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拒用海归,胡锡进发声:她应该道歉!

客服微996438433个月前财经知识62

最近,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又一次因为“快人快语”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一次,不再是“格力不缺钱”或“不退休”,而是她在4月22日临时股东大会上的一番“拒用海归”言论,引发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董明珠在发言中明确表示:“我们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

她还补了一句更惊人的话:“海归派里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这番话一出,现场没塌,但网络几乎炸锅。

要知道,董明珠不仅仅是格力的掌门人,更是格力品牌真正的“代言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

她的这番表态,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风格”的范畴。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站出来发声,直言不讳地说:“董明珠女士应当作出道歉。”

董明珠面试海归_董明珠要求_

不同于以往,这次他的理由很直接也很有逻辑:

首先,这种“拒用海归”的说法,实际上已经触及了就业歧视的底线。按照中国现行的劳动法,任何人都享有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的权利,不论他是在清华毕业的,还是在斯坦福镀了金。

其次,把“海归”集体打上“间谍”潜在嫌疑人的标签,这可不是一句“我只是担心安全问题”就能带过去的。这种以偏概全的指控,既伤人又不负责任,还严重损害了一个庞大人群的声誉,甚至跟国家的开放政策背道而驰。

说白了,这种说法既不合法,也不合时宜,更不应该出自一位大企业的领军人物之口。

当然,我们也理解董明珠的性格——她一向直率,说话从来不绕弯。但就像胡锡进所说,“讲话直率不是挡箭牌”,尤其是当你讲的话已经不是私人场合闲聊,而是在股东大会这样的正式场合、面对公众舆论讲出来的时候,分寸感是必须的。

如果是企业内部人事管理,董明珠完全有权决定用什么样的人才策略。但当这种策略公开被赋予“拒用某类人群”的标签,那它就不只是企业用人标准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议题、法律议题,甚至是价值观的问题了。

别忘了,“海归”这两个字曾经是多少中国家庭的骄傲象征,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成果。把这群人一棒子打死,说到底对国家也不是件好事。

总的来说,胡锡进的表态其实是给董明珠留足了台阶。他没有否定她的领导能力,也没有抹杀她为格力乃至制造业做出的贡献。但作为公众人物,她确实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起更大的责任。

所以,是否道歉,是态度的问题;如何道歉,是智慧的问题。风格可以鲜明,但话不能太硬;情绪可以真实,但立场得稳。

格力能不能赢得未来的市场,靠的不只是空调有多好用,还得看品牌能不能给社会带来正向价值。

而这场风波,或许正是董明珠思考“品牌责任”的一个契机。

相关文章

发力稳就业,中国多家大型企业出招!

发力稳就业,中国多家大型企业出招!

腾讯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百度提出未来5年再为社会培养1000万AI人才、滴滴宣布将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今年以来,中国多家大型企业频频发力稳就业。 就业,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

多家“大厂”发力,为了这个“重中之重”!

多家“大厂”发力,为了这个“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中国多家大型企业接续发力,为就业市场保驾护航。 扩大就业招聘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支持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少企业发声,计划扩大就业招聘规模,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 记...

跟我一起画条龙

跟我一起画条龙

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风谲云诡,可能是人事动向最频繁密集的时期了。商业地产和物管企业也不例外,有不少老将,都选择了转移阵地。 从万达到龙湖,再到新城,高管变动恍若走马灯。 不过,也有例外。今年年初,从...

大学转专业,不再难了?专家:转不转,还得谨慎考虑

大学转专业,不再难了?专家:转不转,还得谨慎考虑

高考放榜,进入志愿填报环节,陆续有高校发布更灵活开放的转专业政策。 近日,厦门大学招生平台“厦大招生”公众号发布招生新政,其中提到,“全面放开转专业”。 更具体的表述为:进一步放宽转专业,转出不设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