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IPO|正导技术业绩飙升引北交所追问,货款未收回反遭客户索赔650万美元

客服微9964384317小时前财经知识2

业绩狂飙,经营现金流净额却连续三年为负,浙江正导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导技术”)是否“纸面富贵”?

北交所官网显示,2025年9月30日,正导技术的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该公司拟登陆北交所,此次IPO募资将用于电缆工厂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2020—2024年,正导技术营收由5.5亿元增长至12.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481.71万元增长至5249.01万元,相较可比同行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然而,同期正导技术的经营现金流持续失血,引发北交所对于其经营业绩增长原因的重点关注。

此外,正导技术与客户存在尚未判决的大额商业诉讼,涉案金额高达6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00万元),且由于未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正导技术曾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9月28日、10月9日,就业绩变化趋势、现金流情况、未决诉讼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正导技术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业绩大涨遭北交所两度问询,经营现金流净额与利润背离

招股书显示,正导技术主营业务为弱电线缆和精密导体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被广泛应用于5G通信、物联网、工业以太网、安防、消费电子等领域。

财报显示,近年来正导技术业绩表现不俗,营收由2020年的5.52亿元逐年增长至2024年的12.9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更是由亏转盈,从2020年的-481.71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249.01万元。

从此次北交所IPO的报告期来看,2022—2024年(下称“报告期”),正导技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31%、20.23%、22.69%;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9.92%、106.35%、21.14%,利润增速远超营收增速。

业绩的大幅增长引发北交所的重点关注,在首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正导技术分析说明报告期内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

在首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对于收入增长,正导技术回复称,报告期内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系随着智能通信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下游客户对公司数据电缆及精密导体等产品的采购需求增长。

对于扣非归母净利润,正导技术称,主要系随着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规模效应显现,固定成本摊薄,营业成本及期间费用增速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毛利率呈上升趋势,带动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且由于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基数较低,故2022年和2023年计算的增长率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然而,报告期内,多家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并未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下滑,正导技术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值得关注。

不良人遭抄袭索赔_追回条款是什么意思_

如图表所示,正导技术选取的4家同行业可比公司,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未见持续大幅上涨趋势。其中,可比公司兆龙互连(300913.SZ)、恒丰特导(836249.NQ)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宝胜股份(600973.SH)、万马股份(002276.SZ)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下滑。

因此,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北交所就要求正导技术说明报告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未大幅增长、与公司经营业绩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

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正导技术表示,与部分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业绩变动趋势存在差异,主要系公司与相关可比公司在业务规模、产品结构及战略聚焦领域存在一定差异所致,符合其各自经营情况。

正导技术还称,公司作为细分领域的成长型企业,业务基数相对宝胜股份、万马股份等已进入稳定发展期的可比公司较小,因此业绩增速表现更为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导技术报告期内业绩狂飙,但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出。

招股书及首轮问询回复显示,2021—2024年,正导技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分别为-1.18亿元、-1.99亿元、-2.33亿元、-0.73亿元,与同期的利润表现背离。

对此,正导技术表示,主要原因系客户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回款,经营规模持续扩张、与客户和供应商的结算周期存在时间差异,以及在原材料采购支出相应大幅增加所致。

据招股书及第二轮问询函回复,若剔除票据贴现影响,2021—2024年,正导技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2.52万元、-2011.80万元、1040.24万元、2384.14万元,仍与同期净利润存在较大差异。

换言之,正导技术虽然账面上盈利亮眼,但实际上盈利“含金量”值得观察。

此外,2021—2024年各期末,正导技术短期借款分别为2.31亿元、1.97亿元、2.37亿元、2.03亿元。同期,其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26亿元、1.21亿元、1.31亿元、0.95亿元。

可见,报告期内,正导技术同期货币资金始终不足以覆盖短期借款,再加上该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长期净流出,因此,需警惕该公司可能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遭客户索赔650万美元,耗时6年仍无最终判决

除了经营层面的隐忧,正导技术的一起商业纠纷同样值得关注。

招股书显示,2017年12月,正导技术客户加拿大HSC公司开始拖欠货款。截至2018年6月累计拖欠货款约190万美元。正导技术随后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报案,并于2018年11月获得中信保的理赔款171.29万美元。

2019年4月,正导技术在中信保的建议下,向HSC公司提起诉讼,要求其支付拖欠的货款。但在2019年7月,HSC公司以正导技术违约、产品CSA认证问题、产品存在瑕疵等为由提起反诉,要求正导技术共计赔偿650万美元(按彼时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4672.46万元)。

但直到2024年3月,正导技术才在公告中披露了该诉讼事项,并表示公司经营状况正常,诉讼暂未对公司经营或财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由于未及时披露上述重大诉讼,违反了信息披露规定,2024年9月,浙江证监局对正导技术及相关人员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由于该商业纠纷涉案金额较大,已满足新三板所规定的重大诉讼标准(“涉案金额超过200万元,且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可能会对正导技术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引发北交所重点关注。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显示,北交所要求正导技术说明该诉讼是否对公司经营稳定性、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说明是否存在因产品质量瑕疵等问题或相关诉讼败诉。

正导技术回复称,代理律师认为就该案胜诉的可能性很高,导致公司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较小,HSC公司提出的各项反诉请求尚未提供充足的证据予以支持,公司可能仅就其被海关扣押货物的处理损失承担部分责任,预计该部分损失金额约为35.4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3.85万元),该诉讼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显示,HSC公司就其主张有权向中国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且正导技术已经取得的赔付款存在可能被中信保追回的风险。

而HSC公司在反诉时要求赔偿的金额(650万美元)外加中信保的理赔款(171.29万美元),两者合计超过800万美元。

若按当前汇率计算,上述金额合计超过5800万元人民币,而截至2024年末,正导技术的净资产为3.16亿元,占比约为18.56%。

但正导技术也在第二轮问询回复中表示,鉴于目前中国与加拿大之间并未缔结或共同参加相互承认和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国际条约或公约,也不存在互惠关系,即使加拿大法院最终判决公司败诉,该判决在中国也很难被承认和执行,且中国法院有权对外国法院判决的明显超出实际损失的损害赔偿金不予承认和执行。

若自2019年5月正导技术起诉HCS公司追诉货款开始计算,双方这一纠纷已耗时超过6年。

第二轮审核问询回复显示,截至2025年8月28日,该案件仍处于推进安排庭审阶段,尚未确定审前会议日期和庭审时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

(全文2925字)

相关文章

哈佛赢了!

哈佛赢了!

哈佛大学在法庭上取得胜利,但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波士顿联邦地区法官艾莉森·伯劳斯(Allison Burroughs)作出裁决,特朗普政府冻结哈佛大学超26亿美元联邦资助的...

利润扭亏 业绩回暖?最小市值酒企皇台酒业还未脱困

利润扭亏 业绩回暖?最小市值酒企皇台酒业还未脱困

(原标题:财说 | 利润扭亏,业绩回暖?最小市值酒企皇台酒业还未脱困) 市值最小的白酒企业皇台酒业(000995.SZ)似乎脱困了。 2024年皇台酒业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12%;归属净利润27...

苹果因违反应用商店禁令被开发者起诉 索赔数十亿美元

苹果因违反应用商店禁令被开发者起诉 索赔数十亿美元

【CNMO科技消息】5月6日,据外媒消息,苹果公司因被指控“故意违反”法院下达的反引导禁令,遭到了开发者的集体诉讼。这一禁令是苹果与Epic Games法律纠纷的一部分。一家名为Pure Sweat...

近3亿存款悬案反转

近3亿存款悬案反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校对 杨利 持续多年的2.95亿元存款“失踪”案迎来新进展。 近期,A股上市公司南京科远智慧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远智慧”)发布公告称,近期已收到浦发...

科兴生物巨额分红背后:股息率达850%!停牌超6年

科兴生物巨额分红背后:股息率达850%!停牌超6年

近日,美股上市公司科兴生物因将派发巨额现金分红而引发关注。今年6月中旬,停牌6年多的科兴生物公告,将于7月初向全体股东进行每股55美元的特别股息现金分红。目前,按照停牌前的股价6.47美元/股,该笔...

屹唐股份起诉应用材料公司,索赔9999万元!指控其非法获取核心秘密

屹唐股份起诉应用材料公司,索赔9999万元!指控其非法获取核心秘密

两家半导体巨头对簿公堂! 8月13日,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屹唐股份”)公告称,公司因认为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公司的等离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