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中国外贸在压力中开局,并走出一条清晰的“上扬线”。
从前2个月进出口增速同比下降1.2%,到一季度增速由负转正,前4个月增至2.4%,前5个月进一步回升至2.5%,进出口累计增速逐月上行。此间学者认为,出口超预期、贸易结构优化及政策显效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支撑了这一积极表现。
压力不容忽视
不过,行至“下半场”,中国外贸压力仍不容忽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指出,美国反复摇摆、极具不确定性的贸易政策,仍将是最大变数。
中国银行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5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提到,目前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关税谈判进程存在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关税博弈尚在演进,或将对中国出口造成外溢影响。
在贸易环境变化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走弱,外需放缓也进一步压缩了中国的出口空间。此外,基数上升等因素,亦使下半年出口增速承压。
如何稳住阵脚?
多重挑战叠加,中国外贸如何进一步“稳住阵脚”?
陈建伟认为,中国在产品结构和贸易网络上的优势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
一方面,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向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升级趋势明显。中国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有望为出口提供新动能。
另一方面,市场多元化步伐仍在加快。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将为外贸贡献更多增量。
今年以来,中国官方也在积极施策,从提升开放水平、改善外贸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着手,以期为外贸发展提供新的支持。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一系列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以扩大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再扩容,贸易新业态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外贸提质升级。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企业外贸、内销“两条腿”走路走得更稳。商务部近期表示,将帮助更多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提升一体化发展水平,下半年还将举办330多场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
中国贸促会此前提到,在一揽子稳外贸支持政策下,广大外贸企业正开辟增量市场、拓展内销市场、联动增强供应链韧性,克服当前挑战。业内分析称,随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外贸活力料将进一步增强。
积极变化已经出现
汇丰集团近期面向全球企业的一项贸易前景调查显示,全球企业普遍通过调整贸易策略应对新的贸易变局,包括重新评估各大市场对其贸易增长的重要性。在计划增加贸易往来的目标市场中,中国获受访企业选择的比例最高。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尽管外部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中国依靠全产业链优势以及产品和市场结构优化升级,将探索塑造新的比较优势与增长空间。中国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附加值含量将稳步提升,为外贸稳中提质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商报(记者 雷珂馨 文/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国内汽车产销延续强劲复苏势头,单月产销量都突破280万辆大关,同比增幅均超过10%。 在“两新”政策持续赋能、车企密集...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今年以来,多地纷纷出台政策举措,优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等11部门共同出台《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今年,中国多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动能加速释放,实现“逆袭”和“狂飙”。 据官方统计,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其中,安徽、湖北、江苏三个省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速领跑全国,...
我国可控核聚变领域再迎重大进展。近日,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BEST装置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精准安装在BEST装置...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服务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涵盖家政服务、养老托育...
核心观点: 1.安得两全法。稳住楼市股市是年初以来中央经济工作的明确要求。今年时间过半,股市已突破近年新高,但楼市依然承压。面对相同的经济基本面,股市、楼市为何呈现如此差异?股市行情若要持续,基础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