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

客服微9964384316小时前财经知识2

作者 | 何咏诗

当“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徐徐展开,一个核心命题摆在所有投资者面前: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周期中,寻找到那份穿越波动的确定性?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单纯依赖高增长、高弹性的投资策略,其风险与波动性正日益凸显。此时,一种看似“慢”却无比稳健的策略——红利投资,正从市场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央。它不再仅仅是保守者的选择,更是在低利率时代和“耐心资本”入场的背景下,攻守兼备的智慧之选。

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_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_

时代变局下的红利新宠

为何在“十五五”的开局之年,我们要如此重视红利资产?这并非偶然,而是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导向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首先,最直接的驱动力来自利率的持续下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76%,创下历史新低,银行存款利率更是全面跌破1%。这意味着,过去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的固收类产品,其吸引力正在急剧下降。相比之下,红利指数高达6-8%的股息率,对于稳健投资者而言,构成了难以抗拒的“剪刀差”。当十年期国债利率跌到1.60%,而中证红利的股息率为6.37%时,两者相差4.77%之多,巨大的利差正引导着“无处可去”的低风险资金,开始将目光转向红利资产以提高收益。

其次,政策层面的引导为红利资产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十五五”规划强调引入“耐心资本”,而耐心资本的大头就是保险资金。由于险资追求现金流稳定的特性,这些耐心资本首先青睐的就是红利资产。同时,“国九条”等政策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央企分红规模已突破3700亿元,监管层对上市公司分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红利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各大券商给予2025的配置策略也基本是一手科技+一手红利,进可攻退可守,所以红利被赋予了新的属性—防御性资产,在当前这样低利率背下,高股息防御性资产是稀缺的。

因此,投资红利ETF,本质上是在顺应时代的大趋势。它不再是简单的“吃利息”,而是在低利率环境中,捕捉由政策驱动的、具有强大现金流确定性的核心资产。

_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_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

解码红利ETF家族

提到红利ETF,很多人可能还停留在“就是买高股息股票”的模糊认知上。事实上,红利ETF早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内部风格迥异,风险收益特征也大相径庭。理解它们的差异,是做好配置的第一步。

最经典的当属“老大哥”中证红利ETF,它以A股持续高分红的100只股票为样本,行业分布上以银行、煤炭和交通运输为主,合计占比达53%。它的特点是行业分布相对分散,但依然集中在传统价值领域,股息率常年维持在6%左右,是追求稳定股息收入的经典之选。

而红利低波ETF则更进一步,在“高股息”的基础上叠加了“低波动”的筛选条件。这类ETF的银行含量通常非常高,走势和银行股高度相关。它的核心逻辑是,在获取股息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组合的净值波动,对风险极其敏感的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最具成长性的或许是红利质量ETF。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红利指数,它在传统高股息筛选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持续盈利和成长性因子的考量。这导致其成分股与传统红利指数有很大不同,里面甚至没有一只银行股,反而纳入了一些优质白马企业,是目前看到的唯一一只将贵州茅台纳入成分股的红利指数,以消费、医药等“长牛赛道”的行业为主。当然,由于其更侧重成长性,其股息率在红利指数中是最低的,但考虑到其成长性更好,这个差异也是合理的。

此外,还有聚焦特定市场的港股红利ETF。由于同一个中资企业每股分红是一样的,但港股股价通常低于A股,所以港股的股息率也更高。港股通高股息指数的股息率已经达到8%以上,即便扣除20%港股通红利税,仍然有高于6.4%股息率,相当于A股红利仍然有不小的吸引力。不过,投资港股红利还需承受汇率波动、市场政策差异等额外风险。

_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_红利ETF:穿越“十五五”周期的压舱石

定位、策略与耐心

理解了不同类型的红利ETF,如何将它们融入我们的投资体系,发挥最大效用?

首先是明确角色定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红利ETF是优秀的“防守型队员”,而非“进攻型尖兵”。在震荡市和下跌市中,它具备良好的抗跌属性,但在牛市或市场风险偏好高的时期,资金更青睐高成长的科技、新兴产业,红利类ETF因其多分布于传统行业,股价弹性较差,可能会大幅跑输成长型指数。因此,我们不应在牛市中抱怨它涨得慢,而应在投资组合中为其预留“压舱石”的位置,用它来平滑组合波动,提供持续的现金流。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策略。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红利ETF最佳策略是将分红进行再投资,长期下来可以积累更多的基金份额,从而实现“利滚利”的复利增长,这是长期财富增值的强大引擎。同时,也可以考虑构建一个红利ETF的组合,例如同时持有分红节奏不同的产品,有机会每个月都获得分红,从而实现更平滑的现金流。

投资红利ETF的核心逻辑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资产,并获取稳定现金流”,时机选择的重点不在于“抄底”,而在于“避免买在泡沫顶”和“在价值区域持续积累”。根据最新的市场数据,我们需要对当前的估值水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截至11月5日,红利指数目前估值过高,PE为8.4倍,PB为0.8,PB百分位98.59%。同样,中证红利目前估值偏高,PE为8.58倍,PB为0.82,PB百分位也达到了84.99%。就连以稳健著称的红利低波指数,目前估值也处于过高区间,PE为8.48倍,PE百分位高达99.75%。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尽管红利资产的长期逻辑依然坚固,但短期内的价格已经包含了相当乐观的预期,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历史高位区域。这意味着,当前并非一个可以无脑重仓介入的舒适买点。从市场走势看,尽管近期市场波动加剧,但红利相关板块表现相对亮眼,相关红利ETF当日仍有0.27%至0.5%不等的涨幅,这恰恰反映了其在市场调整时的防御属性。对于新进场的投资者而言,需要更加谨慎,避免追高。对于已经持有的投资者,则需要思考是否要进行部分止盈,或者至少应该暂停新的定投,耐心等待估值回归到更为合理的区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并选择合适的策略。投资红利ETF,需要我们接受几个前提:第一,这是长期持有,3年以上用不到的资金;第二,能够接受15%甚至更大回撤;第三,预期年化收益在8%以上;第四,定位吃股息,就是如果指数不涨,每年四个点收益也能接受。我们可以采用估值增强定投法,当市场估值进入高估区间时,暂停定投甚至开始分批卖出;或者采用分批买入法,将资金分成多等份,在市场下跌一定比例后再逐步投入,以平滑成本,等待更佳的布局时机。

对于有一定投资经验、能够承受短期波动的投资者,还可以考虑将网格交易与定投策略结合使用。网格交易的核心逻辑是利用趋势中的震荡波动来低买高卖赚取收益,降低持仓成本,其适用场景是震荡市或区间波动行情。而定投策略的核心逻辑是分批买入、摊低成本,主要解决交易中择时的问题。将两者结合,可以形成“底仓定投+网格增厚收益”的组合技,用来平衡收益与风险。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对仓位做到相对动态平衡,例如在持有总仓位大于60%时,应当降低定投频率或者定投份额,在持有总仓位大于80%时应当暂停定投策略,待仓位通过网格减少后再重启定投策略。这样,牛市靠定投增值,震荡市靠网格获利,从而在“十五五”的漫漫长路中,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

热门主题ETF表现强劲,业界提示过度投机风险

热门主题ETF表现强劲,业界提示过度投机风险

A股ETF再被基民买至溢价。 8月22日,半导体、通信设备、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等板块领涨,科创50指数大涨8.59%,相关主题ETF纷纷大涨,超140只ETF单日涨幅超过5%,其中20余只ETF涨...

双节理财收益窗口收官,存款“搬家”潮隐现:利率下行期居民钱袋子该往哪放?

双节理财收益窗口收官,存款“搬家”潮隐现:利率下行期居民钱袋子该往哪放?

而今年理财公司主推的多为存续理财产品,以亮眼的历史收益表现吸引投资者目光。北京银行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们行)没有特定为国庆发行的产品,并同时推荐了另外几款业绩较好的产品。“虽然现在买国庆期间...

连破六个“千亿”!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会否超过股票ETF?

连破六个“千亿”!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会否超过股票ETF?

11月3日,债券ETF规模正式突破7000亿元,成为这类品种年内突破的第六个“千亿”关口。从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来看,债券ETF发展呈现出以下亮点: 一是债券ETF当前的7000多亿规模,有逾70%是2...

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持仓净增6400亿,债券占比超51%创新高

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持仓净增6400亿,债券占比超51%创新高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5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情况。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整体来看,债券占比超51%,创...

中信银行研究团队:低利率时代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中信银行研究团队:低利率时代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三个过度”是必须引以为戒的教训 过度下沉风险、过度加杠杆,忽视潜在风险。在低利率环境下,一些银行误判形势,为博取更高收益,盲目下沉风险,涉足信用评级较低资产领域,且为提升收益过度运用杠杆。回顾历史,...

狂赚超4200亿后,险资再迎“顺周期”大考

狂赚超4200亿后,险资再迎“顺周期”大考

导语:秉持不同策略的巨头,能否在收益与稳健之间,找到一种新平衡? 暨去年同期创下历史新高后,今年年中保险业内曾预计,由于“高基数效应”的存在,头部险企业绩或同比下滑。 但结果完全相反。 最近发布的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