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博士”单挑巨子生物,可复美陷入信任危机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85

斑马消费 范建

当化学博士打开检测箱,胶原蛋白行业的“秘密”,被揭开了冰山一角。

事件起因是港大化学博士郝宇发布视频,发布对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产品中胶原蛋白含量远低于法定标注下限,且未检测到关键成分甘氨酸。

视频一经发布,立即引发业内外高度关注。如果产品中没有关键成分,巨子生物销售产品,是否涉嫌欺诈?

但可复美官方对这一检测结果和检测方法均不认可,除自检外,目前已委托第三方机构再行检测。

这场风波仍在持续发酵,巨子生物股价已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且波及多支行业个股。看来这起纷争,在短期内,还很难划上句号。

_大嘴博士是真的博士吗_大嘴博士个人资料

争议突起

当你晚上拿起重组胶原蛋白精华液开始护理皮肤,有没有想过,这里面究竟有没有胶原?

最初,郝宇对胶原蛋白行业的关注,源于行业内的一次聚会,听闻已有人做过检测,结果让他颇为惊诧。

郝宇是港大化学博士、前欧莱雅中国科学传播负责人,拥有14年化妆品研发经验,也是“大嘴博士”博主,曾在去年5月连续发布3篇有关胶原蛋白行业的文章。

基于行业敏感性,郝宇带领团队,选定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复美产品进行了检测,揭开了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的神秘面纱。

经检测,团队发现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复美“胶原棒”中(可复美Human-Like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重组胶原蛋白含量为0.0177%,低于0.1%法定备案标注下限,其中,关键成分甘氨酸未能检出。

5月24日,郝宇团队将检测结果公开发布,可复美马上被掀上风口浪尖,并登上微博热搜。

同日晚间,可复美通过官方微信账号发布《严正声明》,对于郝宇团队的检测结果坚决否认,并贴出多批次自检报告显示,三个批次产品中,胶原蛋白含量分别为0.27%、0.27%和0.28%。

据上述《声明》,可复美参考《药典》以及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对自家产品进行检测,但未公开具体检测方法。

同时,巨子生物(02367.HK)在可复美官方微信中发声,声明其上市销售的产品,都通过药监部门备案,且生产的产品品质可靠,不存在任何成分造假。

5月25日晚间,郝宇团队再度发文,质疑可复美依据行业标准的检测方法。其认为,鉴于检测目的是确认产品中是否真实添加了重组胶原及其总含量,所以,该团队经过谨慎比较各种检测方法,最终采用HPLC氨基酸定量法。

这种方法虽然看起来“笨拙”,但只要产品中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就一定能被准确测出并定量。

持续发酵

尽管事发已几天,双方对检测方法的争议,依然剑拔弩张,事件持续发酵。

可复美认为,郝宇团队采用的检测方法未列入上述行业标准,亦未能得到实践验证。同时指出,郝宇团队从未向公司索要重组胶原蛋白原料,公司亦为对外提供或出售原料,对方无法进行检测验证。

5月26日晨,郝宇团队再次发文,指出其所检测产品来自于可复美公开销售的产品。

尽管可复美言之凿凿,依然有个硬伤,那就是在自检报告中,既没有披露具体检测方法,也没有披露胶原蛋白的核心氨基酸和甘氨酸等相关数据。

作为巨子生物联合创始人之一,范代娣曾著作《胶原蛋白材料》一书,强调甘氨酸是胶原蛋白的关键结构部分,其占比为三分之一,是形成三螺旋的关键成分。

鉴于自检结果披露后,未能平复外界的关注,日前可复美已向多家第三方机构送检产品。

从本质上来看,事件发酵仍聚焦在检测方法与标准上。无论是可复美,还是郝宇团队,双方检测结果,均难以消除外界的质疑。

然而,伴随着争议,事件发酵有了走向另一个方向的苗头,已有人在互联网上抛出商战阴谋论的说法。

据郝宇披露,团队的相关视频已被下架,且自己已收到电话和短信骚扰,并有中间人出面尝试斡旋。

信任危机

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历来争议不断,10多天前,玻尿酸行业龙头华熙生物(688363.SH),发文炮轰多家券商机构,对玻尿酸和重组胶原蛋白材料“对比研究”而误导公众,引起业内外高度关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于巨子生物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

2011年,巨子生物推出可复美,经过10多年的市场培育,已成为公司重要收入来源。

2024年,可复美营业收入约45.42亿元,同比增长62.9%,收入占公司收入的82.0%。另一品牌可丽金营业收入8.41亿元,占比公司收入的15.2%。

去年,是可复美胶原棒产品上市第3年,这支产品不仅已成为巨子生物的明星大单品,也是国内护肤品精华类目中的佼佼者。

据年报,去年618大促,可复美胶原棒蝉联天猫面部精华类目TOP1、液态精华类目TOP1和修复精华类目TOP1等,收获了较好的市场热度。

今年4月17日,可复美发文称,胶原棒2.0版已焕新登场。在某电商平台上,胶原棒2.0版30支装售价429元,销量已达20万+。

因为聚焦胶原蛋白细分赛道,巨子生物稳坐行业头把交椅,2022年顺利登上资本市场后,更是迎来高速增长。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3.64亿元增至55.39亿元,归母净利润由10.02亿元增至20.62亿元;近两年来,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在40%以上。

5月26日,公司开盘大跌超8%,收盘跌幅4.04%,昨日仍持续跌势,收盘跌5.43%。这场舆情风波,发生在今年618期间,很可能会影响公司全年业绩。而且,已波及到行业相关个股。昨日,丸美生物、锦波生物等,亦出现股价下跌。

如果不能及时平息这场风波,不仅会给巨子生物造成品牌信任危机,对整个重组胶原蛋白行业,乃至医美行业,或许都会带来重创。

相关文章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预制菜争议背后的餐饮业信任危机:从罗永浩怒怼西贝事件看消费知情权之争

这场由罗永浩一条微博引发的餐饮业大地震,表面看是公众人物与餐饮品牌的嘴仗,实则暴露了预制菜行业发展与消费者知情权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 当知名企业家在社交媒体痛斥"高价预制菜恶心",当连锁餐饮创始人手...

景顺长城困局:20亿亏损与2亿管理费背后的信任危机

景顺长城困局:20亿亏损与2亿管理费背后的信任危机

近期,景顺长城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旗下多只基金业绩不佳,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与行业深度审视。 景顺长城景气进取自2021年成立后业绩持续低迷。截至5月13日,该基金A份额成立以来净值下跌33.84%...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

印坠机事件让波音再陷信任危机,美媒:此次事故怕要让波音好势头戛然而止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波音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再次面临严峻挑战——该公司旗舰机型787梦想客机卷入重大空难事故。上周四,印度航空AI171航班(机型为波音787-8)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起飞后坠...

市值暴跌166万亿韩元!李在镕称三星生死一线,韩民破防:换人!

市值暴跌166万亿韩元!李在镕称三星生死一线,韩民破防:换人!

曾经不可一世的韩国巨头三星,如今正遭遇史上最严峻的信任危机。去年一整年,三星市值蒸发 166.75 万亿韩元(约 8790 亿元人民币);手机、芯片、屏幕全线溃败,李在镕首富宝座易主,身价缩水37亿美...

「东北雨姐」们扎堆复出,观众不买账了

「东北雨姐」们扎堆复出,观众不买账了

「核心提示」 东北雨姐试探复出遭全网抵制,观众不再为“人设”买单了。 作者 |高宇哲 刘杨 因售卖“假红薯粉条”被封禁的“东北雨姐”,沉寂了近一年后,正在悄然试探重返公众视野的可能性。 随着账号解禁...

失联跑路、退货率95%,中国明星李晨马可直播带货翻车

失联跑路、退货率95%,中国明星李晨马可直播带货翻车

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是拥有千万粉丝的“顶流”——一场直播,可以在数小时内冲出数百万的销售额。 但在销售数据的背后,等待品牌方的,却是惊人的退货率、空洞的GMV和“人去楼空”的合作方。 记者历时一个多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