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洋公园“骨折”求生,祥源控股23亿港元抄底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37

海昌海洋公园“卖身”了,“山海联姻”的结果会是互补,还是一场冒险?

6月2日晚,海昌海洋公园(02255.HK)发布公告,公司拟以每股0.45港元向祥源控股集团旗下企业发行51亿股新股,总代价22.95亿港元。该认购价较当日收盘价(0.84港元)折让46.43%。

若交易顺利完成,祥源控股将间接持有海昌海洋公园扩大股本后的38.6%的股份,一跃成为其第一大控股股东。公告强调,新控股股东入主后,公司将维持上市公司地位。

海昌海洋公园解释,引入新控股股东旨在获取更多战略资源,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推动主题公园等核心业务发展以及偿还部分现有债务,以降低财务成本、改善负债结构。

然而,资本市场却给出了不同的反馈,公告披露后的次日(6月3日),海昌海洋公园股价应声下跌13.1%。

_海昌海洋公园“骨折”求生,祥源控股23亿港元抄底_海昌海洋公园“骨折”求生,祥源控股23亿港元抄底

五年亏29亿元

对海昌海洋公园来说,这笔22.95亿港元的资金堪称“救命钱”。

作为以海洋主题为基础的综合性文旅集团,截至2024年末,海昌海洋公园在国内自持并运营7家以“海昌”为品牌、以海洋文化为主的大中型文旅项目,包括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大连海昌发现王国主题公园等。

受疫情的影响,叠加近年来变化的外部市场环境,其业绩已陷入“越努力越亏损”的怪圈。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实现收入约18.18亿元,同比微增0.08%;旗下公园入园人次共计约1079万人,同比增长16.1%,公园板块收入为16.85亿元。不过,集团毛利为4.19亿元,同比下滑8.41%;归母净利润更是亏损7.4亿元,亏损幅度扩大2.75倍。

事实上,这已是海昌海洋公园五年内的第四次亏损。

回顾2020年—2023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2亿元、8.45亿元、-13.96亿元、-1.97亿元,仅2021年短暂盈利,五年累计亏损逾29亿元。

海昌海洋公园“骨折”求生,祥源控股23亿港元抄底__海昌海洋公园“骨折”求生,祥源控股23亿港元抄底

制表:左宇

持续亏损严重影响了公司现金流状况。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1.22亿元,同比下滑约77%;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流量为-12亿元,同比下滑约39%;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5.73亿元,同比下滑约1.7倍。截至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6.52亿元,仅剩0.53亿元。

2024年,海昌海洋公园资产负债率达82.44%,同比增长约4.3个百分点,同年其流动比率仅为0.14倍,较上年的0.93倍大幅下降。2024年11月,海昌甚至收到了银行《逾期贷款(垫款)催收通知书》。

互补还是冒险

看中海昌海洋公园的祥源控股,同为文旅行业的头部企业,其由浙江商人俞发祥创立并实控。

祥源控股旗下有交建股份(603815.SH)、祥源文旅(600576.SH)两家上市公司,手握张家界百龙天梯、黄龙洞、凤凰古城、齐云山等知名景区,相关资源、经验丰富。

这场“联姻”对祥源控股而言,是其完善文旅版图的重要举措。祥源文旅作为祥源控股文旅板块上市主体,2024年营收8.64亿元,同比增长19.64%;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滑3.14%;资产负债率33.85%,资产负债结构相对良好。

不过,市场也在担忧,海洋主题公园运营与山岳型景区差异较大,祥源控股未来运营整合能力尚有待观望,管理团队磨合与业态融合也存在不确定性。

除了文旅板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祥源的地产业务其实更为外界所熟知。

1992年,俞发祥在海南成立了祥源控股的前身——伟翔装饰。三年后,海南房地产泡沫破灭,俞发祥却选择逆周期而行进军地产领域,随后回到老家,在绍兴、嵊州,开发了祥源花园、绍兴金港湾等项目。

2002年,俞发祥成立浙江祥源投资集团,旗下设立多个房地产公司,并将发展版图转向安徽。进入安徽市场后,他先后投资开发了合肥的旧城改造项目,随后相继在合肥、阜阳、蚌埠落地了地产项目。安徽也成了祥源的第二发家地。

2019年起,祥源地产外扩步伐明显加快。当年5月,其以25.32亿元的总价拿下了浙江宁波湾新区的3宗地块,年底再度出手摘得宁波一商住地。

2020年,祥源更是大举进军上海、江苏市场;即便是在2022年行业下行阶段,祥源仍以4.84亿元摘下了青浦区夏阳街道一宗宅地,并开发为祥源溪悦项目。该项目在2023年5月、10月两次开盘,认购率分别为85%、34%,截至发稿,234套房源尚有8套在售。

随着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祥源如今已将更多精力重新聚焦于文旅板块。入主海昌无疑是其近两年的大动作,祥源的到来能否真正盘活海昌现金流、扭转经营困境,仍未可知。

相关文章

中公教育,摆脱困局的三个转向

中公教育,摆脱困局的三个转向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 看似一句颇有调侃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实则在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通过考公进入行政、事业单位,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首选。 数据显示,2025年国考报名审核通过人数为341....

21亿!国内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易主

21亿!国内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易主

海昌海洋公园的“困境”,或许可以得到阶段性地缓解。 6月2日晚,国内最大的海洋主题公园海昌海洋公园披露重大股权变动公告。公告称,由祥源集团间接全资控制的子公司祥源星海旅游(开曼)有限公司拟按0.45港...

董明珠9年前埋下的“雷”,要爆了

董明珠9年前埋下的“雷”,要爆了

董明珠的格力,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近日,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的价值18.06亿元的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三年。 这一冻结事件暴露出格力钛积重难返的财...

账上躺着65亿,“扫地茅”为啥急着二次上市?

账上躺着65亿,“扫地茅”为啥急着二次上市?

· ·· “疯狂的石头”,终于迈出了A+H股双上市的征程。 最近,科创板上市公司石头科技发布了一则公告,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据悉,此次募资主要用于国际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拓展及产品组...

啥操作?60亿收购,1块钱卖了

啥操作?60亿收购,1块钱卖了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为了保壳,也是拼了。 已经被连续ST的佳沃食品最近抛出了一份重大资产出售案,以1块钱的价格,把佳沃臻诚卖给了大股东佳沃集团。 天眼查信息显示,佳沃集团是联想控股...

大股东深陷债务泥潭,“国产奶粉第一股”贝因美控制权或生变

大股东深陷债务泥潭,“国产奶粉第一股”贝因美控制权或生变

7月17日晚间,“国产奶粉第一股”贝因美(002570.SZ)突发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小贝大美控股”),以资金流动紧张、深陷债务泥潭为由,已向法院申请预重整。该消息迅速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