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演”到“工作”,人形机器人离“进厂打工”还有多久?|机器人商业新纪元

客服微996438435个月前财经知识87

红星资本局6月17日消息,纵观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尽管有各种争议,但“进厂打工”这个场景,早已是业内共识。

不过全球机器人行业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工业场景虽然摆在眼前,但人形机器人的能力却还不能“直接去工厂干活”。宇树科技CEO王兴兴也在近日表态,宇树终极目标就是希望人形机器人真正去干活,但在真正干活之前,会做更多的商业化拓展和尝试。

红星资本局在采访中了解到,从“表演”到“工作”的跨越,对人形机器人的技术考核是严苛的,想要大规模普及乐观估计还要3、5年甚至更久。眼下一众车企跨界入局机器人赛道,也为工业场景的突破带来了更多可能。

工厂机器人导致多少人失业_机器人在工厂_

图据图虫创意

从‘表演’到‘工作’的跨越

机器人面临更严苛的要求

被称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的优必选(09880.HK)很早介入了“工厂”场景,今年上半年收获了不少合作。

1月中旬,富士康与优必选宣布共同落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3月,优必选数十台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极氪5G智慧工厂完成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此后又与北汽新能源、奥迪一汽、东风柳汽在工业场景官宣合作;5月,优必选的“朋友圈”再次扩大,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将共建人形机器人+智慧工厂示范方案。

红星资本局从优必选了解到,东风柳汽的这一单,是采购部署20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整车制造。

“这是人形机器人企业全球首次签署小批量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优必选相关人士对红星资本局表示,这标志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进入汽车工厂等工业制造场景得到进一步验证。

不过比起让机器人蹦跳跑步,工业场景应用的技术点很难攻克。

赛迪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钟新龙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表示,“进厂打工”的人形机器人,其技术门槛和综合要求,远高于在展会或视频上看到的跳舞、跑步等运动展示。“这并非简单的难度增加,而是从‘表演’到‘工作’的跨越,其技术考核是严苛的。”

钟新龙指出,一个合格的“打工机器人”需要具备三大核心技术集群的深度融合——高保真度的环境感知与认知智能、高精度的全身协同与灵巧操作、高可靠性的工业级稳定与安全。

“仅仅是识别出流水线上哪个零件有瑕疵、工具架上的扳手是什么型号这个环节,背后就需要强大的模型进行实时计算和语义理解。”

协作机器人品牌节卡也在近年来布局了人形机器人,去年工博会上,JAKA K-1人形机器人面向全球首发首展。节卡副总裁常莉告诉红星资本局,随着节卡人形系列产品不断丰富,已与部分汽车产业链企业就人形机器人应用展开场景测试与验证。

“与商业、服务等其他场景相比,工业场景中‘进厂打工’的机器人,面临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常莉告诉红星资本局,工业场景要求微米级的定位精度、更高级别的防护等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这是确保高质量生产的关键。比如在汽车发动机精密装配任务中,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与其他商业场景不同的是,常莉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工业落地不是单纯以“量产”衡量,更看重工艺融合、场景适配和长期应用能力。

车企、家电企业布局机器赛道

是跟风跨界?

瞄上工业场景的不止机器人企业,诸多车企也加入了机器人赛道。今年4、5月多地车展上,人形机器人成了C位,承担起车模、顾问、解说员角色。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特斯拉(TSLA.US)、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在内的6家车企已自研或联合攻关推出了人形整机成品,另有十数家车企通过投资、应用等形式介入。其中特斯拉、小鹏、广汽集团分别公布了自家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均在今明两年内实现。

不止是车企,家电龙头企业美的集团(000333.SZ)也公布了人形机器人的落地时间表。今年5月,其自研的类人形机器人正式进入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用于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场景;据美的透露,今年下半年,美的人形机器人将陆续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

红星资本局从美的了解到,从进入工厂到现在大半个月的时间,其人形机器人“美罗”的第一阶段调试已有成果显现,可以融入生产业务系统,走进日常生产。

“每天它会像我们的员工一样去执行生产系统、业务系统下发的巡检任务。”美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高级研究员孙智宇介绍,以往每一两个小时员工就要去进行一次巡检,检查仪表盘、水温水压等等是否正常。同时执行首检搬运,把首检任务送到质检台获取质检结果,这一系列事务员工都需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工单闭环导入生产系统,而现在这些都是机器人去完成的。

孙智宇提到,未来美的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布局,计划是先去赋能自家工厂,做到跟员工配合一起工作,或是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下一步会考虑让它逐步走进门店,进行导览甚至讲解操作演示。

不过他也不可否认现下进入工厂的机器人还面临很多挑战。“比如硬件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在工厂恶劣的环境下还是需要提升的。工厂环境与实验室环境无法比拟。还要考虑有些高温环境对机器人的影响。”

“当前行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场景深耕’的过渡期,”常莉认为,跨界入局为行业带来了资本与场景资源。这些企业在自身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资本和行业经验,他们的加入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钟新龙对“跨界入局”也持肯定态度,他认为这是人形机器人赛道加速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这绝非简单的‘跟风’,而是基于各自核心战略的深思熟虑。”

比如车企有天然的“跨界优势”。“车企在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动力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以及大规模精密制造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的深厚功底,这些能力与制造人形机器人所需的产业链环节以及技术栈高度重合。”

而对于家电企业的布局,钟新龙预见,当技术成熟、成本下降后,人形机器人将成为继电视、冰箱之后的下一个“家庭流量入口”和“智能家居中枢”,能够完成做饭、清洁、老人陪护、儿童教育等复杂任务。这些也为家庭服务机器人提供了市场。

未来可能是多形态并存的局面

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厂”尚需时日

不过对工业场景来说,是否需要“人形”的争议即便放在全球也一直存在,毕竟相较轮式来说,双足机器人的步伐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丝滑”。

5月底,特斯拉前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克里斯・瓦尔蒂就公开指出,Optimus这样的人形机器人并不适合用于工厂环境。瓦尔蒂表示,人形机器人虽具前沿意义,也拥有巨大潜力,但其人形设计在仓储、物流和制造等场景下效率并不高。瓦尔蒂曾负责Optimus项目的组建与开发。他认为,这种形态并不实用。工业作业多是高度重复的任务,讲求效率和速度。

节卡是在去年才带来了自家的“人形机器人”。常莉认为,“人形”的优势在于适配产线柔性需求,随着工业生产向柔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产线需要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生产任务和产品变化,而人形恰恰可以补足这部分能力。

钟新龙认为,未来工厂里,很可能会是多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在需要跨越障碍、上下楼梯的复杂立体空间,双足人形机器人是刚需;而在平面产线上,轮式或履带式的智能机器人或许会成为主力。

“我们不应将‘人形’的定义绝对化和单一化。”钟新龙对红星资本局指出,企业真正的需求是“智能机器人”,是能够适应特定工业场景、具备强大作业能力的机器人。因此,核心趋势是“智能”与“好用”,而“人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但不是唯一路径。

上述瓦尔蒂的话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形机器人真正进厂的时间可能会拖得更久。

红星资本局也从优必选了解到,他们对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的应用从2023年起分三个阶段,整个过程贯穿10年之久——最终在2033年成为具备超过10多种技能多任务的通用型工业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在工业场景的商业化应用。

“简单来理解,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就像一个刚刚进入工厂的实习生,它在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算法模型)应用于复杂的现实世界(物理环境),”钟新龙表示,这个过程中的“慢”和“笨拙”是必经之路,是为了确保安全和数据采集的有效性,为未来的“快”与“准”打下基础。

“如果说要达到像今天工业机械臂一样的大规模普及程度,乐观估计也还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完全取决于投资回报、泛化能力、硬件的耐用性与工艺成熟度这几大瓶颈的突破速度。”钟新龙说。

相关文章

掘金机器人时代:三条主线、两种工具与一匹“黑马”

掘金机器人时代:三条主线、两种工具与一匹“黑马”

机器人的时代浪潮已汹涌而至,它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象征,更是财富创造的新引擎。 AI这个强大的“大脑”被困在数字的牢笼里,它或许知晓万物,却无法触及一物,而机器人成为了AI在物理世界的具象化身、代理和触...

灵心巧手:三年内把灵巧手价格打到500元以下!刚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灵心巧手:三年内把灵巧手价格打到500元以下!刚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红星资本局9月12日消息,还记得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式上,与钢琴表演家段俊共同演奏的灵心巧手Linkerbot钢琴机器人吗?这次它又来到了外滩大会一展“琴技”。 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

对话松延动力姜哲源,25岁团队如何撬动2000台机器人交付?

对话松延动力姜哲源,25岁团队如何撬动2000台机器人交付?

「核心提示」 人形机器人混战,松延动力能否成为下一个宇树? 作者 |高泽 邢昀 在世界机器人运动会斩获“两金一银”后,9月1日凌晨1点,松延动力董事长兼CTO姜哲源在知乎写下首篇回答,冷静分析技术短...

机器人“赛”出圈!看科学竞技如何点燃资本热情

机器人“赛”出圈!看科学竞技如何点燃资本热情

8月15日,A股大盘迎来普涨,其中,机器人板块涨幅靠前。均普智能(688306.SH)、金田股份(601609.SH)、龙溪股份(600592.SH)、东阳光(600673.SH)、卧龙电驱(6005...

机器人谷,为何诞生在深圳南山?

机器人谷,为何诞生在深圳南山?

原创 刘晓博 近日,本号率先提出的深圳“机器人谷”的概念,引起了央媒、省媒的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南方网、南财、羊城派等媒体纷纷报道。(下图) “机器人谷”位于深圳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及...

汇川技术前三季度毛利率下行,押注两大热门赛道破局,董监高先行减持暴露增长焦虑?

汇川技术前三季度毛利率下行,押注两大热门赛道破局,董监高先行减持暴露增长焦虑?

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双增,汇川技术(300124.SZ)业绩披露当天股价却低开近3%,三季报“含金量”如何? 10月23日盘后,汇川技术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而10月24日,其股价开盘报77元/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客服微信:BT86616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