窗口? 当地时周日,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需延长即将到期的关税期限,将在未来几天内向包括日本在内的数百个国家发送信函,单方面告知各国对美出口商品...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在创业板上市、正在审核、已终止IPO的1025家企业中,有960家企业选择创业板第一套上市标准,占比高达93%;有64家企业选择创业板第二套上市标准;另有1家企业选择创...
继上海之后,湖北也确认了,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3000元以上的能多涨吗? 5月8日,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30条提振消费的具体措施。包括延长婚假,落实带薪年假...
美媒承认:中国手里有张“王牌” 美国无力反击 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的管控可能给美国带来“重大打击” 随着美中贸易摩擦升级,多家外媒和智库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这场博弈的一个关键领域,稀土(rare eart...
作者|耳东几 一组数据显示,浙江已经成为贵州人打工的首选地。 这个结果,意义不一般。 我们统计了全国31个省份,人口流动比例最高的是贵州。一共只有4600万户籍人口,去外省打工的就有845万。外流比...
2025年7月30日晚间12点已过,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底特”)的名字仍旧没有出现在北交所上市申报的受理名单中。 这便意味着上海底特已彻底放弃了短期内向北交所进军上市的计划。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