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砍合伙人,京东冲外卖酒旅:互联网大厂集体“再创业”

客服微996438432个月前财经知识48

2025年,中国互联网巨头们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同一个口号——“二次创业”。

阿里合伙人名单大换血,刘强东送外卖督战,张一鸣搬回北京盯大模型......创始人纷纷回归一线,大刀阔斧改革的背后,是增长焦虑下的背水一战。

PART.01

元老退场,一线业务负责人扛大旗

几家互联网巨头中,阿里率先提交阶段性答卷。

股东信中提到:“今天的阿里巴巴,正在以创业者的姿态,开启面向AI时代的全新征程。”

什么是创业者姿态?用任正非的话来说就是听得见炮火的人留下,离炮声渐远的退场。读起来有些许抽象,意思是把决策权授予一线。

_大厂京东第一温泉团购_上海连旅物联网科技

在阿里新的合伙人名单中,合伙人总数从26人精简至17人,多位远离核心业务前线的元老退场,留下的,都是扛着真刀真枪KPI的“一号位”或技术中坚等前线指挥官。其中,电商业务、AI+云业务直接相关的合伙人数量占比已超过四成。

聚焦电商和AI两大业务后的阿里,2025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2%至1301.09亿元,是近四年来的新高。

大厂京东第一温泉团购_上海连旅物联网科技_

经过蔡崇信和吴泳铭的合力改革,电商、“AI+云”两大核心业务分别取得了全球第一和全球第四的成绩。电商的淘天收入增长3%,CMR 增长6%,国际电商收入增长29%;云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

以虎鲸文娱和蚂蚁集团为代表的其他业务线陆续实现单季度盈利,盒马经调整EBITA(即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首次转正,也退出了高鑫零售、银泰等非核心资产,多方发力贡献了一份亮眼的财报。

股东信强调,未来三年阿里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将“AI+云”为核心的科技业务打造成支持阿里未来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

究其本质,人事变动也是为了创业服务。这场面向未来的二次创业,由一线业务负责人扛起各条战线的大旗,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PART.02

“二次创业”没那么容易

不止是阿里,与阿里地位相当的几个巨头如今都面临着同样的“炮火”:时代变了。

当一家公司开始怀念“创业初心”,往往意味着它正面临增长的停滞与活力的衰减。

阿里近两年已经喊了N次“重新创业”。淘天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超70%,断崖式下滑至2024年的不足40%、合伙人从最多时的38人缩减至17人,业务砍掉银泰、高鑫零售等多个非核心业务、暂缓菜鸟、盒马IPO、员工数量从2022年初的25.9万降至19.4万。

光看数字,就能感受到这家互联网巨头的焦虑,更别提外部拼多多、抖音电商对核心业务的冲击了。

京东也遇到了相似的情况,近年来,京东的市场地位正在逐渐下滑。尽管京东的利润规模逐年翻倍,但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其营收增速已经走入下坡路。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回归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内部会议上痛斥某些高管只会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忽悠,甚至爆出“代打卡”的灰产。

大厂京东第一温泉团购_上海连旅物联网科技_

除了AI时代的到来,迫使这些大厂加速转型,大厂自身的沉疴旧疾也到了积重难返的程度。

可以说,这些国内互联网巨头大多都得了“大公司病”,催生出类似官僚体制的黑话和负面梗、机制僵化、贪腐等问题。往夸张了说,病情已经加剧到了需要创始人救场的阶段。

马云回国,纠正张勇时代的战略方针,推动AI战略,拆分“1+6+N”架构,淘天集团回归“用户+低价”;刘强东回归,纠正徐雷时代的错误,强调“低价+供应链”,亲自给管理层做培训、送外卖。

但创始人回归就一定有效吗?

我们常说问题的诞生大多是从上往下的,创始人回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整组织架构,这个过程必然会带来内耗,方向正确充其量是阵痛,如果错误,那就得多来几次。创始人不一定全对,马云多年前对电商未来持续消费升级的预测,如今看来就是错了。

过去十年,阿里赖以成功的方法论,不仅已经不适用,甚至成了障碍。关于这点,马云在2023年内部会议上警告所有人,阿里已经面临转型困境的巨大风险。

如今,几乎所有互联网企业都在All in AI,部分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孤注一掷。花朵财经小编至少已经看到5个千亿级别的研发计划,阿里、百度等企业在财报中还强调AI给营收带来的正向影响。

没有人怀疑AI是不是未来,但押注方向不一定对,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就在大模型开闭源之间反复横跳。AI长周期,重投入的特性带来了不确定性,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到AI红利,大多数企业最终可能沦为陪跑。

大厂们的“二次创业”,本质上也是攻守之间的微妙转换,也就有了我们所见的互攻腹地。但是在一个固定流量的池子里反复捞鱼,无非是分配问题,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厂们的核心业务增长焦虑问题。借助新技术,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突破企业原有的生态壁垒,才是真正的解药。

上海连旅物联网科技__大厂京东第一温泉团购

创业精神可以被重提,却很难被重建。

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厂崛起于互联网时代,遥遥领先于后来者。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员工,或许很难做到“放下过去的成绩,重新出发”。

“十万+的员工数量,万亿的企业生态”过去是大厂们的优势,但现在成了转型包袱,大象转身,谈何容易。

或许现阶段创始人们该思考清楚,究竟是从对手口中抢走一块蛋糕,还是集中力量在新赛道攻城略地。

相关文章

流血速度超出预期,京东博窗口期

流血速度超出预期,京东博窗口期

京东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展现了外卖大战的残酷。 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新业务(外卖占比超过90%)经营利润亏损148亿元,拉低京东集团当季整体经营利润为负值,亏损9亿(去年同期为正105亿元)。...

第三次外卖大战!淘宝闪购冲锋,美团守擂,京东旁观,即时零售格局再变

第三次外卖大战!淘宝闪购冲锋,美团守擂,京东旁观,即时零售格局再变

暑期第一个周末,外卖巨头们的“火药味”就已经浓到了街头巷尾。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此前由京东、美团掀起的外卖大战,如今主力军已悄然换位,淘宝闪购和美团冲到了最前线,投入巨额补贴。以“战火”集中的茶饮为例...

京东造“场”,家装建材掀起电器化、智能化“新风暴”

京东造“场”,家装建材掀起电器化、智能化“新风暴”

泡在卫浴行业这么多年,九牧数字零售中心产品总监杨贞正感受到行业吹来的一阵“新风”。 他拿智能马桶为例,将这股新风形容为“既要、又要、还要”:“既要满足普通马桶的冲刷要求,还要满足不同消费层级的用户需求...

日均外卖2.5亿单,MAD都赢麻了

日均外卖2.5亿单,MAD都赢麻了

MAD(美团、阿里、京东)外卖大战,经历了连续两个“疯狂星期六”后,正演变为一场颇为罕见的没有输家的战争。 从今年2月11日京东外卖上线算起,外卖“三国杀”已经打了150天。美团、淘宝和京东三大平台...

当“饭圈”入侵外卖商战

当“饭圈”入侵外卖商战

该账号还发现,工作11年的京东快递员发帖分享自己对工作“很稳定,有成就感”的感受时,评论区都是齐刷刷的大拇指。但是当美团工作9年的骑手分享自己的感受,不愿意为了一两千块钱的羊毛换平台时,评论区却是另外...

互撕升级!京东VS美团:一场没有赢家的“人血馒头”游戏

互撕升级!京东VS美团:一场没有赢家的“人血馒头”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674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互联网行业很久没有掀起这样的腥风血雨。 近期,京东与美团之间竞争不断升级,想必很多蜜有都有所耳闻,这场由“二选一罗生门”引发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