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消费电子“一哥”$立讯精密(SZ002475)$立讯精密(002475.SZ),股价大暴发!
9月23日,立讯精密大涨7.79%,总市值达到4765亿元,创公司2010年上市以来新高。
今年4月以来,立讯精密区间最大涨幅达到147.33%,实现翻倍。作为大盘股,上演“大象起舞”。

立讯精密这波价值重估的核心逻辑是“AI”。
具体说来,立讯精密,一方面布局了面向C端消费者的AI电子产品,另一方面为B端供应算力基建硬件。
先讲讲AI电子产品。
2025年9月19日(周五),《上海证券报》援引消息称,OpenAI已与立讯精密(002475.SZ)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一款消费级AI设备,预计最早于2026年底至2027年初量产。这将是OpenAI首次涉足AI硬件,立讯精密则成为其首个中国合作商。
这一消息,直接刺激立讯精密22日(周一)一字涨停,23日继续大涨7.79%。
在与OpenAI合作前,立讯精密已经是苹果AI电子产品最核心的制造商,积累了丰富经验。
公司深度参与了苹果的个人智能系统Apple Intelligence。为配合Apple Intelligence不断迭代的AI功能,立讯精密在昆山建设了智能终端、穿戴设备及声学耳机项目,满足AI手机、AI眼镜等“AI+X”产品需求。
再说立讯精密的算力基建硬件业务,这块立讯已向英伟达供货。
2024年,立讯精密还打入英伟达供应链,为其GB200芯片提供铜连接产品。
8月28日接待机构调研时,立讯精密表示,公司凭借在高速铜连接领域的深厚积累,目前已从原来的跟随者成长为被客户认可的技术引领者,并成功进入全球各大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建立了技术领先的品牌形象。2025年上半年,立讯精密通信及数据中心板块约60%的收入增长来源于高速电连接产品。
除了铜连接产品,立讯精密也布局了今年火热的光模块。立讯表示,其800G和1.6T光模块产品主要面向中小型数据中心客户进行交付。
立讯精密基本面也非常牛,这为公司股价上涨提供了基础。
2024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9%、23.17%,均创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增长20.18%,净利润增长23.13%,又双双创下同期新高。
公司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42.46亿元—46.99亿元,同比增长15.41%—27.74%,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113.44亿元,同比增长20%—25%。
立讯精密的基本面,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抗周期性。
消费电子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只有少数极为优秀的企业才能无惧周期,始终保持成长,立讯精密就是这样的公司。
2022年和2023年,消费电子周期低谷的两年,立讯精密依然做到了利润正增长。这两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29.60%和19.53%。事实上周期低谷才是考验一家企业成色的时候,所谓“疾风知劲草”。
为啥立讯精密业绩成长可以抵抗周期?
源于其“规模化 + 多元化”优势。
在制造业,规模扩大可以降本增效;多元化方面,立讯是少有具备“全面代工能力”的果链公司。覆盖零件、模组、系统。代工能力全面,可以保障生产节奏稳定,避免产能闲置。
最后再看公司估值。
虽然市值已经创出新高,但因为业绩持续增长,所以公司估值不算贵。
公司最新市盈率32.61倍,依然低于历史平均市盈率41.09倍。
证券之星消息,水晶光电(002273)04月16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公司发布的年报显示,四季度的营收相比三季度有着大幅度的下滑,考虑到光学元器件与薄膜光学面板为公司营收...
9月22日,消费电子龙头企业立讯精密早盘罕见一字涨停,最大封单超46亿元,最新总市值为4420亿元。而在消息面上据The Information报道,Open AI已与苹果公司的设备组装商立讯精密签...
作为精密制造和智能制造的龙头,长盈精密曾被苹果CEO称赞为“每天都在突破可能性极限的典范”,公司历经4年努力,形成了“消费电子+新能源”双主业格局,目前正在向AI、机器人等领域加快步伐。 吴晓兵/文...
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简称“国补”),是国家财政部门对特定产业、消费行为实施的财政支持政策。今年国补政策扩容,消费电子首次纳入补贴,家电补贴品类更为广泛,同时还发展到家居家装领域。由于各省国补政...
“果链巨头” 立讯精密(002475.SZ)赴港二次上市进程再进一步。 8月18日晚间,立讯精密公告称,已于当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挂牌上市申请,并同步刊登发行申请材料。截至8月19日收盘,立讯精密股价报...
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产品,华为发布第二代三折叠手机,iPhone通过VC均热板与超薄钛合金中框实现散热与结构创新,华为三折叠屏凭借双铰链设计与柔性屏幕技术突破持续领跑国内折叠屏市场。 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